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计划
本单元主要包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积累平面图形的学习经教 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归纳、类比等能力,发材 展空间观念,又可以为今后继续学习和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简 单元教学的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内角和析 等于180度,了解三角形的分类方法,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难点是能正确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1.使学生联系生活实例,认识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教 认识它们的高,并能画高。 学 求 2.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内角和是1803.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特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要 度,会根据角和边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观察、操作、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 认识三角形 课 时 安 排
整理和练习 1 6.8 认识平行四边形 认识梯形 1 1 6.6 6.7 课时数 9 起止日期 5.20-6.3 备注 备课摘要(七)
讨论内容:第三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主备人:王远坤
一、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实例,认识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能正确地测量或画出三角形的高,以及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2.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要达成这样的目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构建和发现图形的特征。 2.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体验探索掌握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三、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对几个图形的特征可能会混淆不清。 2.找不准对应的底和高。 3.对三角形的分类会混乱。
四、针对以上情况,在教学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给学生营造安静的计算环境,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 2.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体会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练习中加强指导,特别是生生之间的督促、交流等。 五、教学中我们的点滴见解: 魏峰:三角形的认识。
学生已经有了三角形的一些感性认识,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找三角
形、画三角形,并说说三角形的特点。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索时间,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明确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角。
赵俊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出示几根不同长度的小棒后,要求学生每次从中任意选3根围三角形,针对学生不同的操作结果,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从围成的三根小棒中任意选出两根,把它们的长度和第三根比较,结果怎样?结合演示和交流,使学生初步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徐敏慧:三角形的分类。
先出示6个三角形,引导学生小组合作量一量,比一比,说说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并讨论可以怎样根据角的特点把这些三角形分类。交流时,要重点让学生说清楚是按什么标准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分的结果怎样,并通过讲评和比较,形成一致的认识。。
于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引导学生找平行四边形、画平行四边形,在让学生初步说说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再通过交流,对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进行抽象和概括。在此基础上揭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最后,通过在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任意取一点,量出这一点到它对边的距离,揭示底和高的概念。
姜秋菊:梯形的认识。
先指导学生观察几幅图,说说每幅图中画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再抽象出梯形,再让学生画梯形,并说说是怎样画的,画时要注意什么。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并在交流的基础上,揭示梯形的概念,介绍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王远坤:
复习时,要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本单元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进一步明确本单元所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系统。
魏峰:
“探索与实践”的活动,要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到图形转换的方法,并结合交流和展示,帮助学生感受图形转换的方法,体会转换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
徐敏慧:对于练习处理,既要注意针对性,又要强调普遍性。比如:90页练一练的第1题,可以先让学生直接看图判断,并说说判断的依据,而做操作题时,要鼓励学生画出不同的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对不同的画法进行比较。
第 1 课时 5月 20日 NO:49
教学内容:
认识三角形 课本76页例1、例2 ,试一试和练一练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例题1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认识过三角形,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在图上找出三角形吗?
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交流:你找到的是哪个三角形?把你找到的和大家交流。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 师生交流后说一说。 2.导入新课。
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1.画三角形。
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三角形,能想办法画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用三角板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 2.观察三角形的特点。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观察画出的三角形,想一想: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以下特点: ①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②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③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3.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教师指出: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分别指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在三角形上标出“顶点”“角”“边”。 追问: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4.完成教材第75页“试一试”。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理解。
(2)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画后,教师展示学生的画法。 (3)观察比较。
提问:观察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1.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例题2人字梁图。
学生独立观察图。师提问: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 学生动手在教材上的人字梁图上量一量。 2.组织交流。
提问: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结合投影图说一说。
明确:人字梁的高度是上面的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量的线段与人字梁的底边互相垂直;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2厘米。
3.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
教师结合图进行介绍: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强调:高要用虚线表示,并标上垂直符号。
在黑板上先画一个三角形,教师边示范边说: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
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条)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