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土木工程测量考试题库(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41—50 ADBCB BBACC 51—60 ACACB DAABB

61—70 ACBBC DCCBD 71—80 DBDAD BCCBA

81—90 CBBAD BADDC 91—100 AABDA CABDC 一、判断题

1.× 2.√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二、选择题

1.B 2.D 3.B 4.D 5.C 6.D 7.D 8.B 9.A 10.C 11.D 12.B 13.B 14.C 15.B 16.A 17.C 18.C 19.C 20.B 21.C 22.C 23.A 24.C 25.B 26.C 27.A 28.B 29.C 30.B 31.D 32.C 33.A 三、填空题

1.水准面 2.坐标、高程3. 平面直角坐标系4. 高差 5.绝对高程[黄海高程系统]

6. 视线[视准轴] 7. 物镜 、 目镜 8. 横丝 9.外界环境的影响 10. 测站检核 、 水准路线检核 11. 圆水准

器 、 管水准器 12. 水平角 、 竖直角 13. 对中 、 整平 14. 测回法 、 方向观测法 15.仪器误差、观测误差、 外界条件的影响 16. 270°17. 盘左 18. 钢尺量距 、 视距测量 、 光电测距仪测距 19. 水平距离 20.方位角 21. 反方向 22. 系统误差 、 偶然误差 23. 最或然值 24. 最或然值误差

25.±7″26. 1/7500 27.±8.4″28. 坐标增量 29. 坐标正算 30.坐标反算 31. 导线测量 、 三角测量 、 三边测量 32. 角度闭合差 33. 前方交会 、 侧方交会、 后方交会 、 距离交会 34. 水准测量 、 三角高程测量 35.水准点 36. 首级控制 、 图根控制 37.极坐标法 、 直角坐标法 、 角度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 38. K= 100 39. 地物 40. 地貌 41. 高差 42. 陡 、缓 、 均匀 43. i= -0.15 44. i= 0.06 45. 中线测量、线路纵断面测量、线路横断面测量46. 圆曲线 、 缓和曲线 47. 里程 48. 拨角法 、支距法 、 极坐标法 49. 基平测量 50. 纵断面图 51. 施工放样 四、简答题

1. 地面上从一点出发的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平角。

在同一竖直面内,目标视线方向与水平线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2.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3. 观测步骤:

(1)盘左瞄准左边的目标A,,读取a1; (2)顺时针旋转瞄准右边的目标B,读取b1; 则上半测回角值:β1=b1-a1。

(3)倒镜成盘右,瞄准右边的目标B,读取b2; (4)逆时针旋转瞄准左边的目标A,读取a2。 则下半测回角值:β2=b2-a2。

4. 在测量上,确定一条直线与基本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称为直线定向。

用于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有: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轴子午线。

5. 由坐标纵轴指北端按顺时针方向量到测线上的水平夹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6.(1) 因人在观测时分辨率不高而进行估读所造成的误差; (2) 外界环境(风、震动) ; (3) 仪器构造缺陷所造成。

7.系统误差是指误差出现的大小与方向具有明显规律性的误差,系统误差主要由于仪器引起。偶然误差是指误差出现的大于与方向没有明显规律。它主要由于观测和外界条件所造

成。

8.为敷设经纬仪导线,在选点时应考虑以下五个问题: (1) 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以便于施测周围地形;

(2) 导线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3) 相邻两导线点间要通视良好,地面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4) 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面且分布要均匀。导线边长要大致相等,相邻边长不应悬殊过大;

(5) 在公路测量中,导线应尽可能接近线路位置。 9.两点之间的方位角和距离已知,其中一点的坐标已知,来推算另上点坐标的过程即坐标正算。坐标反算是指已知两点坐标,来两点的方位角与水平距离的过程即坐标反算。 注意:在推算方位角时应注意坐标增量的正负值,即方位角处于的象限。

10.(1)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2) 方位角推算; (3) 坐标增量计算;

(4)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5) 各点坐标值计算。

11. 坡度是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值,既i=h/D×100%。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坡度,可以先计算出两点的高程,相减得到它

们的高差h,而后用直尺在图上量出两点的长度乘以地形图比例尺的分母,得到两点在地面上的实际水平距离D,则它们的坡度i=h/D×100%。

12. 所谓转角,是指路线由一个方向偏转至另一个方向时,偏转后的方向与原方向间的夹角。

当偏转后的方向位于原方向左侧时,为左转角;当偏转后的方向位于原方向右侧时,为右转角。

13. 为了符合车辆行驶的轨迹,在直线与圆曲线间插入一段半径由逐渐∞变化到R的曲线,这种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带有缓和曲线的曲线详细测设方法有:(1)切线支距法;(2)偏角法。

14.(1) 已知距离的放样;(2) 已知水平角的放样;(3) 已知高程的放样;(4) 已知坡度的放样;(5) 在地面上测设已知点的方法。 五、计算题

1、计算下列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表(其中 ,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为单位) 点 号 路线长(公里) (km) 高 差 (m) 改 正 数

(mm) 改正后高差(mm) 高 程 (m)

土木工程测量考试题库(含答案)

41—50ADBCBBBACC51—60ACACBDAABB61—70ACBBCDCCBD71—80DBDADBCCBA81—90CBBADBADDC91—100AABDACABDC一、判断题1.×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dvse3cxnj1x2cx44e354ncj33s24s019n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