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地震工程 单项选择题 1、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采用( )? A、 多遇地震;B、 罕遇地震;C、 基本烈度;D、 震中烈度; 答案:C 2、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场地和地基破坏作用( )? A、 地面破裂; B、滑坡和崩塌;C、场地土液化; D、覆盖层厚度超过20M; 答案:D 3、建筑抗震设防的三水准目标中,第一水准的要求为( )? A、 裂而不倒;B、小震不坏;C、中震可修; D、大震不倒; 答案:B 4、第一阶段设计中地震作用计算时采用如下哪个烈度值?( )? A、 罕遇地震; B、基本烈度、 C、多遇地震、 D、大震; 答案:C 5、结构水平地震作用F = a G,其中系数a 称为( )? A、 地震系数; B、动力系数; C、地震影响系数、 D、承载力系数; 答案:C 6、某地区基本烈度为8度,则相应小震烈度为( )? A、 7度;B、6.45 度;C、6.55度;D、6.5度; 答案:B 7、若某地区基本烈度为7度,则相应大震烈度为( )? A、7.55度 ; B、8度; C、8.45 ; D、9度; 答案:B 8、剪切波具有如下哪种特性( )? A、 只能在水中传播;B、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C、既可在水中传播又可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D、比压缩波速度快; 答案:B 9、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是( )? A、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B、场地土类型和土质相对密度; B、 基本烈度和场地覆盖层厚度;D、场地土类型和基本烈度; 答案:A 10、某工程场地类别为Ⅱ类(近震),则该场地特征周期为( )? A、0.6S; B、0.4S;C、0.3S;D、0.2S; 答案:C 11、场地土覆盖层厚度系指( )? A、地表面至基岩顶面的距离; B、地表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 土层顶面的距离; C、地表面至剪切波速大于400m/s 土层顶面的距离; C、 地表面至剪切波速大于250m/s 土层顶面的距离; 答案:B 12、地基抗震承载力设计值fsE=ξsfs ,当场地土为中硬土时,ξs 的值为( )? A、1.0;B、1.1;C、1.3; D、1.5; 答案:C 13、描述液化程度的参数I le 称为液化指数,当I le =12 时,场地的液化程度为( )? A、 轻微; B、中等;C、严重; D、非常严重; 答案:B 14、某场地土液化指数为18,则相应的液化等级为( )? A、 轻微液化;B、中等液化;C、二类液化;D、严重液化; 答案:D 15、某场地土液化指数为4.5,则相应的液化等级为( )? A、 轻微液化;B、中等液化;C、二类液化、D、严重液化; 答案:A 16、某场地土液化指数为10.2,则相应的液化等级为( )? A、 轻微液化;B、中等液化;C;二类液化;D、严重液化; 答案:B 17、描述场地液化程度的参数I le ,称为( )? A、 液化等级; B、液化强度; C、液化指数; D、液化范围; 答案:C 18、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某30层高层住宅属于哪类建筑( )? A、 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答案:C 19、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某大型医院属于哪类建筑( )? A、 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答案:B 20、国家重点抗震城市的某400米高的电视发射塔属于哪类建筑?(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答案:B 21、某场地土平均剪切波速为265m/s,则可确定为( )场地土? A、坚硬; B、中硬; C、中软; D、软弱; 答案:B 22、某场地土平均剪切波速为120m/s,则可确定为( )场地土? A、坚硬; B、中硬; C、中软; D、软弱; 答案:D 23、某场地土平均剪切波速为200m/s,则可确定场地土类型为( )? A、坚硬; B、中硬; C、中软; D、软弱; 答案:C 模拟题 1、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场地和地基破坏作用( )? A、 地面破裂; B、滑坡和崩塌;C、场地土液化; D、覆盖层厚度超过20M; 答案:D 2、建筑抗震设防的三水准目标中,第一水准的要求为( )? A、 裂而不倒;B、小震不坏;C、中震可修; D、大震不倒; 答案:B 3、地基抗震承载力设计值fsE=ξs fs ,当场地土为中硬土时,ξs 的值为( )? A、1.0;B、1.1;C、1.3; D、1.5; 答案:C 4、某场地土液化指数为18,则相应的液化等级为( )? A、 轻微液化;B、中等液化;C、二类液化;D、严重液化; 答案:D 5、场地类别划分的依据是( )? A、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B、场地土类型和土质相对密度; B、 基本烈度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D、场地土类型和基本烈度; 答案:A 6、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对于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的要求是指: (A)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设防要求不同; (B)基本烈度不同,抗震设防要求不同; (C)50年内地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不同,抗震设防要求不同; (D)建筑场地类别不同,抗震设防要求不同。 答案:C 7、按照我国国家标准,某建筑是否按“设计近震”考虑,是取决于: (A)该建筑所在区与可能遭受地震的震中距的远近; (B)该建筑所在地区与发震断层垂直距离的远近; (C)该建筑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与可能的震源所在地区设防烈度之间的关系; (D)该建筑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与基本烈度之间的关系。 答案:C 8、在某考虑近震的城市修建结构自振周期T为1秒的建筑,建筑场地选在Ⅰ类场地上时,其地震影响系数大约为选在Ⅱ类场地上的: (A)0.30倍; (B)0.65倍; (C)1倍; (D)2倍。 答案:B 9、在城市抗震设防区划(地震小区划)的工作中,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常用到的土工参数,哪种组合是正确的? (A)土的密度、动剪切模量和动体积模量; (B)土的密度、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 (C)横波波速、纵波波速和动剪切模量; (D)横波波速、纵波波速和动体积模量; 答案:B 10、在某两个场地的两个钻孔内的同样深度上进行做标贯试验,用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砂土液化判别。在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场地钻孔标贯处的粘粒含量?c为1%;乙场地钻孔标贯处的粘粒含量?c为3%,则: (A)甲处的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是乙处的3倍; (B)甲处的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是乙处的1.73倍; (C)乙处的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是甲处的1.73倍; (D)甲、乙两处的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相等。 答案:D 11、地震时会产生严重液化的地基,对于丙类建筑,在确定地基处理和基础方案时,下列何项措施是不符合抗震的要求的? (A)对液化土作处理,采用筏板基础、柱下十字交叉基础等刚性和整体性较好的浅埋基础; (B)采用振冲、振动砂桩等方法加固液化土层,使该土层的标准贯入击数实测值大于相应的临界值; (C)增加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底面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 (D)采用桩基础,桩端深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 答案:A 12、在进行液化指数的计算时,下列陈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液化指数取决于地表下15m范围之内的地层特性,上部土层的影响权数较大; (B)液化指数取决于地表下15m范围之内的地层特性,可液化土层的影响权数较大; (C)液化指数取决于基础持力层范围之内的地层特性,上部土层的影响权数较大; (D)液化指数取决于基础持力层范围之内的地层特性,可液化土层的影响权数较大。 答案:A 13、验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时,如果考虑以下4种情况: (Ⅰ)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不允许脱开; (Ⅱ)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之间允许脱开; (Ⅲ)P≤fSE,且Pmax≤1.2 fSE; (Ⅳ)P≤fSE,或Pmax≤1.2 fSE; 上列式中,P—基础底面地震组合的平均压力设计值;Pmax一基础边缘地震组合的最大压力设计值:fSE-调整后地基上抗震承载力设计值。 在下列组合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Ⅰ、Ⅲ; (B)Ⅰ、Ⅳ; (C)Ⅱ、Ⅲ; (D)Ⅱ、Ⅳ。 答案:C 14、某场地,设防烈度为8度,近震,地下水位埋深1米,粘粒含量为3%,地层分布如下:0-2.5米为粉质粘土、2.5-8.6米为粉砂、8.6-15米为粘土。计算场地的液化指数?标贯实验资料见下表: 点深度 实测击数 临界击数 中点深度 土层厚度 权函数 液化指数 号 1 2 3 4 5 6 液化 等级 中等 3 4 5 6 7 8 9 11 15 12 18 14 11 12 13 14 15 16 3.0 4.0 -- 6.0 -- 8.05 1.0 1.0 -- 1.0 -- 1.1 10 10 -- 9 -- 6.95 7.63
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