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交警中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
作现状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牧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汽车摩托车下乡优惠政策的逐步落实,牧民购买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多,牧区道路建设步伐逐渐加快,这就对公安交警部门做好牧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交通管理工作组建向牧区延伸,牧区交警中队降事故、保平安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神圣。 一、牧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不利因素
1、牧区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相对仍然淡薄。牧区群众受交通法规教育不够,群众缺乏基本交通安全常识,不能认识到交通违法行为的后果和危害,行车走路我行我素,极大地威胁广大牧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2、轻型小客车、摩托车交通事故频率高。在牧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轻型小客车、摩托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人们在享受二轮摩托车的方便、快捷,轻型小客车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的同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认识不到,饱尝了车祸的痛苦。具体表现为:无证驾驶无号牌车辆,酒后驾驶,驾车不戴安全头盔,超载、超速行驶,人货混载,违法载客。
3、短途客运车辆超员现象严重。在牧区乡镇到所在县
城的短距离运输上,从事客运的车辆普遍存在超员的现象,由于短途客运票价低,车主们便把目光盯在人员数量上,以求多拉快跑,有的短途客车严重超员,实际承载人数往往超过核定人数的
10﹪以上,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4、牧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标志、标线不健全。以我县为例,2009年牧区灾后道路改扩建同步施工,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个别标段施工单位的交通安全设施跟不上,许多急转弯、陡坡路段、施工涵洞缺乏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
5、牧区交通管理警力不足。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对道路的需求,道路的增长又加大了对交警的需要。而交警的增长远远跟不上道路的增长速度,这就造成了警力的严重不足。以中队为例,中队现有正式民警1人,协警2人,辖区内1个镇1个乡约1万人口,管辖省道58.5公里,县乡公路40余公里,注册与未注册机动车800余辆,驾驶员近千余名。按要求交警不能一人上路执勤,即使全队倾巢而出,也只能形成1个执勤小组在日常工作中,民警们任务一个接一个,昼夜加班,连续作战,尚且接迎不暇,因此只有保省道,保重点路段,根本无暇顾及乡村道路的安全管理。
二、基层交警中队在牧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对策 1、加强社会化道路交通管理联动机制。交通管理工作的社会性很强,要紧紧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依靠广大群众的共同关心和参与,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和协调作用,把交通安全列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成立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组,以形成在政府领导下,交警、派出所、交通运管、路政、各村牧民定居点按照各自分工共同参与,
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2、打造过硬牧区交警中队执法队伍。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干好交通管理工作的前提,因此,牧区交警中队在推进牧区道路交通管理建设进程中应把抓好队伍促工作摆上突出位置。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学习和内务制度,做到岗位职责明确,组织纪律严明,工作秩序井然,干警思想稳定,清正廉洁,积极进取。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使中队在管辖区域内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经常性的组织好基层中队的岗位练兵活动,以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体能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纪律严明,执法公正的交警执法队伍。
3、加大牧区道路交通管理科技投入。建设牧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离不开先进的科技管理手段,改善牧区交警中队的装备和设施,使之满足日益增加的道路交通管理任务的需要,减少乡间道路的失控面,切实提高基层中队快速反应及路面堵控能力,从严查纠超速、强超强会、酒后、疲劳驾驶、“无牌无证”车辆和驾驶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严重违法行为,以达到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