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年 级 物 理 同 步 备 课
第三章 声的世界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江南初中 林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事例以及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
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
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会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教学准备】
扬声器、音叉、音乐芯片(或小闹钟)、瓶口插有玻璃管的软木塞的广口瓶,装有鱼儿的玻璃缸、抽气机、鼓、小纸人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式与实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万州教研网 http://www.wzqjks.com
九 年 级 物 理 同 步 备 课
【教学过程】
一、声音的世界
播放根据课本P34图3—1、图书3—2、图3—3、图3—4素材制作声形并茂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声音的世界。
师:在这声音的海洋中,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讨论、交流后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耳朵里?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师:大家提的问题提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先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请每位同学用手指放在自己正在发声的喉头有什么感觉? 生:正在发声的喉头在振动。
播放蟋蟀中鸣叫的录像片或光盘,让学生观察正在鸣叫的蟋蟀翅膀在振动。 师:你还不知道哪些动物鸣叫时的姿态?
生甲:蜜蜂快速扇动翅膀引起空气振动发出嗡嗡的响声。 生乙:鸟鸣叫靠的是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 生丙:青蛙鸣叫是靠气囊的振动发声的。
生丁:雄蝉鸣叫是腹部下方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共鸣室的放大,最后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来。
?
师:同学们讲得好,说明你们对生物很感兴趣,观察很仔细.你们知道有一种树叫笑树吗?笑树是怎么发出声音的?
原来笑树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就像人的笑声。
师:根据以上例子,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声音与物体振动有关。 师:下面请大家看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1、小纸人在播声的扬声器上跳动;小纸人在发声的鼓面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放进装满水的水槽中,水花四溅;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的乒乓球弹开;
师:由以上演示实验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生甲: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万州教研网 http://www.wzqjks.com
九 年 级 物 理 同 步 备 课
生乙: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师:由观察和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板书
师: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相应部位振动而发音的。如二胡、小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与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的。
请你再举出一些物体发声时振动的事例。 生:?? 探究点拨:
师: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或学习过程中,你产生了什么疑惑?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将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果你有了这样的感受你便开始了科学探究的重要一步——提出问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平时观察对问题的看法或见解,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猜想或假设,对问题探究设计实验方案,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三步,进行实验——这是科学探究的第四部,得出结论——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五步。
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师:发声体并不是直接贴着耳朵,为什么我们能听到声音? 生:思考、讨论。
演示实验2:演示课本P36图3—9,探究声音的传播。
现象:瓶内有空气时,我们可以听到闹钟或音乐芯片的发出的声音,当用抽气抽气时,闹钟声或音乐声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师:这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甲:空气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生乙: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板书
师:请大家看玻璃鱼缸中游着金鱼,如果我在水面上拍手,金鱼会怎样? 演示实验3:课本P36图3—10,现象:金鱼听到拍手声赶紧游向水底。 师: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水可以传声。
万州教研网 http://www.wzqj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