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消 化 系 统(Digestive System) 空肠多显示粘膜像,呈羽毛状,蠕动快而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诊断学》教研室 回肠多为充盈像,蠕动慢而弱。 一、特 点(characteristic) ◎大 肠(large intestine) (一)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包括:盲肠、结肠(升、肝曲、横、脾曲、降及乙状结肠)及直肠。 1.消化道:口腔至肛门(包括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属空腔?部位:绕行于腹腔四周。 器官,具有蠕动功能。 ?结肠袋:为结肠的主要X线特征,呈大致对称的袋状凸出,似串珠2.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胆系、胰腺等。 状。 (二)缺乏自然对比 ?除横结肠、乙状结肠外,其他各段大肠相对固定。 二、检查方法 (check methods) ?粘膜皱襞:横、斜、纵行相互交错;盲肠、升、横结肠皱襞较密,消化道检查主要依靠: 横、斜行为主;降结肠以下皱襞较稀,纵行为主。 1.X线检查:包括平片和造影检查; ?平片:正常结肠内可含气和大便影。 2.CT、MRI ◎肝 脏(liver) 3.胃镜 ?为均匀软组织密度,CT值为55~75HU。 肝胆胰脾的诊断主要依靠: CT、MRI、ERCP和USG检查。 ?分肝左叶、右叶和尾叶。 (一)普通检查 ?由肝A和门V双重供血。肝门区结构包括肝总管、肝A和门V。 1.透视:异物、急腹症的诊断。 ?MRI T1WI呈均匀中等信号,T2WI信号低于脾,并随T2权重加大 2.普通摄片(立位和卧位) 异物、急腹症的诊断。 而信号减低。血管呈流空现象。 (二)造影检查 ◎胆(胆囊及胆道)(gallbladder and bile duct) 造影剂包括:钡剂(医用硫酸钡)、 碘剂和空气等。 ?胆囊位于胆囊窝,分底、体、漏斗部和颈部;壁厚约2~3mm。肝内1.食管钡餐检查(气钡双重造影); 胆管→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向下进入十二指肠降部。2.胃肠钡餐检查(气钡双重造影+低张)GI; 胆总管内径小于1.0cm。 3.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儿童可用空气); ?平片仅用于显示阳性结石。 4.碘剂一般用于胆道造影(如“T形”管造影)和胃肠道有梗阻或穿孔?造影: 者; 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胆道造影;“T”管造影;PTC;ERCP。 5.血管造影(肠系膜上、下A):消化道出血。 ?CT可明确结石。肿瘤病变需增强扫描。 造影检查注意事项 ?MRCP的应用提高了对胆道病变的诊断,是梗阻性黄疸的首选影像观察: 学检查方法。 1.消化道的轮廓、管腔的改变; ◎胰 腺(Pancreas) 2.粘膜改变; ?GI 观察十二指肠圈内缘改变。 3.功能变化:张力、蠕动、分泌及运动力; ?先作CT平扫,再作增强扫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价值大。 4.与相邻组织器官的关系; ?胰腺分胰头、胰体和胰尾,位于腹膜后,与十二指肠、胆总管、门V、 5.多方位透视、摄片(点片)。 脾V、肠系膜A、V关系密切。CT呈均匀软组织密度;MRI信号与(三)CT检查: 肝脏相似。 平扫和增强扫描。应用于肝胆胰脾、急腹症、胃肠道肿瘤及腹腔积液◎脾(Spleen) 等。 ?检查方法:USG、CT及MRI。 (四)MRI检查: ?位于左膈下,与胃、左肾和肝左叶相邻。正常大小不超过5个肋单平扫和增强:主要应用于肝胆胰脾。 位。CT值略低于肝。 MRCP:应用于胆系和胰管。 ?动脉期脾呈不均匀强化。 (五)ERCP检查: ?MRIT1WI脾信号低于肝,T2WI高于肝。 应用于胆系和胰管。 四、基本病变 三、正常表现 (一)轮廓改变:充盈缺损、龛影 食管(esophagus) (二)管腔改变:管腔狭窄、管腔扩大 (一)解剖特点: (三)粘膜改变:粘膜破坏、粘膜皱襞纠集、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 1.肌性器官,分粘膜、粘膜下、肌层和外膜,无浆膜层。 (四)功能改变 2.位于颈、胸、腹部,上接咽部下接胃(贲门),分上、中、下三段。 (一)轮廓改变 3.有三个生理压迹:主A弓、左主支气管和左房压迹。 1.充盈缺损(filling defect) (二)钡餐造影正常表现: ?概念:由于食管或胃肠道壁的肿块向腔内生长或腔内异物,占据一 1.食管上起自咽,下穿膈肌至胃贲门; 定空间而不能被钡剂充填,所形成的轮廓缺损。 2.轮廓光滑、伸缩自如,宽约2~3cm;其中见数条纤细纵行条状粘?X线表现: 膜纹; ⑴切线位:局部轮廓缺损; 3.右前斜位食管前缘见三个生理性压迹。 ⑵正位:局部低密度区。 ◎胃(stomach) ?常见于:胃肠道肿瘤。 1.三部分:胃底、胃体和胃窦; 2.龛影(niche) 2.胃小弯与胃大弯; ?概念:为食管或胃肠道壁的局部溃烂形成凹陷,被钡剂充填,形成3.贲门和幽门(长约0.5cm与十二指肠球相连); 局部向外突出的影像。 4.四种类型:钩型、牛角型、瀑布型、无力型(长型)。 ?X线表现: 5.胃轮廓及胃蠕动 ⑴切线位: 局部突出影; ⑴胃轮廓:胃小弯及胃窦大弯一般光整,胃体大弯轮廓常呈锯齿状。 ⑵正位:致密钡斑。 ⑵胃蠕动:由胃体上部开始逐渐加深,同时可见多个蠕动波。 ?常见于:胃肠道溃疡。 6.胃粘膜 3.憩室(diverticulum)
胃粘膜:胃小弯粘膜平行、整齐。大弯粘膜粗,可呈斜行。胃窦粘膜?由于食管或胃肠道壁薄弱或外力牵拉而形成局部向外突出的囊袋状多与小弯平行,胃体粘膜皱襞的宽度不超过5mm。 空腔,有正常粘膜通入,形态、大小可变。 胃双重造影:显示微皱襞即胃小区1-3mm直径,胃小沟呈宽约1mm?多见于十二指肠。 的细线状。 (二)粘膜改变 ◎十二指肠(duodenum) 1.粘膜破坏: 呈C型,分五部:球部、球后部、降部、水平部及升部。 粘膜皱襞中断、消失,代之以杂乱不规则的钡影,与正常粘膜皱襞分球部:呈锥形或三角形,尖指向右上后方,轮廓光滑,粘膜呈纵行而界清楚。 平行的条纹影。 2.粘膜皱襞纠集:
十二指肠圈:粘膜:充气像呈弹簧状;吞钡后呈羽毛状。肠腔宽度小粘膜皱襞从四周向病变区集中,呈放射状。 于3cm。内缘与胰头、胆道相邻。 ?多见于慢性溃疡。 ◎小 肠(small intestine) 3.粘膜皱襞增宽和迂曲: ?小肠:长5~7m;空肠主要位于左上腹,回肠主要位于右下腹;肠寛?透明条纹状影增粗、扭曲。 2~3cm,2~6小时钡柱头达盲肠。 ?常见于慢性胃炎,食管静脉曲张。 ?平片: (三)管腔改变 空肠呈弹簧状粘膜皱襞,密集; 1.管腔狭窄: 回肠呈稀少的环状皱襞或管状。 ?概念:超过正常范围的持久性管腔缩小。 ?吞钡: ?常见于:炎症性、肿瘤性、外压性、先天性、痉挛性、粘连性狭窄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等。 ?4.龛影:半月综合征:腔内不规则半月形大龛影,内缘有多个尖角,2.管腔扩张: 周围有不规则透明带(环堤),内有结节状和指压迹状充盈缺损。 ?概念:超过正常限度的持久性管腔增大。 CT:口服清水或对比剂使胃充分扩张后扫描,显示肿块、溃疡或胃壁?常见于:狭窄以上的近段肠管。 增厚,需增强扫描。 (四) 功能改变 胃良、恶性龛影的X线鉴别 1.张力改变:张力高→管腔缩小;张力低→管腔扩大、松弛;胃张力 良性潰疡 恶性潰疡 过低→胃下垂。 龛影形态 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 不规则,半月形,扁平,2.蠕动改变:蠕动增强或减弱或消失。 尖角征 3.运动力改变: 龛影位置 胃轮廓之外 胃轮廓之内 >4小时胃尚未排空,胃排空延迟; 龛影周围粘膜线、项圈征、狭颈征等,指压迹样充盈缺损,不>9小时小肠未排空,小肠排空延迟; 与口部 粘膜皱襞纠集 规则环堤,粘膜破坏 吞钡后<2小时钡剂到达盲肠为小肠运动力增强。 龛影大小 常较小 常较大 4.分泌功能改变:胃分泌↑→空腹潴留。 附近胃壁 柔软,有蠕动波 僵硬,蠕动消失 五、常见病 (六)肠结核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一)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 ?临床:多继发于肺结核,常慢性起病,低热、腹痛、腹泻、消瘦等。?分为:上行性(门静脉高压)和下行性(肿瘤压迫)。 好发于回肠末段及盲—升结肠(回盲部)。 ?上行性:常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病理:分增殖型和溃疡型 ?程度:轻、中、重度。 ?检查方法: ?病理:正常情况下,食管下段V网与门V系统的胃冠状V、胃短V全消化道钡餐; 存在吻合。肝硬化→门V血液回流受阻→经胃冠状V、胃短V→食管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BE)。 粘膜下V和食管周围V丛→奇V→上腔V。 X线表现: ?食管吞钡: ?1.部位:好发于回盲部。 1.早期食管下段粘膜稍增宽、扭曲或呈虚线状; ?2.粘膜皱襞紊乱或消失。 2.典型表现为粘膜明显增宽、迂曲,呈蚯蚓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边?3.增殖型:盲、升结肠及回肠末端狭窄、缩短和僵直;肠腔内多发缘呈锯齿状; 小息肉样充盈缺损。 3.严重时管腔扩张,蠕动减弱,排空延迟。 ?4.溃疡型:患病肠管痉挛收缩。跳跃征:钡剂在病变段肠管不能停4.特点: 留而充盈不良或呈细线状或不充盈,而其上下肠管充盈正常。 范围广; (七)结肠癌(colon cancer) 管壁柔软; ?临床: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便血,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形状 向上发展。 和习惯改变,腹部肿块。 (二)食管癌 (esophageal carcinoma) ?病理:增生型、浸润型、溃疡型。 ?临床: ?检查方法:结肠气钡双重造影(BE)。 1.40~70岁男性多见; X线表现(BE): 2.进行性吞咽困难。 ?1.腔内不规则肿块或充缺; ?病理: ?2.肠管局限性狭窄,界限清楚,肠壁僵硬,结肠袋消失; 1.浸润型: 2.增生型: 3.溃疡型: ?3.不规则较大龛影(尖角); ?食管吞钡: ?4.粘膜皱襞破坏; 1.粘膜皱襞破坏、中断、消失。 ?5.病变区常可扪及肿块。 2.管腔狭窄,管壁僵硬分界清楚。 CT:腔内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肠腔狭窄。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3.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 化。 4.不规则龛影(纵行)。 (八)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 ?CT检查: 主要针对肿瘤分期,观察对周围结构侵犯情况。 ?临床与病理: (三)胃溃疡(gastric ulcer) 1.多在乙肝、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 ?临床:上腹疼痛,具有反复性、周期性、节律性的特点。 2.组织学90%以上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X线表现(GI): 3.分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 1.直接征象:龛影,多见于小弯。 4.肝区疼痛,腹胀,消瘦,扪及肿块; 切线位:突向胃轮廓之外,多呈乳头状或锥状; 5.主要由肝动脉供血,90%的肿瘤血供丰富 ; 正位:呈圆形致密影。龛口常有粘膜水肿透明带(良性潰疡的特征): 6.小肝癌。 ⑴粘膜线;⑵项圈征;⑶狭颈征。慢性潰疡可见粘膜皱襞纠集。 肝A造影: 2.间接征象: ?1.供血A增粗; ⑴功能性改变:分泌增多;蠕动异常;痉挛性改变(痉挛切迹); ?2.肿瘤血管形成; ⑵瘢痕性改变:胃变形(蜗牛胃)和狭窄(葫芦胃)。 ?3.占位征象; ?特殊类型:穿透性溃疡、穿孔性溃疡、胼胝性溃疡、复合型溃疡。 ?4.肿瘤染色及充盈缺损; (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ulcer of duodenal bulb) ?5.血管浸润; 十二指肠潰疡约为胃潰疡的5倍。球部占90%以上。 ?6.静脉早显; ?临床:饥饿痛,反复发作。溃疡易引起球部变形;溃疡小,多位于?7.门静脉血管改变。 球部的前壁和后壁。 CT: X线表现(GI): ?1.肿块呈低或等密度; ?1.直接征象:龛影,切线位呈刺状,正位呈点状致密影,周围常有?2.增强后对比剂呈“快进快出”的特点; 一圈透明带,或粘膜皱襞纠集。 ?3.可有假包膜形成; ?2.重要间接征象:球部恒定变形 (呈山字形、三叶形或葫芦形等)。 ?4.常伴肝硬化; ?3.间接征象: ?5.门V、下腔V癌栓及淋巴结肿大等征象。 ⑴激惹征:钡剂到达球部后不易停留,迅速排出; MRI: ⑵幽门痉挛; ?1.T1WI多呈稍低信号,假包膜呈低信号环; ⑶胃分泌增加,蠕动异常; ?2.T2WI呈稍高信号或混杂信号; ⑷球部固定压痛。 ?3.增强后实质部分强化,对比剂呈“快进快出”的特点 (五)胃 癌(gastric carcinoma) ?鉴别诊断:肝血管瘤、转移性肝癌、肝硬化再生结节、肝腺瘤、FNH、?临床:是胃肠道最常见的肿瘤,好发于男性40~60岁,常见于胃窦、炎性假瘤等。 小弯和贲门。 ◎急腹症 ?病理: ?急腹症(acute abdomen)是常见病,目前国内一般仍以腹部X线平? 1.蕈伞型(增生型、息肉型、肿块型) 片和USG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必要时作CT检查。 ? 2.浸润型:“革袋状胃” ?要求及内容: ? 3.溃疡型:大而浅的盘状潰疡,周围有环堤。 1.急腹症常用检查技术; X线表现(GI): 2.腹部X线平片异常表现; ?1.粘膜中断、破坏、消失; 3.肠梗阻影像诊断。 ?2.不规则充盈缺损; 一、检查技术 ?3.胃腔狭窄,胃壁僵硬,蠕动消失;“革袋状胃”。 ?1.腹部X线平片:立、卧位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2.透视 3 .胰腺周围可见水样低密度区; ?3.钡灌肠或空气灌肠检查 4 .出血坏死型,坏死呈低密度区而出血呈高密度影; ?4.CT:是腹部X线平片的一种补充检查(较平片优越,能更好显5 .增强扫描坏死区无强化;
示病变) 6 .并发症:假性囊肿、脓肿、蜂窝组织炎。 二、影像观察与分析 ◎介入放射学 ?(一)正常X线表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影像诊断学》教研室 2005年10月20日 ? 1.胃、十二指肠、结肠内可有少量气体,小肠一般不含气; 简介 介入放射学属微创医学范畴,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 2.胁腹线(腹膜外脂肪影)及腰大肌; Seldinger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 3.实质器官肝、脾及肾的轮廓、大小、形态及位置。 其定义为: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并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二)异常X线表现: 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1.腹腔积气:游离气腹:腹腔内随体位改变而游动的气体;立位见生理和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膈与肝或胃之间透明的新月形气影。 特点、地位 ?2.腹腔积液(腹液):仰卧位坠集于盆腔和肝肾隐窝,其次为结肠1、特点 旁沟。 ?可重复性。 ?3.实质器官增大:肝、脾、肾等。 ?微创性。 ?4.空腔脏器积气扩大并积液:空肠见密集的环状皱襞;回肠起始段?定位准确。 见稀疏的环状皱襞;回肠末段无环状皱襞;结肠见结肠袋。 ?疗效高,见效快。 ?5.腹内肿块及高密度影。 ?并发症发生率低。 三、常见急腹症 ?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简便可行。 (一)急性胃肠道穿孔(acute perfor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2、地位 ?1.病因:溃疡、外伤、炎症及肿瘤穿孔。 与内、外科并列为第三大现代临床医学。 ?2.X线征象:腹部立位片。 国外和沿海发达地区开展早,地位高。
?⑴膈下游离气体:是最早、最重要的X线征象。呈新月形透光影,按照介入治疗的途径不同,它可分为血管和非血管性介入技术。 可随体位移动,其内无结构。 一、血管介入技术 ?⑵腹膜炎征象:腹液、腹脂线异常和麻痹性肠胀气(6小时后)。 血管介入技术是指利用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器械经血管途径进行(二)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 的诊断和治疗操作。Seldinger创立经皮血管穿刺插管术即Seldinger?概念:各种原因使肠内容物的正常运行发生障碍即为肠梗阻。 技术,其主要步骤为穿刺血管、引入导丝、拔除穿刺针、沿导丝引入?分类: 导管。 ? 机械性 单纯性(肠道通畅障碍) 穿刺设备 ? 绞窄性(肠道通畅障碍+血循环障碍) ?穿刺针:长几--20 cm 不等。 ? 动力性(麻痹性、痉挛性) ?导引钢丝。 ? 血运性(血循环障碍+肠肌运动功能失调) ?导管:Cobra, Yashiro, Simmons 1-3, CHG, RH, Headhunter等。 ?临床:腹痛、腹胀、呕吐、便秘。 ?扩张器,鞘,“飞机头”。 X线诊断肠梗阻的病理生理依据: (一)经导管血管药物灌注治疗 1.正常成人胃、十二指肠及结肠内可含气; 1、血管收缩治疗 主要用于上、下消化道出血。 2.胃肠道功能紊乱时,腹部血液循环不佳,小肠内可积气但不扩张; 2、化疗药物灌注治疗 常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3.肠梗阻时,肠内容物停留,气液分离,随时间延长气液增多,肠充3、动脉内溶栓治疗 主要用于血栓形成或血栓脱落所致的动脉栓塞。 气扩大,并形成液平,出现肠梗阻的X线表现。 (二)经导管血管栓塞术 ◎机械性肠梗阻: 1、栓塞剂 按栓塞时间的长短,分为长期(1月一上)、中期(48小时?定义:是由各种机械因素所致肠管狭窄梗阻。 至1个月)、短期(48小时以内)。如碘油和弾簧圈,明胶海绵,自体血?原因: 块。 (1)肠外压迫——肠粘连、肠扭转、内疝、转移肿瘤; 2、导管 选择性导管(脑动脉导管),超选择性导管(肝动脉导管)和 (2)肠壁病变——肠壁肿瘤、先天畸形; 双腔阻塞球囊导管。 (3)肠腔内阻塞——肠套叠、肠蛔虫。 3、临床应用 止血,治疗血管性疾病和治疗肿瘤等。 ?分为: 单纯性:高位或低位;完全性或不全性。 肝癌碘油栓塞 绞窄性:(血液循环障碍) (三)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 ?X线表现:(与梗阻程度、时间、及部位有关;分高位或低位;完全1、球囊血管成形术 主要用于血管狭窄的扩张,或为支架置入术的前性或不全性) 期准备。 ?1.发病后3~6小时出现; 2、血管内支架 血管狭窄经扩张后,可再狭窄,置入支架的目的是保?2.小肠袢充气扩大呈连续、平行排列,似阶梯状; 持血流通畅。 ?3.立位:见多个高低不等的气液平,似阶梯状; (四)心脏疾病介入治疗 ?4.透视:液平升降明显; 1、心脏瓣膜狭窄经球囊成形术 ,如二尖瓣狭窄扩张术。 ?5.结肠内少气或无气。 2、射频导管消融术 如房性心动过速经治疗的成功率达90%以上。 ?CT:可提示部分梗阻原因。显示“移行带”、肠壁增厚、密度增高、球囊血管成形术 梗阻点以上肠曲充气扩大。 二、非血管介入技术 ◎麻痹性肠梗阻 (paralytic obstruction) 非血管介入技术是指利用穿刺针、导丝、引流管及内涵管、支架等介?病因:急性腹膜炎、脓毒败血症、腹部术后、低血钾症、严重外伤入器材,对血管系统以外的组织、器官适于介入技术的疾病进行治疗。 等。 (一)管腔狭窄扩张成形术 ?X线表现: 1、胃肠道狭窄 2、胆道狭窄 3、气管、支气狭窄 ?1.大小肠普遍积气,中度胀大; (二)经皮穿刺引流与抽吸术 ?2.肠曲内气多液少或无积液; 1、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2、经皮尿路引流 ?3.肠曲排列紊乱,呈网格状; 3、囊肿、脓肿经皮抽吸引流 ?4.透视:液平无升降。 (三)结石的介入处理 (三)腹部外伤 1、胆道结石 可经T形管、T形瘘道、内镜或经肝进行取石或溶石治分闭合性与开放性损伤,实质脏器损伤主要依靠CT及USG诊断。 疗。 CT表现: 胆道狭窄扩张及置放支架 1 .实质脏器包膜下破裂,包膜下血肿呈高或等密度影,后期呈低密◎泌 尿 系 统 度,脏器实质受压、内陷; 《影像诊断学》教研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 2 .实质脏器内破裂,血肿呈高、等或低密度灶,后期呈低密度; 一 引言 3 .空腔脏器破裂,主要显示腹腔积液。 泌尿系统缺乏自然对比,平片仅用于检查含钙结石;多需要造影检查。(四)急性胰腺炎 USG、 CT和MRI检查优于普通X线检查,应用日益普及。 分急性水肿型与出血坏死型,前者占80~90%, 二 X线检查方法 临床:突发上腹部剧痛,向腰背放射,伴恶心、呕吐、发热,甚至休(一)腹部平片(KUB) 克。 意义:可观察肾大小、形态和位置,并可显示泌尿系统结石和钙化。 CT表现: 检查前准备:清洁肠道,以避免粪便和气体干扰。 1 .胰腺增大,密度稍减低; (二)造影检查 2 .胰腺轮廓不清,肾前筋膜增厚; 1 静脉肾盂造影(IVP)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造影剂:有机碘水剂,如泛影葡胺。 类型: 意义:(1)了解肾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内腔的解剖形态。(2)了解(1)阳性结石---含钙多,密度高,KUB能显示,占大多数(90%以双肾的排泄功能。 上)。 检查前准备:清洁肠道,碘过敏实验。 (2)阴性结石---含钙少,KUB不显影,占少数。 具体方法:取仰卧位,下腹加压,静脉注射76%泛影葡胺40ml,注完检查方法:KUB为主,IVP和逆行肾盂造影为辅。 后7`、15`、30`分别摄片;双肾显影满意后除去压迫,充盈输尿管和1 肾结石 膀胱后摄全尿路平片。 □KUB *禁忌症: 肾区圆形、卵圆形或桑椹状致密影,有的具肾盂肾盏形态(铸形) (1)严重的肝肾和心血管疾病。 三种典型结石:桑椹状、分层状、鹿角形。 (2)甲亢、过敏体质、妊娠 、多发性骨髓瘤及糖尿病等高危人群。 与淋巴结钙化,胆石,肠内容物等鉴别。 2 逆行肾盂造影 □IVP 方法:经膀胱镜将导管插入输尿管,注入造影剂致肾盂、肾盏显影。 阴性结石显示为充盈缺损。 适应症:用于IVP显影不良或不适于IVP检查者。 阳性结石密度高或低于造影剂密度。 3 膀胱、尿道造影 可伴肾积水。 膀胱造影:用于诊断膀胱肿瘤、憩室和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外在压迫等。 2 输尿管结石 尿道造影:用于显示男性尿道的病变。 多来自肾结石,易停留在生理狭窄处。 4 腹主动脉与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KUB 方法:DSA,股动脉插管,导管放置于腹主动脉或一侧肾动脉,高压呈圆形、卵圆形或桑椹状;黄豆或米粒大小。 注射器注射有机碘。 长轴与输尿管走行一致。 适应症:血管性疾病、肾或肾上腺肿瘤血供、介入治疗前。 与淋巴结钙化和静脉石等鉴别。 三 CT检查 □IVP 1、平扫 肾与输尿管CT检查无需特殊准备。膀胱检查前1-2小时分显示输尿管腔内充盈缺损 次口服1%-2%泛影葡胺1000ML,以便识别肠道,同时要在膀胱充盈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大。 状态下进行。 3 膀胱结石 2、增强检查 肾脏的强化因扫描时间而异:快速团注60%造影剂□KUB 60-100ML后,双肾扫描可示肾实质;5-10分锺扫描可示肾盂和输尿结石呈圆形或卵圆形,分层状。 管充盈情况。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注药后1分锺内和2分锺扫描,横置,居中。 可观察肾皮质、髓质强化情况。 可随体位移动,但总在膀胱最低处。 MRI 检查 □膀胱造影:膀胱内卵圆形充盈缺损,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1、平扫时,一般行横断面SET1WI和T2WI 检查,必要时加以冠状(二)泌尿系结核 位和矢状位扫描。层厚多为10mm,一般用体部表面线圈,膀胱检查可多为继发性,原发灶多在肺部。 联合用相阵表面线圈与直肠腔内表面线圈。 主要侵犯肾,然后蔓延至输尿管和膀胱,多为单侧性。 2、顺磁性对比剂Gd-DTPA增强检查,其方法是静脉内快速注入1 肾结核 Gd-DTPA,即行T1WI 或T1WI脂肪抑制技术检查。 □KUB 三 正常X线解剖 多无异常发现。 (一)肾脏 肾自截:全肾钙化,呈云絮状、环状或花瓣状;密度不均。肾影增大□腹部平片: 或缩小。代表干酪性空洞存在。提示为肾结核晚期。 位置:T12--L3水平,右侧低于左侧。 □IVP 轮廓:肾脏周围为脂肪,正常肾边缘光滑清楚。 早期:肾盏肾盂受侵而边缘不整呈虫蚀状改变。 大小:长径12-13cm,宽5-6cm. 进一步发展,造成肾盏、肾盂广泛破坏或形成肾盂积浓,IVP常不显
0
肾轴:肾脏与脊柱纵轴间有15-25的角度,称肾脊角;故双肾呈八字影。 形排列。 晚期:不显影或显影延迟。 □尿路造影(IVP) □逆行肾盂造影 特点:注射造影后1-2`肾实质显影;2-3`后肾盏和肾盂显影;15-30`显肾盂肾盏变成一个扩大而不规则的腔,波及整个肾脏。 影最浓。一般7`肾盏肾盂显示好,15`时显影最浓,30分钟摄全尿路有时可见肾盏的狭窄和闭塞。 片。 2 输尿管膀胱结核 肾小盏:呈杯口状,边缘光滑整齐;3-4个小盏组成一个肾大盏。 由肾结核蔓延引起。 肾大盏:分顶部、峡部和基底部,边缘光滑整齐;常为3个。 □KUB:晚期可见钙化。 肾盂:形如三角形,部分可位于肾外。边缘光滑整齐。 □IVP: (二)输尿管 输尿管不规则狭窄与扩大,有时呈串珠状或缩短而且僵直; IVP: 膀胱挛缩变小,边缘不规则,造影剂向输尿管返流。 长25-30cm,宽0.3-0.7cm, 边缘光滑柔和,可有折曲。 肾盂输尿管积水。 走行位置和方向:上接肾盂,在腹膜后沿脊柱旁向前下行;入盆腔后(三)泌尿系囊肿与肿瘤 在骶髂关节内侧斜行进入膀胱。 1 肾单纯囊肿 三个生理狭窄:与肾盂连接处,跨过骨盆处,进入膀胱处。 (1)X线表现:较大囊肿可在平片上显示轮廓改变。IVP可显示正常(三)膀胱 或肾盏、肾盂受压表现。 容量:350-500ml。 (2)CT平扫: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的水样密度病灶,形状和大小:取决于充盈程度。 囊壁薄,与正常肾实质分界清;可突出于肾轮廓外。 (1)充盈时:卵圆形,横置于耻骨联合上,边缘光滑,密度均匀; (3)CT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但境界更清楚。 (2)收缩时:粗条状粘膜皱襞可使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 (4)MRI扫描:病灶呈长T1低信号与长T2高信号,信号均匀。 (四)尿道 2 肾癌 男性尿道分为前后部: □KUB无异常发现或肾脏轮廓局限性外突。 前尿道:较宽,长13-17cm;分舟状窝、海绵体部、球部。 □IVP早期无异常。 后尿道:较窄,分膜部,长约1-2cm;前列腺部,长约3-4cm 。 □IVP典型表现为邻近肾盏伸长、狭窄和变形,呈“手握球”或“蜘蛛足”四 基本病变X线表现 样改变。甚至肾盏肾盂局部破坏,边缘毛糙不规则。 (一)KUB 肾动脉造影使邻近血管移位,肿瘤区呈网状和不规则杂乱的肿瘤血管。 1 肾、输尿管及膀胱的高密度影多为结石或结核所致。 □CT平扫:肾实质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常明显突向,肾外。较小2 先天性异常或肿块可引起肾的位置和形态改变。 的肿瘤密度均匀,可低于或相当肾实质;大的肿瘤密度多不均,有的(二)IVP 肿瘤内可有坏死或囊变区(低密度)、钙化和出血(高密度)。 1 肾盏、肾盂受压、变形和移位 □CT增强扫描:肿瘤多为明显不均一强化,强化程度与肿瘤供血有关,2 肾盏、肾盂破坏 多血性肿瘤强化明显,少血性肿瘤轻微强化或不强化。 3 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内充盈缺损 □MRI:表现类似CT所见。肿瘤在T1上信号强度多低于正常肾皮质,4 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扩张、积水 在T2上呈混杂信号,有的肿瘤周边可显示低信号环,代表肿瘤假包膜。 四 常见病X线表现 □MRI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呈不均一强化,但程度低于肾实质。 (一)泌尿道结石 □MRI对肾癌分期优于CT,但对肿瘤重要意义在于确定肾静脉和下结石可位于泌尿道的任何部位。 腔静脉内有无瘤栓,有瘤栓时其血管内流空信号消失。 临床表现: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与继发感染等。 3 膀胱癌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
□KUB无异常。
□IVP或膀胱尿道造影显示膀胱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呈菜花样改变;可导致一侧输尿管及肾积水。
注意与前列腺增大所致膀胱压迹鉴别。 思考题:
1,泌尿道结石的主要检查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