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养老消费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养老消费的影响
【摘要】
中国是一个注重传统文化的国度,五千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尊老敬老尤为受到重视,并崇尚反哺式的传承模式。传统文化也对中国的养老消费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在中国的养老问题上,家庭式的养老模式占主要地位。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建立于传统文化根底上的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这对社会养老机制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养老;机制 1.中国老年人口现状
1.1 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加快
据统计,2021年,我国总人口增长到14亿人,在这一数据中,劳动年龄即1564岁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4%,相比拟2021年,比重下降了0.3%;但老年人口数量占当年全部人口的9.5%,比重提升了0.3%。这些数据说明:一方面我国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且增幅较大;另一方面,在这一增长过程中,老年化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2 老年人口区域分布发生转移
我国老龄化人口区域分布不均衡,从地区分布来看,中东部兴旺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于西部欠兴旺地区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严重。从时间走势来看,人口老龄化严峻的现状正逐渐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老年化现象严峻的地区不断增多,这一方面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人口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
由此可以发现我国养老消费将不断增加,占总体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另一方面,养老消费又受到受各方面的影响,开展并不成熟,其中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2.传统文化对养老消费的影响 2.1 孝文化对养老消费的影响
“孝〞源于人类对父母生养的感恩意识,生命创造和养护的客观事实产生了自然的人性意识。因此“孝〞实际上就是一种侍奉父母,赡养父母的行为。子女出于“尽孝〞,在选择老人的养老方式中,往往倾向于选择家庭式养老。家庭养老模式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形成和完善的一种以家庭的存在为必要条件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农村地区更为普遍。家庭养老的内容主要三个方面:经济上的给予、生活上的照料和情感上的沟通三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另一方面家庭养老消费不可防止的带有局限性。首先子女缺乏专业技能和知识。不能满足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人的护理需求。其次,社会竞争压力大,子女一方面背负着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照顾老人,这对很多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来说是无法做到的,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父母,这很容易造成老年人精神上的空虚。最后,家庭养老消费阻碍了其他养老效劳产业的开展,这阻碍了养老效劳业的扩大和开展。 2.2 尊老崇老对养老消费的影响
尊老崇老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指子女们对父母要“唯命是从〞,要以老为贵,
以老为尊。崇老文化对养老消费的影响主要有:
尊老祟老文化规定了养老的内容。首先,?孝经?中就有规定,“孝子之事亲也,居那么致其敬,养那么致其乐,病那么致其忧,丧那么致其哀,祭那么致其严,五者尚全,然后能事亲〞。其次,强调了养老的目标,即通过人们行为的标准来标准人们的思想。因此可以说,中国家庭养老的特征即注重物质赡养更注重精神赡养所表达的观念。因此养老消费也必须表达这种标准性。
尊老祟老文化对养老具有监督作用。家庭养老主要通过家庭和社会关系来实现的。如社会的舆论压力和相关政策等。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女在父母的养老支出方面起到了监督和约束作用。
2.3 “面子〞对养老消费的影响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中,自我实现的需求位于最顶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追求自我价值的提高,这使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形成攀比心理。在养老消费过程中,子女会因为同事或其他朋友亲戚在对父母的养老过程中实行家庭养老,因而顾忌面子,也采取家庭养老,完全不顾父母的想法与感受,或许父母更愿意到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因为这样可以和许多同龄人一起聊天,下棋,或者其他更多的活动,给生活增添更多乐趣。有些子女,为了“面子〞,互相攀比,看谁的父母养老院的档次高,消费高,但这对父母无疑是有好处的,因为消费高,效劳相对肯定会更好一点。 3.基于传统文化的养老消费创新 3.1 创新居家养老消费方式
在传统文化的根底上,根据各地风俗和传统,推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以家庭养老为主体,社区效劳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的养老效劳体系,把家庭、社区和机构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专业效劳向社区和家庭延伸。 3.2 推行积分宝养老消费模式
积分宝消费养老是一种将社会消费与养老消费融合在一起,以此来解决养老问题的全新养老消费模式。积分宝养老消费提倡“一生消费,一生养老〞的理念,倡导从日常消费中为养老做准备,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为养老积分,这不仅有利于开展消费养老事业,还在不增加国家、社会和个人负担的根底上不仅提升了社会保障,从而到达了可持续开展的目的。 3.3 建立养生文化村
三四个村子构建一个养生文化村,村内设立多种多样的养生休闲活动,政府可以在建立养生文化村的过程中利用财政拨款或者将其作为公共业务进行投资,以减轻子女和老人的经济压力,将养生文化村的养老消费控制在一个比拟低的水平,或者采取同样的消费标准,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养老消费。 4.结论
国家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党的十七大还明确提出要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因此在创新养老体系过程中必须以传统孝道作为现代养老的重要的内涵,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对父母之恩的回报化作自身生命之外形态的延续,这样才能够在理解传统孝道的根底上,自觉践行孝道,实现现代养老问题中对老年人的乐养与敬养。 参考文献:
【1】王如鹏.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21
【2】田文颖.基于传统尊老文化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21 【3】龙国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路径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