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冯 琳
【摘 要】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幼儿在升入小学之后产生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这也就突出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实际的从教经验,谈一谈应该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期刊名称】《读天下(综合)》 【年(卷),期】2024(000)013 【总页数】1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教学方法
顾名思义,幼小衔接主要就是指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衔接,其核心内容就是在学习习惯、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从幼儿教育向小学教育转变,这样做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各种生活习惯。因此,为了能够提升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性,本文也将结合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内容。
一、 做好必要知识储备
教师应该明白的是,在幼儿升入小学之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学习问题,这是幼小衔接时期最明显的一个转变,所以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引导幼儿从学习习惯上进行转变,尤其是要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时,应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因此,教师应熟悉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更好地完成知识过渡。
例如,在幼小衔接的时期,识字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教学内容,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也会采用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活动来提高幼儿的识字水平。首先,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我会从识字的基础开始培养,比如写字时拿笔的姿势、写字时的坐姿等一些基础内容,接着,我逐渐引导他们认识一些简单汉字的结构,而为了使识字教学更加符合幼儿阶段的认知特点,我没有直接让幼儿认识汉字,而是从他们比较熟悉的生活事物中慢慢抽象出汉字。比如,在教学“日”字时,由于这个字是一个象形字,最初的字形就是一个轮廓像太阳的圆形,一点或一横来表示太阳的光,于是,根据这个字的特点,我用图片的形式给孩子展示出这个字的演化过程,第一张图片就是幼儿十分熟悉的太阳,然后将其逐渐变形,慢慢成为了现代的“日”字,而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幼儿就很直观地将“日”字与自己熟悉的太阳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字。可见,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利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知识储备是十分重要的。
二、 强化幼儿心理素质
要想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仅仅培养幼儿的知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该促进幼儿的身心共同发展,其中,心理素质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小衔接工作更加全面。因此,教师应了解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之间的差别,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从感情上、思想上做好准备。
例如,由于幼儿的生活圈较小,所以在和人交往的时候难免会出现胆怯心理,而为了改变这种心理,我会不断鼓励幼儿要勇敢地和别人交朋友,同时,我在教学时也会组织一些合作类的游戏,比如我组织过一次“小小建筑师”的游戏,
我首先将孩子划分成几个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一套相同的积木,让每个小组充分发挥想象来搭建比较有创意的造型,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相互之间要不断地讨论,通过这一过程,也慢慢锻炼了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再如,由于现在很多家庭都存在溺爱现象,所以不少孩子都存在自我心理,为了改变这种心理,我会引导幼儿学会和别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比如在一次班级活动中,我让每个孩子都拿出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书,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本书,然后让孩子把这本书送给其他小朋友,最终,通过这次活动,每个孩子都体会到了分享的乐趣。可见,转变幼儿心理状态可以提高孩子的心理适应能力,这是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三、 转变幼儿行为习惯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相比,无论是课程安排上还是生活节奏上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而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转变,教师应该改变幼儿的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可以逐渐调整幼儿的作息制度,并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此外,幼儿行为习惯的改变,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所以教师应加强家校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更加全面地接受教育。
例如,在作息制度上,我开始适当延长课时的时间,并适当减少了课程中的游戏时间,同时,我还尝试将一些小学生行为规范中的内容慢慢应用于幼儿教育中,从而逐渐提高对幼儿的要求。再如,我还请家长配合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让孩子自己穿衣服、吃饭,每天出门之前自己动手收拾课本,整理书包。最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每个孩子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可见,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转变幼儿行为习惯同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总之,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末期的重要工作。因此,教师应深入了解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