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历史文献学入门的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谈一下我个人的学习经验,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内容仅仅是入门。 通论1: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脱水版《广校雠略》) 说明:张舜徽这本《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分通论-校读古代史籍的基本条件、分论-关于校书和读书、附论-辨伪和辑佚三部分,这是目前同类著作中写的最周到又最深入浅出的一部,特别适合初学。在我看来,本书超出同类著作的地方是通论部分,即不仅把版本目录校勘融合为广义校雠学,也把文字语言学部分也纳入进来,打通学科间的隔阂。脱水版,我的意思是纯干货,张先生在《广校雠略》再版自序中说:近岁撰述《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一书,亦摘取此中言校勘辨伪辑佚诸篇之义,为敷论之,顾未及全书四之一也,今二书仍可并行焉。

通论2:杜泽逊:《文献学概要》

说明:杜泽逊这本《文献学概要》超出同类著作的地方,在我看来,是体例编排,即按照文献的载体、文献的形成与流布、文献的收藏与散佚、文献的版本、文献的校勘、文献目录、文献的辑佚与辨伪的顺序把文献学涉及的各个方面整合在一起,包括类书与丛书、地方志与家谱、总集与别集、出土文献概述、敦煌文献概述。缺点是写的比较干涩,最好配合杜泽逊的文献学课程来读,课上讲的侧重他的研究心得。

张舜徽的《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献学的内涵,而杜泽逊的《文献学概要》有助于我们把握文献学的外延。我这个答案,就是围绕张先生的内涵和杜先生的外延展开的。

广义校雠学

1. 专论1-字形: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2. 专论1-字音:王力:《中国语言学史》 3. 专论1-字义:齐佩瑢:《训诂学概论》

4. 专论1-字体:启功:《古代字体论稿》(脱水版《论书绝句》)

说明:裘锡圭《文字学概要》,我读着很通透。王力《中国语言学史》把我国古代语言学的研究,各种字书、各种韵书它们的好坏优劣,写的明明白白。齐佩瑢《训诂学概论》写的比陆宗达《训诂简论》要好,字体,其实是书体,启功的《古代字体论稿》短小精悍,嫌短可看《论书绝句》,嫌难,可看朱天曙《中国书法史》。

1. 专论2-章句:吕思勉:《章句论》 2. 专论2-章句: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3. 专论2-章句:杨树达:《古书句读释例》

4. 专论2-章句:徐仁甫:《古书属读研究》《古书引语研究》 5. 专论2-章句: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

说明:吕思勉《章句论》是一篇长文,也可说是一本小书,主要是辨析章句的含义,其实这涉及到古书体例,以下2-4则更为具体地讲解古书句读,俞樾《古书疑义举例》推荐许威汉评注本,杨树达的两本书则是在俞的基础上写的,因为不满俞书,把文言中的修辞现象专门写出来是其特有的贡献,徐仁甫的《古书属读研究》则是不满杨树达《古书句读释例》而写的,因为杨树达的书只要交代正读,没有

说误读,所以此书不仅写正读,还重点写误读。《古书引语研究》也是在吕思勉、俞樾、杨树达的基础山对古书引用部分的专门研究。

1. 专论3-篇章:余嘉锡:《古书通例》 2. 专论3-篇章: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

说明:我们现在说的古书,有两个含义,一是作为档案的文书,二是作为典籍的古书,因此,篇章部分既包括今天我们理解的篇章,也包括今天我们理解的书。这里重点列的是关于篇章体例,也就是古书体例方面的著作,余嘉锡《古书通例》是经典之作,李零的书,一方面是通过出土材料证明余嘉锡的论断,一方面是介绍简帛古书。至于篇章所属的文体,如辞、赋、诗、骈文、散文、八股等等可以看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此外如传、注、义疏等体,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一书,有简要介绍。

1. 专论4-载体:钱存训:《书于竹帛》 2. 专论4-载体: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3. 专论4-载体:苏精:《铸以代刻》

4. 专论4-载体:朱剑心:《金石学》(脱水版叶昌炽《语石》)

说明:载体就是承载书籍的方式,钱存训《书于竹帛》重点讲印刷术兴起之前的书本承载方式,张秀民《中国印刷史》则主要讲印刷术下的书籍生产,苏精《铸以代刻》将书籍生产方式在近代的变化。在印刷史产生之前和之后,金石学都是一个重要门类,朱剑心这本书,我读着挺好,黄永年说写的不好,我不赞同,黄永年曾推崇《语石》(之前有韩锐校注本,最近有姚文昌点校本)。其实,手抄本也值得

研究,我还没找到比较好的通论著作,晚近以来名人的手稿、书信、信札,也勉强可以算,郑逸梅《尺牍丛话》可看。

1. 专论5-收藏:叶昌炽:《藏书纪事诗》(王欣夫笺正) 2. 专论5-收藏:傅璇琮:《中国藏书通史》

说明:藏书在文献学上的重要性,可以程千帆主编《校雠广义》一书专门设“典藏编”为例来说明。叶昌炽《藏书纪事诗》,我非常喜欢,体例内容都好,此书问世,便有多种续补之作。傅璇琮主编的《中国藏书通史》用于一般性了解,把藏书四大体系,官家、私家、寺观、书院都作了简明介绍。

1. 专论6-散佚:陈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

2. 专论6-散佚:孙启治:《古佚书辑本目录》(或《中国古佚

书辑本目录解题》)

3. 专论6-散佚:曹书杰:《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

说明:藏书主要是聚,散则分为亡、残、讹、误,辑佚则是散而复聚。曹书杰《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写的全面,聚散亡佚、历代辑佚成绩、辑佚方法都写到了。陈登原专写聚散,孙启治主编的《古佚书辑本目录》则是辑佚成果。其实,除了书籍聚散,还有禁毁,参看陈正宏《中国禁书简史》和李肇翔主编的《中国历代禁书》。

1. 专论7-辨伪:张心澂:《伪书通考》 2. 专论7-辨伪:郑良树:《续伪书通考》 3. 专论7-辨伪:邓瑞全:《中国伪书综考》 4. 专论7-辨伪: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说明: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侧重辨伪方法的讲解,张心澂《伪书通考》是结论汇总,郑良树和邓瑞全主编的两本书,则是在张的基础上的发展。

1. 专论8-类书: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 2. 专论8-类书:张涤华:《类书流别》

说明:类书和丛书,总集与别集,都可以算成是文献流传的形式,类书和丛书的区别在于,类书把原书打散,按照一定编排法则重新安放,丛书则是以整书存在。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写的很详细,原书是十二章,现在看到的版本只有六章,后六章的部分亡佚了,不过收在《胡道静文集-古籍整理》的文章,其中有几篇与亡佚六章有关,可以补充着看,分别是:元至顺刊本《事林广记》解题、《三才广志》叙录和《古今图书集成》的情况、特点及其作用。张涤华《类书流别》是按专题写的,分为义界、缘起、体制、盛衰、利病、存佚六章。丛书,可看杜泽逊《文献学概要》相关部分,详细的可看《中国丛书综录》。

1. 专论9-版本:叶德辉:《书林清话》 2. 专论9-版本:黄永年:《古籍版本学》 3. 专论9-版本:李致忠:《古籍版本鉴定》

说明:古籍版本,按照黄永年的定义,即是我国汉文古籍通行雕版印刷以来的版本,叶德辉《书林清话》,黄永年认为没有提炼出规律性认识,拿来讲版本学不够格,我的看法正好相反,《书林清话》写的比较散,也比较好玩,黄永年《古籍版本学》侧重将版本历史和

历史文献学入门的必读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 图文

谈一下我个人的学习经验,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内容仅仅是入门。通论1: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脱水版《广校雠略》)说明:张舜徽这本《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分通论-校读古代史籍的基本条件、分论-关于校书和读书、附论-辨伪和辑佚三部分,这是目前同类著作中写的最周到又最深入浅出的一部,特别适合初学。在我看来,本书超出同类著作的地方是通论部分,即不仅把版本目录校勘融合为广义校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e1m471z091xu1x81dzc4m0xd0pwbf00nl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