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考复习之古诗赏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考复习之古诗赏析

【一般知识】

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中考复习之课外古诗鉴赏。

其主要特点是: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③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④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赏析考点】1.文学常识2.内容理解3.情感把握4.拓展运用 【具体应对】 第一关字词关

1.提问:理解诗词内容首先要扫清什么障碍?

字词障碍,这是理解诗词内容的第一关。中考一般不直接考字词解释,但它是理解诗词内容、进行诗歌赏析的基础。

例如:某年重庆中考试题中第10题有这样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提问: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为什么不是冬天呢?从哪一个字看出来的?

(教师分析)如果不能正确的理解\如\的意思,误以为这是春天之景,解题就会出错。

2、字词理解如何强化复习呢?

提示:1、细看注释加强积累2、结合语境大胆推断

例如:《柳州榕叶落尽偶题》该如何理解\榕叶满庭莺乱啼\中的\乱\字的含义?

分析:\乱\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从这句话的本身语境看,它直接所写的是雨后莺之啼声纷乱,而从整首诗的语境看,联系古诗下的注释背景资料看,它还表达了诗人看景时烦乱的心境,这正好印证了古诗第一句话\宦情羁思共凄凄\。

第二关情感关

1、过了字词关,初步理解了诗词内容,这只是诗歌赏析的第一步,面对同一景物,不同诗人笔下却是情态各异。比如同是花,白居易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与愉悦,李清照却是\人比黄花瘦\的黯然销魂。

⑴、为什么会如此不同呢?(明确)是诗人在诗中注入的感情不同。 ⑵、面对一首诗,可以从哪些细节来把握诗中的情感呢?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初步揣摩作者的情感 ㈠、知作者明风格

1、诗歌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抒情作品,而中考常考的均是一些名家诗作,如果了解这些诗人写作的主要风格,我们在赏析时就能居高临下地分析了。

作家风格:李白---雄奇夸张愤世嫉俗苏轼--一贬再贬,旷达豪放 岑参--抒写边塞将士雄风辛弃疾--悲壮豪放

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李清照--细腻情怀,婉约凄切 陶渊明--闲适自然、向往田园归隐之乐

2、提示:这里有一点要强调,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将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比如婉约词人李清照同样也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壮诗篇,2011中考《中考复习之课外古诗鉴赏》。因此,在诗歌赏析中要视情况灵活运用。

㈡、看提示,定基调

提示从何而来?就是诗中的标题、背景提示、注解等.这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

例如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标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能否从中找到感情的提示吗?

对,\左迁\一词,被贬,已暗示了诗人无罪被贬的怨愤之情。 ㈢、品语句,悟感情

前面两点还只是把握情感的引子,体会诗中情感更重要的是\品诗句,悟感情\。诗贵含蓄,诗人之情常常是\藏于山,隐于水\,清朝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字面,悟出情感是我们跨过情感关的重点。

那么怎么来品诗句悟情感呢?

通过对词句的品味,分析景物的特点,联想组成的画面,领悟诗词的情感。这正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例: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我们来分析诗中景物的特点,早飞的莺,新来的燕,初开的花,刚长的草等,皆是早春之景。这些景物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早春出游图。作者把这些景物描写的这样优美,其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呢?--自然是喜爱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最后的两句诗恰恰印证了作者在前六行中表达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实际上就是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分析出来的。

再如:品味下列诗句,分析诗人情感 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同是写秋,两位诗人选取的景物却不相同?这是为了表现各自的情感决定的。

一句之景:\天\为晴空,\鹤\则排云而上,这两个意象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秋高气爽的明媚画面,正是这明亮旷远引发诗人的碧霄之情。情与景和谐统一,抒发了诗人的进取、乐观的精神。

我们再来看第二句所写之景

二句之景:\荒凉古道,西风已起。马已疲惫。夕阳下前途一片暮色苍茫\。这些景色所组之画面,萧瑟,凄凉。这正是天涯游子孤独心境。又是一天将尽又是一年将完。断肠人却在天涯之远,故乡亲人遥不可见,抒发了天涯游子的孤独漂泊之悲,思家之苦。

第三关拓展运用关

走进诗,体悟到了诗人的情感,这决不是赏析诗歌的终极目标,赏析诗歌之美还需要我们拓展运用再创造,这就是诗词赏析的第三关:拓展运用关。在中考中常见的两类题型是

1、描述类。就是给出一句诗,让考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表现的画面。答题要求(再现诗词优美意境,准确把握诗中景物特点及诗人的情感并加以想象,语言要生动优美,能恰当第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中考复习之古诗赏析

中考复习之古诗赏析【一般知识】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中考复习之课外古诗鉴赏。其主要特点是:①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②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③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④诗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ernu09dii86wqu5roq73pebe0ioab00lm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