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一体化
概念: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现实中,多数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
方式:纵向一体化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后向一体化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活动。
前向一体化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意义: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据班诺克观点,公司通过横向一体化打败竞争对手,达到市场多头垄断地位后,便会进入纵向一体化扩张,以占领其供应和市场领域;一旦公司在一生产部门占领重要地位之后,向多种部门扩张便成为其惟一的增长战略
多样化
概念: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由于横向一体化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所以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16.产品周期理论概要。 答: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重点)
1.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 2.成熟产品阶段: 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
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
3.标准化产品阶段: 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 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 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二)邓宁的折衷理论
1.企业的所有权优势2.内部化优势3.区位优势
17.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 答:(一) 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二) 集中于边界地区 1.相互了解
2.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
(三) 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减少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和避免劳资冲突。
18.区域产业结构模式概要。
答:区域产业结构: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模式概念:是指区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典型组合方式
经济地理学通常以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所构建的区域结构模式。 (一)主导产业的选择 (二)关联产业配套 (三)基础性产业配套
(四)潜导产业及支柱产业发展
19.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概要。 答: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机制
1 .市场机制:通过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等引导区域产业结构变化。
2. 政府干预: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演进理论:1.配第——克拉克定理
2库兹涅茨法则
3.霍夫曼定理(重点)
(1)揭示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消费资料工业→生活用品的生产
资本资料工业→用于生产用品的生产(中间产品)
(2)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总收入—成本)/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3)据霍夫曼比例: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二者的比例经过四个阶段 Ⅰ 5±1 Ⅱ 2.5±1 Ⅲ 1±0.5 Ⅳ <1 4.雁行形态说
20.区域经济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
答:区域经济结构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多数情况下以它来衡量)、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区域产业结构: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在经济体制和企业效率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与发展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及变化。
21. 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
答:1.概念
(1)点——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 特点:
1)点的空间规模、集聚规模不等,如村、镇、市、工厂、工业区等 2)区域内点有等级关系,并形成等级体系
3)点在空间分布上多表现以某一经济活动为核心的综合经济活动中心
(2)线——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形成的线状分布,如交通线、水源供应线、石油管道等 特点:
1)区域内线的数量与集聚程度有差异 2)具有等级并形成等级体系
(3)网络——是由区域的点、线相互联系共同构成 特点:
1)使空间中分散的点、线连为一体
2)有等级系统,有单一功能、综合功能的网络
3)使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得以分散或集聚
(4)域面——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面状分布如农田、市场等 22.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答:1.极核式空间结构
极——最、顶端; 核——中心、核心
极核——区域中经济活动最为集聚的地方,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向这一地区集聚,形成资源、要素的集聚中心(点状物)。
2 . 点轴式空间结构
(1)点、线构成;点规模不等的增长极、极核;线——生长轴
(2)原理:增长极在不断增长扩大的过程中,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不断加强,从而使得各种线状物不断增多,使周边地区的经济不断增长。从而改善周边的经济、社会环境形成一个较理想的新的投资环境,就会出现一些新的增长点,并沿线状物进行布局形成轴(开发轴、发展轴)。若干点与轴依据一定的空间关系和等级体系就形成了点轴系统。
3.网络式空间结构 特点:(1)线交错纵横,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2)点与点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无阻 (3)点成为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的主要经济中心 (4)通过网络形成区域的增长中心体系
功能: 通过网络式将空间上分散的各种要素加以整体组织、调控使其充分发挥在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取得最佳的结构性效益推进域面的整体发展。
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
我国地学家(矿物学家)叶大年2000年提出地理学的对称原理,2001年进一步提出我国城市分布的5条对称原理。城市分布有8种的对称形态:轴对称、旋转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斜对称、曲线对称、反对称、色对称
23.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机制 答:(一)区位指向
1)区位指向——经济活动各要素在区域内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不同经济活动对各要
素的依赖强弱不同,因而产生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从而使其它的经济活动、各要素向这一区位集中,导致区域空间结构的产生和发展。
区位指向性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尽量趋近特定区位的趋向。 (2)主要的区位指向(依据经济活动对要素的依赖程度) 1)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燃料动力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市场指向 6)运输指向
(二)集聚与扩散机制 1.集聚机制
(1)集聚——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内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2)原因
1)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2)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3)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3)结果
1)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资源、要素、企业等向优势区位集中)。
2)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区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3)产生区域结构的不平衡性——马太效应 2.扩散机制
(1)扩散——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内的扩散趋向与过程 (2)原因:
1)避免集聚不经济。如人口密集、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 2)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3)政府政策引导 (3)结果:
1)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等趋于相对均衡; 2)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协调发展。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二者的对立与统一
1)二者是同时进行的,但不同阶段有主次之分。一般区域发展初期以集聚为主,成熟期以扩散为主。 2)集聚与扩散是有惯性的,某种过程一旦形成如果不是人为干预会沿固定的方向进行下去。只有出现某个过程的不经济现象,两者的地位才会转化。 (三)空间近邻效应 1.概念: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
在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中,各种经济活动或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同,相互间发生联系的机会和程度也就存在差异。进而,这种差异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组合。 2.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1)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2)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3)带来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24.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答:(一)资源禀赋
1.概念:
( 1 )资源——指有经济价值的环境条件或环境因素(自然和社会) (2)禀赋
禀——承受、生成的、原有的 赋——给予、赋予
资源禀赋——区域内所赋予的资源禀性即资源的数量、质量特征与结构. (二)资源配置力
(1)资源配置力——即对资源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经济结构等。
(2)作用:
经济体制决定了制约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进而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
政府能够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企业和个体的经济行为,调节资源的部门和空间配置状况,从而调控区域经济增长。
企业是企业经济的基本活动单位,对经济增长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区域经济结构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三)区位条件 1.区位——经济活动单位的地理空间位置;这里的区位条件是指区域经济活动的环境条件. 2.影响
(1)区位条件决定了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社会资源的禀赋,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2)区位条件影响到一个区域外部发展机会,从而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增长)及经济结构。
(四)外部环境
1.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从宏观的角度影响到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走势
(1)国家的经济战略、产业政策倾斜,使不同经济结构的区域获得不同的发展机遇,获得不同的区域经济增长势,包括增长的数量、速度、规模、方式等(2)国家的区域政策决定区域经济的增长(资源改善、良好的外部环境、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环境条件) 2.区际经济关系
(1)区域在区际分工协作中的功能及其功能强弱
(2)区域的可介入性(自然、社会、经济、政策、文化) 3.国际经济背景(国际经济环境)
(1)国际经济发展水平(高,管理水平技术、组织水平高,可以为区域发展引进、扶植发展)
(2)国际地域分工,国际经济需求(市场情况) (3)国际经济环境的稳定性、发展趋势
25.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答:(一) 区域增长极理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