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绘本教学活动注意事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议如何进行绘本集体教学活动设计

一、绘本和绘本教学设计的定义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

绘本教学:是教师利用绘本材料,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而绘本教学设计则是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求,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形成教学方案,并对方案实施后的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规划过程和操作程序,其目的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在此,我以开展的具体绘本为例,根据教学设计的构成和相关理论,对形成一个好的绘本教学设计需要完成的内容进行探讨。 二、绘本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1、挖掘绘本的价值,制定多元目标。

教学目标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目标设置是否合理是教学活动能否成功开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绘本教学的目标更要紧抓绘本的隐线,多元化开展。我们可以尝试从这几个方面去挖掘绘本的内在价值。

(1)研读绘本,分析绘本的内容倾向,抓重点制定目标。 (2)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点和疑问制定下一次活动的目标。 (3)尝试利用绘本创设情境,制定多种活动目标。

以《猜猜我有多爱你》为例,这是一本讲述“爱”的绘本,作者通过大兔子和小兔子之间充满趣味的对话,加之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将“爱”这的主题诠释得完美无瑕。因此,我会很直观地把爱是要大胆地说出来,学习大胆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作为教学目标,进行一个以情感为主的社会活动。但除了这个目标之外,我还利用它开展更多的有意义的活动。经过认真地研读绘本,我发现了绘本蕴含更多的教学点,归纳总结如下: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所体现的浓浓的爱。 (2)用各种方式表现“爱”。

(3)知道爱是要大胆地说出来的,学习大胆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情感。 (4)尝试使用短句“××有多×,我就有多爱你” (5)能大胆地参与讨论并表述自己的观点。

(6)根据“爱”的主题展开“我和妈妈谁的爱多”的辩论赛。 (7)学习比较并理解事物的长短、高矮、远近的关系。

当然这样的教学目标是笼统的,哪两个目标可以放到同一个活动中?目标怎样细化,具有可操作性?教师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梳理与整合。

2、绘本教学设计的策略。

幼儿园绘本教学就一般的知识、技能性教学而言,应该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所以绘本教学设计策略不该是固定的,程式化的,而应该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设计出具有特色、符合教师自身特征及实际教学背景的教学策略。关于幼儿园绘本教学策略,可以细化到很多方面,我想说说教学形式和有关教学中如何提问的问题。

(1)绘本教学形式策略。

教学形式有很多种,要根据故事内容而定。如有些绘本适合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演出来。如《熊叔叔的生日派对》可创设派对的欢乐景象,让孩子在绘本情景中自由讲述,让孩子们的想象力、表达力得到发展。《搬过来搬过去》幼儿在亲自搬运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在讲《小兰和小黄》时,我们通过一边做实验一边来讲,这种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2)绘本教学提问策略。

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问题提的好好象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幼儿思维的浪花。那么如何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提问中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呢?

A、猜想式提问,让幼儿想说。

优秀的绘本作品都配合漂亮的图画,教师可以借机请幼儿猜想故事中重要的物品等,幼儿的思维会马上被调动起来,会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寻求最佳答案,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充分提高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以《兔子的家》为例,“猜猜这是谁的家啊?”这个活动中的

第一个提问就让孩子在细致地观察发现中培养阅读观察的能力。第二环节是用看图猜谜的活动形式层层引入根据故事中的标志联想故事的情节。例如眼泪的那段也可以是雨滴、水滴、油滴以引发孩子的讨论。在整个欣赏的过程中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后面的一段留一个疑问“兔子先生掉到洞里后会碰到什么呢”引发孩子联想,将文学作品回归到孩子的生活中,引导孩子交流讨论身边周围的图象与符号,让活动有持续发展的价值。

B、开放式提问,让幼儿敢说 。

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在绘本阅读中教学的提问要把握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为中介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例如在进行绘本《花园里有什么》的教学过程中在幼儿观察理解画面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提问“其实春天里有些东西是看不到的。“那小男孩可能怎样找到春天呢?”问题抛下后有的孩子马上就说道“我猜他会用放大镜去找春天的秘密。”有的说“他还可以用手去摸花园里的花”“他还会听到下雨的声音······ ”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很活跃很积极。

C、递进式提问,让幼儿喜欢说。

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要重培养幼儿思维逻辑性增强思维活动的密度和深度并形成完整的语言。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由浅入深的提问不仅开阔幼儿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例如在我组织阅读绘本《我爸爸》时,一位小朋友说“我喜欢妈妈不喜欢爸爸”,其他的小朋友听了也附和道:“我也不喜欢爸爸。”看来孩子们没有感受到爸爸对自己的爱,所以爱爸爸的情感也自然是比较缺乏。因此,如何让孩子感受爸爸的爱激发孩子爱爸爸的情感成了我这个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于是在设计活动的时候我注重问题的设计,如在故事的最后有一张爸爸和宝宝拥抱的画面,为了让幼儿理解画面同时思考发现宝贝和爸爸之间的情感,我问孩子们“爸爸和宝贝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拥抱?”孩子们说:“宝宝喜欢爸爸,爸爸喜欢宝宝,所以要拥抱。”我接着问:“你和爸爸这样拥抱过吗?拥抱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也拥抱过。”“拥抱的时候很温暖”。“拥抱的时候很开心”“拥抱的时候很幸福。”这里可以让孩子们从绘本走向自己回顾和体会自己和爸爸的情感。我进一步问“你看他们脸贴着脸正在说悄悄话呢!宝贝会对爸爸说什么?

爸爸又会对宝贝说什么呢?”孩子说:“宝贝说爸爸我喜欢你,爸爸说我也喜欢你。”“他们在说我爱你。”这时孩子们是结合了绘本又联系自己的经验进行思考后的回答。这种以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不但帮助幼儿理解画面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教师提问后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表情“反馈”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总结评价时则应注意肯定或否定性评价用语的恰当运用否定时不应全盘否定要注意给幼儿以鼓励肯定和表扬时则要注意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调动幼儿往下学习的愿望。

3、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主要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情境、活动线索、孩子可能提出的问题,要附一些设计说明。关于绘本教学的思路,我就自己的理解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1)活动导入。

教学设计中,一个恰到好处的导入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成败。我认为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导入应该是有趣而引人入胜的,这样,孩子们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兴趣盎然地走进来。我比较常用的有下面几种方法:情境导入法,也就是说用PPT 或其他教具创设一个相应的坏境。谈话导入法,也就是以一个故事开头导入活动。实物导入法,就是以物品导入。图片导入法,展示直观的图片。游戏导入法,开头以一个小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猜谜导入法,以猜谜语的形式展开整个活动。音乐导入法,以歌曲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当然,还要根据绘本的内容和孩子的年龄而定。以《报纸上的洞》为例,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以猜猜躲在报纸后面的老师和两个小客人“苹果猪”和“丑小兔”,将幼儿引导活动中,非常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体验“请客人出来”、“打招呼”的乐趣。

(2)品读绘本,了解绘本主要内容。现在幼儿园的班容量大,涉及的课程有比较多,因此,集体教学是幼儿园的主要教学模式。绘本作为一种新型的故事读本,首先体现在语言教学上的作用,它肯定是发展幼儿语言很好的素材,所以它可以设计成为教师引导下的阅读活动。

A、找准点是展开绘本阅读的关键

绘本可以用简单的画面、简单的文字表达深刻的内涵,可以把很多人生哲理通过有趣的绘画、简练的文字传达给读者。但幼儿孩子不识字,很多画面不能一眼看穿。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它的情节重复出现,而它的主题“爱”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很难把它和画面联系起来的。所以要在一个活动中完成理解故事、看懂绘本内容,教师必须给予孩子一个理解绘本内容的点。活动开始,我和孩子展开比赛:“什么东西最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孩子们想到了很多动作:将手举高,或站立,或站到椅子上;第二步出示绘本,认识封面上的题目《猜猜我有多爱你》,问:这会是谁说的话?为什么?孩子们答:小兔和妈妈都会说这样的话,因为他们想让妈妈(或孩子)猜一猜爱有多少?第三步老师告诉孩子:两只兔子在展开一场比赛,他们会展开一个什么比赛?因为刚认识了题目,孩子答: “他们在进行一场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比赛”。

B、画面的取舍是教学有效完成的保证

画面一般来说都有几十页或十几页,要在一个教学活动时间内完成对所有图片的讲述,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不可能而为之,结果造成活动时间的延长,因为画面内容的重复性,造成提问的雷同,重点不突出,环节走过场,幼儿讲述的兴趣减弱,教学有效性降低,因此画面的取舍很关键。一般绘本的故事情节都有重复性,教师要选择几组具有典型性的画面,通过对这几组画面的讲述,引导他们进行经验的迁移,从而掌握对整个绘本的讲述与理解。在课堂中要完成的是教给孩子理解画面的思路,而不是对所有画面的讲述,对于舍弃的画面可以留到课后,或者最后一个师生共同讲述的环节再进行。

C、与绘本的亲密接触是绘本阅读教学的根本

现在随着多媒体在幼儿园的普及,绘本教学中,很多教师喜欢舍弃书,运用多媒体课件,一方面多媒体课件能使早期阅读教学和视听材料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操作也简单方便。而绘本书由于规格的限制,教师进行集体教学时很难展示给所有的孩子。但阅读是一种人与书的紧密联系,书在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萌发阅读兴趣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那如何解决这样的矛盾呢?我们尝试课件与书的结合,在集体阅读的时候运用课件,最后安排自主阅读的环节,使课件与书完美的融合。

(3)活动延伸。绘本的结尾,往往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它常常会呈现

绘本教学活动注意事项

浅议如何进行绘本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一、绘本和绘本教学设计的定义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df7l3hxq872h8v7sa970wk4t3v4f000u5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