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意义及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意义及特点 1.意义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一位获诺贝尔金奖的白发苍苍的学者说:他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这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他说:在幼儿园,学会把自已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午饭后要休息,要注意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这位获得学界最高荣誉的老人用了这些具体的描述说明了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习惯及良好品德在幼儿期形成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性。

放远目光看常规教育,它使人受益一生。放短目光看常规教育,它是幼儿园教育顺利展开的重要保证。常规习惯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合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水平,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因为现在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那么常规教育是必要的。

有的老师认为,常规培养主要是集体教学活动常规、集体游戏常规,其他环节常规并不重要,其实不然,重视各个环节的常规培养,就能使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显得井然有序。 举个例子,请你分别到两个食堂去买菜,一个食堂是井然有序地排队,这时的你也会自觉地去排队,而且心态平和,吃完饭后还会感到心情愉快;相反,另一个食堂,一片吵闹混乱,这时你的情绪也会变得烦躁起来。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在无形中调节着人的言行。教师在幼儿在园的一日中就要为孩子创设有利于他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环境,让孩子情绪平稳、思维有条理、行为有序、,让孩子始终保持有序的活动状态。有了这样的理解就有利于老师用准确科学的教育观点面对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我园非常重视常规教育,并把常规教育当成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部份。

很多老师认为小班和托班是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如果错过了刚入园时抓常规的最佳时机,到了中班和大班后幼儿自主性萌发后就难管教

了。于是,对这些刚入园的幼儿,教师通常会化很多的精力刻意地实行常规训练,当然,这样的想法并非毫无道理,小年龄的幼儿确实抑制性水平相对较弱,对规则的理解和接受水平也比较差,大年龄的幼儿抑制性水平强,对规则的理解和内化水平也高,能接受相对严格的常规教育。正是基于孩子之间存有的这些客观因素,我认为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我们更需要改变以往过多的统一管理模式,持续调整不同年龄幼儿的常规教育重点,如对于低年龄的小班和托班幼儿,常规教育的重点应立足于协助幼儿完成家庭和幼儿园生活的过渡;对于中班的幼儿,常规教育的重点也应从适合幼儿园生活转变为让幼儿学会与其他幼儿和谐共处;对于大班的幼儿,面临着从幼儿园生活到小学的过渡,常规教育的重心要放在培养幼儿认知活动的自控水平上,协助幼儿理解和内化规则。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监督和控制应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处理好牵手和放手的关系。

2.幼儿个年龄段常规教育特点

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教师应站在尊重幼儿,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调动一切有利因素, 认真分析幼儿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选择与之相适合的教育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 小班的幼儿,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爱模仿。所以,教师要紧

紧抓住幼儿爱模仿这个心理特征,使用“榜样示范法”,特别是教师的榜样,可使常规教育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了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敝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学生学习好榜样,鼓励效仿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幼儿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没有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榜样示范法有如此大的作用和意义,幼儿教师应自觉地使用好这个教育手段。

三岁的幼儿,一般来说刚刚从家庭走向幼儿园,教师成了孩子朝夕相处的同伴,在孩子心目中,教师既像妈妈又是老师,享有一定的权威,是孩子崇拜的偶像。大凡很多家长都有这种体会:老师说的,老师做的,在孩子们心中都是对的。所以,老师要严于律已,提升自身素质,使自

已的言谈举止、行动坐卧都让幼儿耳濡目染,使之潜移默化受到良好教育,让幼儿在模仿中自觉和不自觉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

? 中班的幼儿,初步能根据自已的具体生活经验来理解成人的语

言。所以,

教师要对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每一环节实行具体的指导,使之变为幼儿自身的具体经验。孩子年龄小,如何叠被子,如何穿衣服,如何保管自已的用品用具,如何搬椅子才安全等等,都应教师手把手地教。否则,幼儿起床之后被褥乱堆一团,衣服穿得前后颠倒。

教师的具体指导要从晨间入园的每一细小环节入手,让幼儿掌握准确的方法,例如,餐前餐后的卫生。教师就应告诉幼儿餐前要洗手,餐后要擦嘴、漱口,餐后不能跑等规则;再如让幼儿掌握准确的盥洗方法,就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教师通过持续的讲解、示范,使幼儿掌握开多大的水才不会弄湿衣服,洗手时要认真搓手心、手背、手指缝,洗净后将手上的水轻轻地甩掉并用自已的毛巾擦干净等具体规范动作。常说幼儿园老师眼不能停,嘴不停、脚不停,就是要不停的观察幼儿出席的问题,即时提醒幼儿。

? 大班的幼儿开始能控制自已,做事显得比较有主见,对人、对

已、对事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以,常规教育应以自我教育为主要教育手段,变以往的他律为自律行为,通过幼儿自我约束,自我评价来提升自已,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任何有效的教育过程,都应是在孩子自觉的、积极地参加中实行。自我教育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常规标准,教师要把这个标准告诉幼儿,使其在独立思考时有个独立思考的依据。其次,教师要充分激发和调动幼儿参加自我教育。让幼儿通过实践、体验去理解、评价自己的行为。如:在班级展开“幼儿常规自评活动,”利用墙面设计“幼儿常规自评栏”,栏中包含幼儿自评的项目和全班幼儿的姓名或相片,项目一栏最好用形象标记和文字并存来体现。如:进餐一项可画上碗筷,写上“进餐”;自理一项画一双小手并写上“自理”;轻放椅子画上一把椅子,

《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意义及特

一、《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意义及特点1.意义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一位获诺贝尔金奖的白发苍苍的学者说:他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这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他说:在幼儿园,学会把自已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午饭后要休息,要注意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dc2m2bwny3xy6q955p40ne2d1fovz0148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