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4.相关范围的意义:由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得各项成本的性态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转化性的特点。因此不应该对成本性态作绝对的理解。 三、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一) 成本性态分析的涵义 成本性态分析是指在明确各种成本的性态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建立相应成本函数模型y=a+bx的过程。 (二) 成本形态分析与成本按形态分类的关系 1.联系:第一,两者的对象相同。不论是分析还是分类,都以企业的总成本为对象;第二,开展成本性态分析要以明确成本按性态分类为前提。 2.区别:第一,两者的性质不同。成本性态分析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成本按性态分类则仅仅属于定性分析;第二,两者的最终结果不同。成本性态分析的最终结果是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并建立相应成本模型, 成本按性态分类的结果是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 (三) 成本性态分析的基本假设 1.相关范围假设:在研究成本性态分析时,必须假定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总是处在相关范围之中 2. 一元线性假设:假定总成本可以近似地用一元线性方程y=a+bx来描述 (四)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 1. 分步分析程序 分步分析程序又称多步骤分析程序,属于先定性分析后定量分析的程序。 2. 同步分析程序 同步分析程序又称单步骤分析程序,属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同步进行的程序。 (五)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 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是指完成成本性态分析任务必须采取的技术手段。常用的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包括:技术测定法、直接分析法和历史资料分析法。 1.技术测定法 技术测定法又称工程技术法,是指利用经济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技术方法所测定的企业正常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分析确定在实际业务量基础上其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水平,并揭示其变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2.直接分析法 直接分析法又称个别确认法,是指在事先已经掌握有关项目成本性态的基础上,在成本发生的当时对每项成本的具体性态进行直接分析,使其分别归属于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两大类的一种方法。 3.历史资料分析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指在占有若干期相关的成本(y)和业务量(x)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一定数学方法对其进行数据处理,从而确定常数a和b的数值,以完成成本性态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 (1)高低点法 高低点法又叫两点法,是指通过观察一定相关范围内的各期业务量与相关成本所构成的所有坐标点,从中选出高低两点坐标,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本总额(或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a和单位变动成本(或混合成本中变动部分的单位额)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2)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又称布点图法或目测画线法,是指将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的历史数据标注在坐标
纸上,通过目测画一条尽可能接近所有坐标点的直线,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a和单位变动成本(或混合成本中变动部分的单位额)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3)一元直线回归法 一元直线回归法又称最小二乘法或最小平方法,是指利用微分极值原理对若干期全部业务量与成本的历史资料进行处理,并据此来推算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中的固定部分)a和单位变动成本(或混合成本中变动部分的单位额)b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课后作业
见随堂随练
教 案
第四次课 第3章 课 时 教学目的 重 点 难 点 讲授内容: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一、成本计算分类概念简介 (一)成本计算的涵义 狭义的成本计算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成本核算,即归集和分配实际成本费用的过程;广义的成本计算是指现代意义上的成本管理系统,这个系统是由成本核算子系统、成本计划子系统、成本控制子系统和成本考核子系统有机结合而成的。管理会计学中使用的是广义成本计算概念。 (二)成本计算的主要分类 1. 按成本计算的演化进程分类 以此为标志分类,可将成本计算分为原始成本计算、主要成本计算、加工转换成本计算和传统成本计算。 2. 按成本计算流程的不同分类 以此为标志可将成本计算分为按批量不定期进行的分批成本计算和按加工步骤定期进行的分步成本计算。它们简称为分批法和分步法。 3.按成本计算时态的不同分类 以此为标志可将成本计算分为事先进行的估计成本计算、事后进行的实际成本计算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标准成本计算。 4.按成本计算对象的类型不同分类 以此为标志可将成本计算分为业务成本计算、责任成本计算和质量成本计算。 5.按成本计算规范性的不同分类 以此为标志可将成本计算分为常规成本计算和特殊成本计算。 6.按成本计算手段的不同分类 以此为标志可将成本计算分为手工操作式成本计算和电算化成本计算。 二、变动成本法概述 在现代管理会计的常规成本计算过程中,还有一种十分重要的分类,这就是成本计算按产品成本期间成本的划分口径和损益确定程序的不同进行的分类。以此为标志,可将成本计算分为完全成本计算和变动成本计算。 (一) 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概念 1.变动成本法的定义 变动成本法在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2. 完全成本法的定义 2 变动成本法(第1、2节) 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 本课学习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了解变动成本法的一般概念;掌握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完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为前提条件,将全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只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二)变动成本法的历史变革 (三)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 管理会计理论认为:在进行成本计算、界定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时,必须摆脱财务会计传统思维定式束缚,重新认识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本质。按照重新解释的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定义,产品成本只应该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不应包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这就构成了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 课后作业
见随堂随练
教 案
第五次课 第3章 课 时 教学目的 重 点 难 点 讲授内容: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三、变动成本法与完全程本法的区别 (一)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变动成本法首先要求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把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尤其要把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生产量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完全成本法首先要求把全部成本按其发生的领域或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二) 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在变动成本法模式下,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则全部被作为期间成本处理;在完全成本法模式下产品成本则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只有非生产成本才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三) 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当期末存货量不为零时,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被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表,不可能转化为存货成本或销货成本;而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被计入产品成本,并要在存货和销货之间进行分配,使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被期末存货吸收递延到下期,另一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销货成本被计入当期利润表,这必将导致分别按两种成本法所确定的期末存货成本及销货成本的水平不同。 (四)销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不完全相同 完全成本法下: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变动成本法下: 本期销货成本=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 (五)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区别不仅限于成本方面,它们还会影响到营业利润的计量程序。如在变动成本法模式下,只能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营业损益;而在完全成本法模式下则必须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营业损益。由于两种成本计算法的损益确定程序不同,又派生出如下三点区别: 1.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不同 2.编制的利润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有所不同 3.计算出来的营业利润有可能不同 (六)所提供的信息用途不同 变动成本法是为满足面向未来决策,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而产生的。由于它能够提供科学反映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利润与销售量之间有关量的变化规律的信息,有助于加强成本管理,强化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业绩考核等职能,促进以销定产,减少或避免因
变动成本法 2 第 3节 教学环境 变动成本法的内涵等 课堂教学 本课学习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掌握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 两法产品成本的构成、两法期间成本的构成、两法损益的确定程序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