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副高专题报告药物不良反应 文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临床药师对我院2019年度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以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建议

前沿:临床药师在工作实践中与医生、护士共同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保护患者免受或减少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方法:统计分析我院(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2019年1—12月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应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达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使用药物的目的。

一、我院2019年全年一共上报126例不良反应。 (一)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多

2019年我院上报有17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其中6例是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症状是身体痒、部位红肿等。1例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恶心、反胃呕吐。1例不良反应是引起患者心悸。

头孢哌酮舒巴坦两例不良反应引起患者发热,头孢噻肟钠1例药物热,1例不良反应:寒战、胸闷。阿莫西林那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引起皮疹两例。

(二)中成药针剂不良反应多

2019年上报了5例不良反应,心内科反映2019年科室给4名患者使用香丹注射液都存在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过

1

敏、发痒。医生发现后立即停药,进行观察不良反应症状逐渐好转。现在该科室基本上停止使用香丹注射液。另外注射用盐酸川芎嗪发生1例引起患者头痛的不良反应。

(三)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的药品不良反应较多。 2019年我院上报44例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的药品不良反应,其中丙戊酸钠缓释片引起3例血小板减少,利培酮分散片引起5例白细胞减少,阿普唑仑片引起3例乏力、困顿。

(四)、治疗结核病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多。 2019年我院上报6例治疗结核病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乙胺丁醇片引起尿酸升高2例,吡嗪酰胺片引起尿酸升高1例,异烟肼片引起白细胞降低2例,怀疑联合用药异烟肼片和利福平胶囊引起1例白细胞降低的不良反应。

二、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因素 (一)药品因素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1)药品的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中成药注射液生产质量有待提高,中成药注射液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提纯不当使药物杂质过多,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2)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

2

(3)药品使用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特别是治疗精神疾病方面的药品使用时间特别长少则几月多则终身服药,容易引起药品不良反应。

(4)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多,可能跟使用频率过高有关,使用人群广泛有关。

(5)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如治疗癫痫类药物拉莫三嗪片和丙戊酸钠缓释片合用发生过敏性皮疹概率将提高。

(二)、患者自身的原因

(1)年龄:老年人、婴幼儿、儿童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老年人相对于成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下降,比成年人排泄慢,而且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本身疾病增多,身体机能各个方面逐渐下降,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而婴幼儿、儿童身体各个方面正在发育,未成熟,对药物较敏感也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2)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3)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4)特殊人群:孕妇用药也应注意,身体变化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3

三、不良反应如何判断

(一)、发生可疑不良反应,首先看药品说明书是否注明,如果已经明确注明,则可能性较大。

(二)、根据用药时间顺序来判断。

1、在数秒至数分钟内发生:如有的做皮内试验后,针头尚未拔出,过敏反应即已发生如固定性红斑常发生在同一部位,呈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形,常有水疱,伴有发热等症状。一些严重过敏反应病人很快出现灼热、喉头发紧、胸闷心慌、脸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神志昏迷,需立即抢救。

2、大多数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特别是静脉输液时的30分钟至120分钟内发生:比较常见的有皮肤瘙痒、皮肤红肿、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3、用药后1-2周发生:如多形红斑常在用药后2-7日出现;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大都在10日后发生。链霉素导致的耳聋,常在停药后6个月出现。

(三)、根据具体症状来判断。

一般而言,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于原有疾病的症状,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引起的哮喘,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导致的耳聋,以及青霉素、碘制剂等酿成的过敏性休克。

(四)、是否有再激发现象。即是否会再次用药发生同样的反应。

4

四、临床药师对合理用药,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减少一般药品不良反应的建议:

(1)医生使用药品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给患者使用药物。对孕期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儿童、老人等特殊时期或特殊年龄段的患者应注意其用药的特殊要求。给患者用药前应仔细询问用药史,对特异性体质或某些疾病患者,应注意避免使用可能诱发严重不良反应及其原患疾病的药物。

(2)治疗精神疾病的药品不良反应率较多,分析原因主要因为使用时间过长,精神患者需长期服药一般几年时间甚至终身服药,长期使用药品肯定会带来不良反应,第一代抗精神类药物包括现在使用的利培酮类药物都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建议医生在给患者服用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同时服用拮抗剂安坦等药物,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3)避免重复使用作用机制相同的两种同类药物。 (4)尽量减少联合用药,需要联合用药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尤其对不良反应可能出现叠加作用的药物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如必须合并用药时必须注意药物剂量的合理调整。

(5)使用抗菌药物一定要有指征,有指征才能用,用的要合理,包括用法用量、滴数、溶媒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最大限度减轻抗菌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5

副高专题报告药物不良反应 文档

临床药师对我院2019年度不良反应的情况分析以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建议前沿:临床药师在工作实践中与医生、护士共同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保护患者免受或减少与用药有关的损害。方法:统计分析我院(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2019年1—12月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医务工作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应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达到安全、有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ezc08q72d6zh7s4eqk6667gj1yjjc01ci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