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心理学 试卷
( 课程代码 0031)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 行分析研
究的方法是 【 】 A .观察法 C .调查法
B D
.测验法 .实验法
【 】
2.学生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这种意识状态属于 A .白日梦状态 C .睡眠状态
B D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
.对数关系 .反比关系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A .常数关系 C .正比关系 4.遗忘的进程是 A .先慢后快 C .倒u型曲线
B D 【】 B D
.先快后慢 . u 型曲线
5.个体把具有共同特征的东西归在一组, 而把不同特征的东西放在不同的组别中 , 然后把这 些组
和不同的名称联系起来的过程称之为 【 】 A .概念形成过程 C .问题解决过程
B D
.判断推理过程 .创造发明过程
】
6.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的一种【 A .综合认知能力
B
.操作能力
C .模仿能力 D .创造能力
7.初生的婴儿能够通过哭、皱眉头等向成人传递各种信息。这体现了情绪、情感的哪种功
能 ? 【 】 A .动机功能 C .健康功能
B D
.调控功能 .信号功能
8.有些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甚至没 弄清问题
的要求,就匆忙对问题进行解答,这类学生的认知方式属于【 】
A .冲动型 B .沉思型
C .系列型 D 同时型
【 】
9.随着人际交往的加深,以下哪种因素不会 ..减弱 ? A .社会地位 B .个人内在品质 C .接近性 D .外表特征
10.丈夫在外受了气到家对妻子发火; 妻子转身骂儿子学习不专心; 儿子抬腿对小猫就是 脚。这
一家人用的是哪种心理防卫机制 ? 【 】 A .补偿 C .退行
B D
【 】
.转移 .投射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社会自我阶段 B .青少年时期的情绪特点是强烈、狂暴
C .青少年时期对友谊的重视程度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突出的 D .青少年与父母能和睦相处,更加能够理解父母
12.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状态是 A .注意 B .认识过程
【 】
C .意志过程 D .思维
13.储存容量为 7
A .感觉记忆
2 个组块的记忆是
B D
.瞬时记忆 .长时记忆
C .短时记忆
14.在感觉、知觉和表象的水平上,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
称之为 【 】
A .概括 B C .高级概括 D
.初级概括 .比较
15.认为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取成分的心理学家是【
A .提出三元理论的斯腾伯格 C .提出智力多因素论的瑟斯顿
B .提出PASS模型的达斯 D .提出多元智力理论的加德纳
在认识到
这种学习
16.
学习的意义及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基础上而产生的自觉主动的学习,
动机是 【 】 A .外在动机 C .生理性动机 D
B
.内在动机 .交往动机
17.
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 ?
A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B .青年性格问卷 C .主题统觉测验 D
下列哪种测验是以弗洛伊【 】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18. 交警在场,走人行横道;交警不在场,就斜穿马路。这种人对交通规则的态度处于哪一
种状态 ?
【 】 B
.顺从 .社会助长
?【 】
A .从众
C .服从
D
19.临考前王先生担心考不好而决定放弃自考,这种行为是受以下哪种心理的影响 A .广泛性焦虑障碍 B .考试焦虑 C .社会恐惧症 D .挫折感
20.在儿童口语获得的过程中,出现双词话语是在下列哪个阶段 A . 9?12个月 C . 2?3岁
B D
. 1.5?2岁 . 3?4岁
? 【 】
二、名词解释题 (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 21 .催眠
22.首因效应
23.匮乏动机
24.焦虑 ( 焦虑障碍 )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 6小题,每小题 5分。共 30分) 25.什么是临床心理学 ?它与咨询心理学有什么区别 ?
26.依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可将学习分为哪几种类型
27.想象及其特征。
28.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29.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30.中年危机的主要原因及表现。
四、论述 (本大题共 3小题,第 31、32 小题任选 l 题,2题均答者。以前 1小题计分, 第33 小题必答, 10 分。共 18 分 ) 31.如何理解智力的各种差异 ?(8 分 )
32.解读通过人际关系测量后获得的人际关系图,说明 X、Y Z、O在群体中的位置。
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