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D0——印刷承印物非印刷部位或印版上非印刷部位的反射密度; Ds——实地部位的反射密度;
Dt——实测网点部位的反射密度。 单位:%。
注:
1 阶调值与绝对网点面积含义等同;
2 同义词“网点面积”只适用于网目调工艺; 3 本定义可用于提供某些印版阶调值的近似值;
开通常假设这些阶调值与图文处理产生的分色片上数据相同,最后的分色片必须再现这些阶调值。
3.3.4 中心密度 core density
单个不透明图像元素(如:网点或线条)中央的透射密度。单位:1。
4.技术条件
4.1 网目调胶片质量
除非另有规定,网目调胶片网点中心密度应至少大于空白胶片的透射密度(片基加发雾)2.5。空白网点中心部位的透射密度不能大于大块空白部位密度0. 1。空白胶片的透射密度最好不高于0.15。应使用透射密度计测量,其光谱范围应符合GB/T 11501规定的ISO-1型印刷密度仪要求。
网点边缘宽度不能大于网线宽度的1/40,网点木能有明显的开裂,网目调胶片的质量根据附录A1的要求来评价。
注:
1 空白胶片密度的技术要求是基于下列情况考虑的:
——所有用于印版曝光胶片的空白部位密度不应超过0.1。
——0.05表示ISO-1型印刷密度仪一般达到的最低值。为减少使用超出范围的胶片的影响,网目调胶片提供者与收货人之间应有必要的协议。拷贝或复印也会使网目调胶片上透明部位的密度与协议不一致。
2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大面积实地的密度值大于透明胶片密度3.5,那么,网点中心密度值通常可高于透明胶片密度2.5以上。
3 如果使用蓝滤色片进行透射密度测量,对于特殊型号的胶片和显影条件,必须确定由蓝滤色片测得的密度值与用ISO-1型印刷密度仅测得的密度值之间的关系。
4.2 控制块
在印版制作过程中,应在印版上至少放置一种测控条以便进行监控。测控条上应有符合规定的标出阶调值精确到±1%的网点控制块。晒版控制块上的网点形状 应是圆形,网线数应在50cm-1到70cm-1之间,并且恒定不变,网点中心密度应高于透明胶片密度3.0以上,圆网点边缘宽度应不大于2μm,用本标 准附录A中A2所列的仪器进行测试。
对于阳图型版材,细线图标是曝光控制的主要工具,它应与网目调胶片一起曝光,连续调梯尺最好也同时曝光。对于阴图型版材,连续调梯尺是曝光控制的主要 工具,它应与网目调胶片一起曝光,细线图标最好也同时曝光。细线与空白之间的占空比可选择从1∶9到1∶2,但在同一图标上应保持一致。连续调梯尺的密度 级差应保持0.15或更小。
4.3 曝光选择
4.3.1 阳图型版材
对印版制作进行控制,通常是用网点控制块来控制的,使本着墨的印版上的40%或50%的阶调值小于测控条胶片上相应控制块的阶调值,见表1。应按5. 1和5.2给出的方法对印版和测控条胶片的阶调值分别进行测定。如果有其它测试方法的测试结果与基本测量方法的测试结果相同,则可做为辅助方法替代5.1 给出的基本方法。
注:辅助方法见附录B和附录C。 4.3.2 阴图型版材
根据版材制造商的建议选择曝光量,实际使用的曝光量不应低于一个0.15密度组,如果厂商建议值的范围允许显影后进行烤版或附加曝光处理,那么实际的曝光量应不低于规定范围的下限。
注:在这种情况下,从网目调胶片到印版上的网点阶调值增加量通常符合表2规定的范围,在引言最后一段提到的条件下,阶调值的增加量是很小的。
表1 从阳图网目调胶片到胶印印版的阶调值减少量
网线数1)(cm-1) 阶调值减少量
40%控制块(%) 50%控制块(%) 50
2.5~3.5\\ 3.0~4.0 60
3.0~4.0 3.5~5.0 70
3.5~4.5 4.5~6.0
1):在该范围内阶调值减少量与网线数是成正比例的
表2 从阴图网目调胶片到胶印印版的阶调值增加量
网线数1)(cm-1) 阶调值减少量
40%控制块(%) 50%控制块(%) 50
2.5~3.5 3.0~4.0 60
3.0~4.0 3.5~5.0 70
3.5~4.5 4.5~6.0
1):在该范围内阶调值减少量与网线数是成正比例的
4.4 复制范围
测控条上独立的、不透明的、直径大于25μm的网点都应以不变的形状转移到胶印印版上。同样,测控条上直径大于25μm的阴图网点(透明的圆形点)也应均匀、稳定地转移到胶印印版上。
5.测试方法
5.1 胶印印版上的阶调值的基本测试方法
用标准的测试仪器(精度为微米级)测定网点面积或直径,它们可以是:
——电子探头显微分析仪, ——电子扫描显微镜,
——图像分析显微照相机。
测定胶印印版上单个圆形网点所占的面积,求出单个网点的平均面积与网线宽度平方值的比,即为该网点阶调值。可根据需要计算出多个网点的平均值,并使其精度误差在±5%以内。
5.2 测控条上网点控制块阶调值的测试 使用符合GB/T 11500要求的透射密度计,测出胶片片基灰雾密度D0、实地密度Ds和网点部位透射密度Dt,利用有关计算公式计算出阶调值。阳图网目片和阴图网目片分别按3.26和3.28定义的公式计算。
为了确保足够的精度,仪器采样光孔的直径最好不要小于网线宽度的15倍,但一定木能小于网线宽度的10倍。这个要求也适于用非圆形采样光孔进行的密度测量。
附录A
(标准的附录)网目调胶片上网点质量参数的测定
A1 本方法仅适用于那些空白部位的ISO T状态(蓝色)透射密度等于或小于0.06的网目调胶片。其它胶片则应使用A2描述的方法或者其它被证明与A2等效的方法来测定。
在看版台上放一个带有细线图标的测控条,药膜面向上;测控条上放置被评测的网目调胶片,药膜面向下,用一个60~100倍的手控放大镜来观察网目调胶 片上独立的不透明网点。如果网点下面的细线清晰可见,则网点中心密度太低。应通过与细线宽度进行比较的方法来估算内点边线宽度。评估网点边缘宽度时,最好 用从下面斜射的光来照射网目调胶片,即通常所说的黑场照射条件。
注:凭经验可以近似地确定网点的最大边缘宽度。
A2 应使用扫描显微密度计进行测量。这是一种透射显微镜,其测量孔在照明架上,或在物面中心形成光圈效果的图像平面上。进行测试时,光孔最小直径应在3μm以 下。被测网目调胶片应沿着测量平面的x和y方向移动。用光学传感器来测量透过底片的光强,将该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处理后得到透射密度。对于那些透明胶片的 ISOT状态(蓝色)透射密度大于0.06的网目调胶片,光学传感器的光谱灵敏度应限制在280nm±30nm的带宽范围内,网点中心密度应根据通过网点 中心部分测得的密度轮廓线进行确定。网点边缘宽度应按对应0.25和2.25的网点密度等值线的平均距离计算。(密度轮廓线曲线和密度等值线可见GB/T 17934.1-1999附录C中的示例)。
附录B
(提示的附录)阳图型印版的辅助检测方法:胶印印版上的阶调值——细线图标
B1 分级曝光检测
分级曝光检测可用于测定晒版分辨力、推荐的细线曝光量和曝光宽容度等参数。
在其它条件(包括显影和后处理)不变的情况下,用同一块印版进行不同曝光量的测试。最小曝光量为感光涂层不能被充分显影的曝光量,而最大曝光量则要大 于实际制版时的曝光量。推荐的分级曝光量往往呈几何级数,如10、
14、20、28、40、56、80曝光单位或10、20、40、80曝光单位。然后, 对准备印刷但尚未着墨的印版进行检测。
B2 晒版分辨力的检测
根据B1,用胶片上的细线图标进行分级接触曝光测试。将测控条的药膜面与胶印版材的感光涂层紧密接触,两者之间不能有气泡、脏点、灰尘或粘着的颗粒。 在准备印刷但没着墨的印版上,用5~30倍网目调胶片转移到胶印版上的细线的长度至少50%是清楚可见的。阳图细线读数指的是胶印版上的阳图细线(亮底黑 线),阴图细线读数指的是胶印版上的阴图细线(黑地亮线)。
画出曝光量的以10为底的对数坐标与细线读数的关系曲线,如果发现细线读数随细线排列方向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就取两个互为垂直方向的细线读数的平均 值。分别画出呈现最好的阳图和阴图细线读数的平滑曲线,如图B1所示,其交点即为该印版的分辨力。当引用某一数值时,要标明细线标的占空比。
通过多次反复进行分级曝光检测和标绘阳图和阴图细线读数曲线的方法,可以提高测定的精确性。
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的、大致的分辨力确定方法。直观地选择阳图和阴图细线读数一致的位置,记下测控条上相应细线的宽度,这就是近似的印版分辨力。
注:垂直轴为线性坐标,水平轴为对数坐标
图B1 阳图型胶印版材示例:阳图和阴图细线读数与曝光量的关系
B3导致表1中规定的网点阶调值减少的细线读数
观察表B1列出的细线读数范围,是它们引起了表1中的阶调值减少。
注:1表B1给出的细线读数范围是基于5.1所说的用图像分析显微照相机对印版上网点价调值进行广泛测试得来的。
2大多数阳图型印版的制版分辨力都小于8μm。
表B1 阳图细线读数范围(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