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说课标说教材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单元)的教材内容研说,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将按照说课标、明方向;说教材、知结构;说建议、重实施的顺序来谈。
1、课程总体目标和内容中指出,要“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程总目标对古诗文学习的目标、方法、内容给出了明确规定,还特别新增了量的具体要求。
2、学段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规定:“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使用,提升自己的欣赏品位”。学段目标从内容、方法、学习重点、目标等方面指导古诗文教学。在课标附录中还推荐背诵61篇古诗文,其中古诗词40首,文言文21篇。
二、说教材、知结构 1、教材编排特点:
古诗文学习贯穿整个第四学段,七年级分散于各个单元,每册平均6课,目的是让学生初步理解古诗文,培养学习的兴趣。八、九年级集中编排在后两个单元,共7个单元,以精读为主。这些选文经典浅显,篇幅、难度递增,便于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古诗文知识,总结古诗文学习方法。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本册的第二个古诗文单元,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共5课,4篇文言文5首古诗。在学习本单元之前,我们已学过27篇文言文,17首古诗词,已积累了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也学习了一些解释词语、翻译句子、理解内容的方法。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歌咏山水”为主题集中编排了5篇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下册第五单元编排了山水小品文《与朱元思书》,这些文章篇幅相对短小,文字浅显,文体不一,以景物描写为主,表达的感情单纯。本单元与之相比,篇幅增长,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表达方式多样,不再是单纯的描写、叙述,而是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巧妙结合,情感含蓄蕴藉。九年级共安排3个单元,转入历史作品、先秦散文的学习,篇幅更长,内容难度增大,接触传记、议论等文体。
内容的连续性和阶梯性也体现在目标要求上:八上第六单元要求
整体感知内容大意,体会情景交融的境界,初步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八下第六单元要求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自体验加深理解。而九年级则要求增强诵读积累,对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实行梳理、区分,把握文章思想观点、论述方式,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艺术魅力。要求逐步提升。
2、教材编写的特点:
①文体统一,以作家生活年代为序。四篇文言文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游记散文,依次安排了唐柳宗元、宋范仲淹、欧阳修、明袁宏道的作品,古诗以50字以上的古体诗为主,依次为晋陶渊明,唐李白、杜甫、岑参,清龚自珍的诗作。集中学习它们,便于学生全面体会游记散文、古体诗的特点。
②风格迥异。各篇所记景色、写作心境不同,叙事、描景、抒情的手法也不同,使学生在比较学习中领略传统文化的多彩魅力。
③注重生活体验,增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教材所选文章既是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是作者从不同角度表达对自我、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和体悟,以此引领学生注重生活中的各种体验。本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背起行囊走四方”为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箴言,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欣赏自然美景、访谈文明印记、搜集对联题咏……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真正体会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材编排体例:
本单元教材由单元导读、课文、“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三部分组成。
①单元导读,概括介绍了本单元主题(写景记游)、情感内容(旷达胸襟、自得之乐、闲适之情)、特点(感事抒怀、借景言情);明确了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和目标(方法:①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②品味古诗文名句;③结合亲自体验加深理解。目标:①读懂课文;②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③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单元导读对本单元的学习具有重要引领、指导作用。
②课文,均由课文导读、课文正文及文下注释、研讨和练习三部分组成。课文导读从不同角度建立与课文的联系,内容涉及写作背景、内容简介、阅读要点提示、文体特点等,为学生提供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激发兴趣,也是展开自主学习的助手。正文下有注释,主要是作品出处、作者简介、实词和虚词解释、较难或特殊句式语句的翻译等,
相当详尽,即时为学生扫除阅读障碍,协助学生理解课文基本内容,降低了阅读的难度。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有层次地安排了3道题目,体现了三维目标,整体上注重积累,包括对课文的背诵、实词、虚词、名句归类等;在内容理解上要求不高,要求能理清写作顺序、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语言的积累、品味,以典范的写景语句为切入点,分析语言表达的方法,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同时,也有相关内容的拓展、链接,指导了一些学习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联系生活理解诗句、比较阅读、归类整理等。
③“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开放性强。主题下设置的三个小主题:“家乡风景独好”“模拟旅游趣味多”“名胜古迹对联考”,以学生生活为圆心,将学生的目光由课内引向课外,分别写游记、导游词、对联,每个主题都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广阔空间。这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拓展,也是对整册书单元内容的延伸,为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语文水平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是对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演练。
4、教材知识特点:
本单元积累内容主要包括:①4位作家(柳宗元、欧阳修、袁宏道、龚自珍)生平简介;②39个一般实词的含义;③4个通假字(具、属、羞、直);④6个一词多义词(可、清、观、一、乐、临);⑤3个古今异义词(国、微、意);⑥9个特殊用法词(先、后、斗、蛇、乐、泉、茗、罍、蹇);⑦3个典故(吕尚、伊尹、宗悫);⑧12个诗文名句;⑨18个重点句翻译。
理解内容:①整体把握各篇文章表达的感情。②体会各篇借景抒情的不同方式,如《小石潭记》按行踪顺序记叙,抓景物特点描写烘托心情;《岳阳楼记》以事为由,描写景物,引发议论,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醉翁亭记》以“乐”为主线,描写自然景物,记叙游人之乐,表明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思想。
三、说建议 重实施: 1、教学建议
(1)、以多层次诵读为主线,读懂大意,熟读成诵。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大意、读出感情,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背诵课文,理解内容。
(2)、推断词义,顺畅翻译,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结合上下文推断词意,借助积累和语感疏通文意,强化
用“留、换、删、补、调、贯”的方法顺畅翻译,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3)、重点研读描写景物的语句,体味游景之感、之怀。将品味描景语言作为学习重点,分析其描写的方法,展开联想,将写景的文字转化为画面,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原文改写,感受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体味景中蕴含的情感。抓住各篇核心句,结合上下文和作者生平,理解文中寄寓的胸怀、思想。
(4)、鼓励使用比较延伸阅读。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岳阳楼记》比较,体会其相同的济世情怀;将《饮酒》与《行路难》比较,体会诗人借酒表达的淡泊超然和苦闷抑郁的不同情感。适当引入课外的游记散文,从内容、情感、写法等角度实行比较阅读,提升阅读古诗文水平。
2、评价建议: 课标明确规定:“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1)、教师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以及参与课堂活动情况,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设计合理的作业、练习对所学内容实行测试,注重学生个体的成长。
(2)、自我评价。设计合理的自我评价表,综合学生在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等环节中完成的情况,由学生自我评价,调整态度、方法,促动其自主学习,自我反思。
(3)、相互评价。通过课堂发言交流,学习方法交流,知识积累互测等渠道组织同桌或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展开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这就要求我们:
首先,挖掘教材,利用课程资源。教材中的单元导读、课后习题、综合性学习等,都是我们能够利用的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其次,填补教材,开发课程资源。使更多的鲜活资源注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会充满无限生机。
还有,创造性地展开各类活动,积极利用校内外语文课程资源。 以课程标准为依托,以先进理念为导向,以教育规律为动力,以知识积累水平培养为目标,我将和我的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
中自由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