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空洞(p108 ):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并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所形成。厚壁空洞的洞壁厚度≥3mm,薄壁空洞的洞壁厚度<3mm。
2.空腔(p108 ): 是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大,肺大泡、含气肺囊肿及肺气囊等都属于空腔。
3.孤立性肺结节(p110 ):.孤立性肺结核是指肺实质内单发且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不伴有明显的肺不张、卫星病灶或局部淋巴结肿大。 4.骨质疏松(p280 ):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两者比例仍正常。
5.骨膜增生(p282): 又称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出现水肿、增厚,并致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强,最终形成骨膜下新生骨。
6.马蹄肾(p226): 两肾上或下极且多为下极相互融合,状如马蹄,称之为马蹄肾。
7.肾自截(p228 ):肾结核灶内可发生钙盐沉积,甚至全部肾脏广泛钙化,称为肾自截。
8.Colles骨折(p287): 又称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骨折远段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9.硬膜外血肿:多由脑膜血管损伤所致,脑膜中动脉常见;血液聚集硬膜外间隙,由于硬膜与颅骨内板附着紧密,故血肿较局限,呈梭形。
10.硬膜下血肿:多由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出血所致,血液聚集于硬膜下腔,沿脑表面广泛分布,血液聚集于硬脑膜于蛛网膜之间,呈新月形。
11.脱髓鞘疾病:是一组以神经组织髓鞘脱失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
12.肺泡性肺水肿:亦称实质性肺水肿,表现为两肺广泛分布的边缘模糊的斑片影,重者聚集在肺门区形成“蝶翼状”阴影,短期内变迅速是肺泡性肺水肿的重要特征。
13.主动脉夹层(AD):是主动脉内膜和部分中层撕裂,血流经破口灌入,使主动脉壁中层分离形成血肿或“双腔”主动脉,即扩张的假腔和受压变形的真腔。 14.肝岛:为未被脂肪浸润的肝实质,表现为片状高密度,多见于胆囊窝和叶裂附近。
15.小肝癌:直径不超过3cm的单发结节,或两个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cm的结节。
16.弥漫性脂肪肝:平扫显示肝密度普遍性减低,比脾脏密度低,肝/脾CT值的比值<0.85,肝密度的减低使得原本低密度的肝内血管不再显示,出现所谓的“血管湮没征”(名解),更严重者肝血管密度相对高于肝密度,出现所谓的“血管反转征”(名解)但肝内血管分布、走行和管径均正常肝内血管分布、走行和管径均正常。 二.填空
1、原发性肺结核哑铃状表现(p121):(1)原发浸润灶(2)淋巴管炎(3)肺门、纵膈淋巴结增大
2、输尿管三处狭窄(p224 ) 与肾盂相连处、通过骨盆缘处、进入膀胱前 3、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影像特点(p122 )三均匀:分布均匀、大小均匀、密度均
匀
4、柱状支气管扩张影像学特点(p117 ) 病变支气管常表现为“轨道征”;当其和CT层面呈垂直走行时表现为有壁的圆形透亮影,与伴行的肺动脉共同形成“印戒征”
5、支气管阻塞,部分/完全阻塞不同影像学表现(p115)
(1)阻塞性肺气肿X线表现:透亮度高,肺体积大,桶状胸,肺纹少,纵膈窄,肺大泡;
(2)阻塞性肺不张:密度增高影,肿块影,胸廓塌陷,纵膈移位,横膈上抬,代偿性肺气肿
三.问答题
1.良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鉴别(p296)
良、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生长速度 生长方式 骨质破坏边缘 骨皮质改变 骨膜反应 肿瘤骨 软组织肿块 远隔器官转移 缓慢 膨胀性 清楚,常有周围硬化带 变薄,膨胀,但多完整 少有 无 少有,边界清楚 无 良性骨肿瘤 迅速 浸润性 不清楚 虫蚀状破坏,缺损、中断 常见,破坏并产生Codman三角 常见,针状、放射状等 常见,边界不清 常见 恶性骨肿瘤 2.骨肉瘤的x线表现(p300):
平片上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肿瘤骨和软组织肿块: (1)骨质破坏:为溶骨性,成骨性或混合性,边界多不清。
(2)骨膜反应:可呈葱皮样,平行状,且可被再破坏而形成Codman三角(也称骨膜三角)
(3)肿瘤骨:为云絮状,针状和斑块状致密影。 (4)软组织肿块:表现为边界不清楚的软组织密度影,其内也可以出现肿瘤骨。 根据骨质破坏和骨质增生的多少,以x线表现为基础,骨肉瘤,大致可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
3.大叶性肺炎的x线表现(p118):
①充血期,可无阳性发现,或仅显示肺纹理增多,肺透明度减低; ②红色和灰色肝样变期,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不同肺叶或肺段受累时病变形态不一, 累及肺段表现为片状或三角形致密影,累及整个肺叶则呈以叶间裂
为界的大片状致密影;实变影中常可见透亮支气管影,即“空气支气管征” ③消散期,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表现为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的斑片状影。 4.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直接间接征象(ppt上) 中中央型肺癌:起源于段及段以上支气管,生长方式有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 X线表现:(1):直接征象:肺门肿块:分叶、毛刺(少)可伴偏心性空洞。 (2):间接征象:阻塞性肺气肿、肺炎、肺不张(反“S”征)。 晚期转移:肺门、纵隔淋巴结,横膈,胸膜,肋骨等
周围型肺癌:起源于段以远支气管(肺泡)粘膜,易在肺内形成肿块。 X线表现:(1):直接征象:肺肿块:分叶、毛刺(短)、胸膜凹陷、空泡征。 (2):间接征象:阻塞性肺气肿、肺炎、肺不张(少)。 晚期转移:肺门、纵隔淋巴结,横膈,胸膜,肋骨,肾上腺等。 总论:
人体组织的CT值:
骨:1000HU 空气:-1000HU 水:0HU 脂肪:(-90)-(-70)HU 软组织:25-50HU
中枢神经系统:
1.基底节区包括:杏仁核、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屏状核 2.生理性钙化:脉络丛,基底节,松果体
3.脑膜瘤好发部位:为失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或小脑幕等处,少数肿瘤位于脑室内。 4.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CT:①平扫,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类圆形,边界清楚,其内常见斑点状钙化;多以广基底与硬脑膜相连;瘤周水肿轻或无,静脉或静脉窦受压时可出现中或重度水肿;颅板受累引起局部骨质增生或破坏;②增强检查,病变大多呈均匀性显著强化。 MRI:①平扫,肿块在T1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②增强T1WI,肿块呈均一明显强化,邻近脑膜增厚并强化称为“脑膜尾征”,具有一定特征;③MRA能明确肿瘤对静脉(窦)的压迫程度及静脉(窦)内有无血栓。 5.星形细胞瘤与脑梗死的鉴别:脑梗死的低密度灶形态与血管供应区一致,皮髓质同时受累,边界清楚,有脑回状强化。
6.垂体瘤:①微腺瘤:直径10mm以下。②大腺瘤:直径〉10mm 7.垂体瘤影像学表现:
CT表现:①垂体微腺瘤:平扫,不易显示;需行冠状面薄层增强检查,表现为强化垂体内的低、等或稍高密度结节;间接征象包括垂体高度≥8mm、垂体上缘隆突、垂体柄偏移和鞍底下陷;②垂体大腺瘤:平扫,表现蝶鞍扩大,鞍内肿块向上突入鞍上池,可侵犯一侧或两侧海绵窦;肿块呈等或略高密度,内常有低密度灶;增强检查,呈均匀、不均匀或环形强化。
MRI表现:①垂体微腺瘤:MRI显示优于CT;平扫可见垂体内小的异常信号灶,增强早期常显示为边界清楚的低信号灶;②垂体大腺瘤: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T2WI上呈等或高信号;增强检查,有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A可显示肿瘤对Willis环形态和血流的影响。 8.听神经瘤的CT表现:
(1)平扫表现为桥小脑角池内等、低或混杂密度肿块,偶见内有钙化或出血,瘤周轻至中度水肿;第四脑室受压移位,伴幕上脑积水;骨窗观察内耳道呈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