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3-11:00 首次病程录 患者曹爱玲,女,61岁,因“腰痛伴左下肢疼痛三年余,加重三
天”于2016年02月03日上午10:00时由门诊拟“腰痹”收住入院。 病例特点如下:1、患者为老年女性,平素体健。2.本次发病前有长期体力负重劳累史。腰部喜按喜揉,酸痛不适,腰膝酸软无力,转侧不利,俯仰受限,卧床休息后痛减,劳累后加重。舌质淡,苔白,脉沉细。3、查体:℃ P80次/分 R19次/分 BP160/70mmHg,神志清楚,痛苦面容,被动体位,查体合作,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甲状腺未及肿大,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双肺呼吸运动对称,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律齐,各听诊区未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侧肾区无叩击痛,NS(—)。4、专科情况:脊柱腰椎无侧弯,腰部功能活动受限,L4-L5棘间及左旁压痛(+),叩击痛(+),并向左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左400,右700,加强试验左(+),屈颈试验(-),双下肢膝健反射(+),左跟腱腱反射(+),左小腿后侧皮感减退,左足第一足趾跖屈肌力4级。6、辅助检查:腰
椎CT片(2016年02月03日,本院)示:L4-L5椎间盘突出。 中医诊断:腰痹
肝肾亏虚 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腰腿疼痛为主证,故中医诊断为腰痹证;临证伴有腰部喜按喜揉,酸痛不适,腰膝酸软无力,转侧不利,俯仰
受限,卧床休息后痛减,劳累后加重。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结合 舌脉证属肝肾亏虚型;患者老年,长期体力劳累,致肝肾亏虚,无以
濡养经脉筋骨,经脉筋骨失其所养,故产生诸症。 类证鉴别:此证宜与肾着证相鉴别:肾着证是以腰部沉重冷痛为
主症,临证伴有身体沉重,腹部下坠等,故易于鉴别。
西医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依据:1、患者因“腰痛伴左下肢疼痛三年余,加重三天”入院。2、查体:脊柱腰椎无侧弯,腰部功能活动受限,L4-L5棘间及左旁压痛(+),叩击痛(+),并向左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左400,右700,加强试验左(+),屈颈试验(-),双下肢膝健反射(+),左跟腱腱反射(+),左小腿后侧皮感减退,左足第一足趾跖屈肌力4级。3、
辅助检查:腰椎CT片示:L4-L5椎间盘突出。 鉴别诊断:此病宜与腰椎管狭窄症相鉴别:后者亦有腰痛病史,无外伤史,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症状,通常症状重、体征轻,结合CT,
可以鉴别。
诊疗计划:
1、推拿科护理常规;
2、二级护理;
3、卧硬板床休息;
4、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
5、避风寒,慎劳累,畅情志;
6、治宜补养肝肾,舒经通络; 手法推拿:每日二次;针刺治疗:每日二次;电针治疗:每日二
次;灸法:每日二次。 推拿手法:一指禅推法、滚法、按法、揉法、点法、拨法、扳法、
拔伸法、抖法、擦法等手法。 取穴:腰夹脊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居髎、环跳、承扶、
委中、承山、昆仑、阿是穴等。
7、中药汤剂补养肝肾,舒经通络:
方剂右归丸加减:
熟地10g 山药10g 山茱萸10g 枸杞子10g
菟丝子10g 鹿角霜10g 杜仲10g 肉桂4g
当归10g 制附子先煎4g 甘草4g
上方加水煎两次,每次取汁200ml,两汁混合分早晚二服,日一剂。
签名:
2016-02-04-9:00 随许红梅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随许红梅主治医师查房:认真听取病史汇报并详细体检后指出,患者现腰痛伴右下肢疼痛无明显减轻。腰部喜按喜揉,酸痛不适,腰膝酸软无力,转侧不利,俯仰受限,卧床休息后痛减,活动后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脊柱腰椎无侧弯,腰部功能活动受限,L4-L5棘间及左旁压痛(+),叩击痛(+),并向左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左400,右700,加强试验左(+),屈颈试验(-),双下肢膝健反射(+),左跟腱腱反射(+),左小腿后侧皮感减退,左足第一足趾跖屈肌力4级。腰椎CT片示:L4-L5椎间盘突出。故中医诊断:腰痹(肝肾亏虚),西医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症。此证宜与肾着证相鉴别:肾着证是以腰部沉重冷痛为主症,临证伴有身体沉重,腹部下坠等,故易于鉴别。后者宜与腰椎管狭窄症相鉴别:后者亦有腰痛病史,无外伤史,有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症状,通常症状重、体征轻,结合CT片,可以鉴别。现治宜继行:补养肝肾,舒经通络。治疗方案仍予推拿、针刺、电针、灸法等治疗及中药制剂、中药汤剂及西医活血化瘀药物应用,方剂右
归丸加减:
熟地10g 山药10g 山茱萸10g 枸杞子10g
菟丝子10g 鹿角霜10g 杜仲10g 肉桂4g
当归10g 制附子先煎4g 甘草4g
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服(02月04日—02月05日)×2付。
签名:
2016-02-05-9:00
今日查房,患者现腰痛伴左下肢疼痛无明显减轻。转侧仍不利,俯仰仍受限,卧床休息后痛减,活动后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脊柱腰椎无侧弯,腰部功能活动受限,L4-L5棘间及左旁压痛(+),叩击痛(+),并向左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左400,右700,加强试验左(+),屈颈试验(-),双下肢膝健反射(+),左跟腱腱反射(+),左小腿后侧皮感减退,左足第一足趾跖屈肌力4级。患者血常规,小便常规,大便常规化验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现治宜继行:补养肝肾,舒经通络。治疗方案仍予手法推拿、针刺、电针、灸法等治疗及
中药制剂、中药汤剂及西医活血抗炎药物应用,
签名:
2016-02-08-9:00 随蒋平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今日随蒋平主任医师查房:认真听取病史汇报并详细体检后指出,患者现腰痛伴左下肢疼痛较前减轻。转侧仍不利,俯仰仍受限,卧床休息后痛减,活动后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脊柱腰椎无侧弯,腰部功能活动受限,L4-L5棘间及左旁压痛(+),叩击痛(+),并向左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左400,右700,加强试验左(+),屈颈试验(-),双下肢膝健反射(+),左跟腱腱反射(+),左小腿后侧皮感减退,左足第一足趾跖屈肌力4级。腰椎CT片示:L4-L5椎间盘突出。故中医诊断:腰痹(肝肾亏虚),西医诊断:1、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病因患者老年女性,长期体力劳累,致肝肾亏虚,无以濡养经脉筋骨,经脉筋骨失其所养,故产生诸症。现对脊柱病的认识有:冯天有的“脊柱内外平衡学说”,龙层花的“脊柱病因治疗学说”,宣蜇人的“软组织外科学”等理论。治疗上有冯天有“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龙层花“治脊疗法”,宣蜇人“痛点强刺激推拿法”,沈国权“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等。治宜继行:补养肝肾,舒经通络。治疗方案仍予手法推拿、针刺、电针、灸法等治疗及中药制剂、中药汤剂及西
医活血抗炎药物应用。方剂在前方右归丸基础上加牛膝20g如下:
熟地10g 山药10g 山茱萸10g 枸杞子10g
菟丝子10g 鹿角霜10g 杜仲10g 肉桂4g
牛膝20g 当归10g 制附子先煎4g 甘草4g
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分服(02月08日—02月09日)×2付。
签名:
2016-02-11-9:00 今日查房,患者现腰痛伴左下肢疼痛明显改善。转侧仍不利,俯仰仍受限,卧床休息后痛减,活动后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脊柱腰椎无侧弯,腰部功能活动受限,L4-L5棘间及左旁压痛(±),叩击痛(±),并向左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左500,右700,加强试验左(±),屈颈试验(-),双下肢膝健反射(-),左跟腱腱反射(±),左小腿后侧皮感减退,左足第一足趾跖屈肌力4级。现治宜继行:补养肝肾,舒经通络。治疗方案仍予手法推拿、针刺、电针、灸法等治
疗及中药制剂、中药汤剂及西医活血抗炎药物应用, 签名:
2016-02-14-9:00 今日查房,患者现腰痛伴左下肢疼痛基本消失。转侧仍不利,俯仰仍受限,卧床休息后痛减,活动后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脊柱腰椎无侧弯,腰部功能活动受限,L4-L5棘间及左旁压痛(±),叩击痛(±),并向左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左500,右700,加强试验左(±),屈颈试验(-),双下肢膝健反射(-),左跟腱腱反射(±),左小腿后侧皮感减退,左足第一足趾跖屈肌力4级。现治宜继行:补养肝肾,舒经通络。治疗方案仍予手法推拿、针刺、电针、灸法等治
疗及中药制剂、中药汤剂及西医活血抗炎药物应用, 签名:
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病历模板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