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水泥砂浆抹面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一、施工工艺
清理基层→墙面浇水→外墙护角及墙面做坍饼拉线→嵌条→括底糙→做面层→养护→起嵌条。
二、施工方法及要点 (1)把好原材料质量关。
水泥用425号矿渣水泥或普通水泥,要选用同一批产品,以保证色泽基本一致。
砂子采用中砂或粗砂,平均粒径为0.35~0.5毫米,使用前过5毫米孔径筛子。
砂的颗粒要坚硬洁净,含泥量应控制在不大于3%,对达不到标准的砂子用水冲洗干净后再用。
(2)认真清扫墙基体和处理好基层。
按《工艺标准》对不同的墙基体(粘土砖、混凝土、炉渣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体等)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对用钢模板浇筑的混凝土基体表面应进行凿毛或做“毛化处理”。后者即在清扫洁净的混凝土墙面上,将1:1水泥细砂浆内掺水重量20%的107胶,用喷雾器喷或用扫帚甩到墙上,硬化后形成砂浆疙瘩
处理基体以浇水湿润墙面最为重要,必须予以保证。
砖墙必须提前一天浇水两遍,并浇透浇匀,浸水深度控制在8~10毫米。 (3)严格控制砂浆配合比、和易性(稠度和保水性能)和粘结强度。 和易性良好的砂浆可涂抹成均匀的薄层,且与底层粘结牢固,便于操作。 为了保证砂浆与基层粘结牢固,可在砂浆中掺入适量乳胶、107胶,以增加粘结强度;以增强水泥砂浆与基层的粘结,解决砂浆的空裂问题。
(4)严格分层抹压。
涂抹水泥砂浆每遍厚度宜控制在5~7毫米,待前一层抹灰层凝结后(六至七成干)方可涂抹后一层。
如果一次涂抹过厚或各层之间抹灰跟得太紧,则干缩较大容易产生开裂。 如果各层抹灰间隔时间过长,前一层抹灰已干,则应将前一层抹灰层浇水湿
润后再抹后一层。
(5)为减少水泥砂浆收缩和温差引起的开裂、使操作间歇不显接槎痕迹、水泥砂浆外墙面都应设分格缝。
(6)夏季应尽可能避免在阳光曝晒下作业,因为失水过快容易产生干缩裂缝。
罩面完成后,次日应浇水养护,宜用喷雾器对墙面喷淋,保持墙面湿润7天以上。因为墙面养护保水较困难,要派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务必认真落实。
三、分格缝施工
外墙抹灰面积大,房屋高度较高,长度较长,为不显接槎痕迹,并防止抹灰砂浆收缩开裂,一般都应设计分格缝。要求在抹完装饰抹灰墙面的底灰后(底灰要求做到面平、线平、角方),对装饰面层按设计要求进行分格。
对无具体分格要求者,应结合工程实际及观感要求,在设计中提出具体分格作法,按要求在底灰上弹出水平、垂直分格线。弹线时要注意,柱子、墙垛的短向水平分格线应从建筑立面上拉通线再弹出,侧面要用水平尺引过去。
操作时规定统一作法:水平分格条贴在水平线下方;竖向分格条贴在垂直线左侧,以确保不错缝,做到整个墙面分格线条横平竖直。
分格条宜采用宽20~30毫米,厚5~7毫米带坡度的优质木条、木条使用前在水中泡透;也可采用由塑料裁制的分格条,不易吸水变形。
分格条粘贴时要注意接头处不出现错位现象。起条时应注意棱角保护,做面层时应及时将分格条上沾污的砂浆清刷干净,以便起条。
面层的接槎必留在分格缝处,不允许随意甩槎。最后用色浆将分格缝槽内修补平顺,确保宽度和深度均匀一致,表面光滑清晰,以增强建筑立面的观感效果。
四、滴水槽或滴水线施工
滴水槽要精工细作,既要考虑使用功能要求,也要考虑增强室外装饰观感质量效果。根据规范、标准要求,对外墙窗台、窗楣(包括不出沿的窗上口)、雨蓬、阳台、压顶和突出的腰线等上面应做流水坡,下面做滴水线或滴水槽。以上部位不准漏做或以钉子划缝等不规范作法代替。
滴水槽用宽度和深度不小于10毫米的木条(应选用优质木料加工)留设,一般常用断面呈梯形(高10毫米,上下边分别为10毫米、12毫米)的木条。
在整个建筑立面上要做到顺直方正、上下整齐一致。在滴水槽内宜用色浆勾
抹平整、光滑,使其醒目美观。
腰线等部位做滴水线(鹰嘴)时,应与底面抹灰一次完成。突出底面抹灰的高度为10毫米,要求做到顺直一致。
当采用向外(如外窗台)、向内(如女儿墙压顶)泛水做流水坡时,坡度一般为1:6(15%)。阳台、雨蓬板底的滴水槽宜在距外墙面50毫米处做截水处理,以防雨水污染外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