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不相符的是________。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 OH 一,能与酸反应;则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 OH 一,也能与酸反应
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则 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3)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纪录的种子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 场所 温度 棉花干湿状态 数日后的种子发芽情况
①根据实验可得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
②把萌发的豌豆种子种植后,会长成一棵新的豌豆植株,即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生物这种性状特征的遗传是由细胞内的____控制。
39.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
甲 日光下 23℃ 潮湿 乙 丙 丁 黑暗中 23℃ 干燥 日光下. 黑暗中 23℃ 干燥 23℃ 潮湿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1)小刚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________凸透镜(选填“A”或“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2)小刚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像。 40.如图为小科制作的两个实验装置。
试卷第21页,总27页
图甲为“光路演示仪”,A、B、C为相同的中央有小孔的纸板,D是光屏,E为底座。实验时,打开激光笔,调整纸板A、B、C的位置,光屏D上出现了亮斑,发现此时三块纸板上的小孔在一直线上,则可推知光在均匀空气中是沿__________传播的。接着在激光笔与光屏之间大范围喷烟,能观察到激光笔发出光的传播路线,原因是烟将激光笔发出的光__________到观察者眼中。
4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使蜡烛的像出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在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要使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
(3)如图乙所示,将蜡烛放在P点的位置,若切除凸透镜中间的阴影部分,再将剩余部分靠拢合在一起,蜡烛能成______________个像。
(4)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________。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一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一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都向下移动一些 D.以上方法都可以
42.学校机器人兴趣小组进行“精准吊装”实验,n块长短不一的长方体木块均平放在水平试验平台上,机器人将木块按长度从小到大依次吊装并对称叠放,如图所示。已知木103kg/m3,a2、a3…an,块的密度相同,高度均为h=0.2m,密度均为ρ=0.5×长度分别为a1、且长度比为a1∶a2∶a3∶…∶an=1∶2∶3∶…∶n,g取10N/kg。
试卷第22页,总27页
(1)求吊装前长度为a1的木块对试验平台的压强____________。
104Pa,平台上最多能叠放几块木_______(2)若该平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pm=1.5×块?
4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这说明了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
44.“业余侦探”小萍同学发现两个并列的“可疑”脚印,为了估测嫌疑人的体重,小萍用石膏在雪地上倒灌出一个与脚印同样深的正方体模子, 称量模子的质量为 2000kg,ρ 石膏=2.0×10 3kg/m3;小萍又在方格纸上描下一只鞋底接触地面部分的轮廓如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 5cm,(测量时,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根据以上数据,试求:(g 取 10N/kg)
2
(1)嫌疑人单只鞋底的底面积是_________m2;
(2)此嫌疑人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________Pa; (3)此嫌疑人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
试卷第23页,总27页
45.我区某校的同学为探究种子的结构和萌发,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实验中,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加入20粒完整的有活力的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你认为:
(1)以上装置中能萌发的是__;丁装置中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__.
(2)若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必需的外界条件,需选择装置__和__;从实验装置和实验条件的控制分析,若只选择乙和丙两个装置,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验二:观察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在实验中,他们画下了菜豆种子及其萌发后的幼苗结构示意图.
(1)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左图中的[]__;
(2)如图中的[7]是由左图中的[__]发育而成;菜豆种子萌发时,营养物质由[__]提供. (3)菜豆开花后,经传粉和受精作用,受精卵将发育成菜豆种子中的结构[]__. (4)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
A.观察之前先把种子浸软 B.用解剖刀把种皮削掉,以便观察内部结构 C.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结构 D.结构4处滴加碘酒,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 46.小晨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
(1)实验时小晨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 A 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4页,总27页
A. 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实验中小晨要多次改变蜡烛A 的位置,她这么做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中,如果实验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 A 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 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cm; (4)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则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 47.通过对比我们可以获知一些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木块之前的状态如图(a),当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木块的状态如图(b)把木块换成盛有水的烧杯,重复上述过程。烧杯中的水的状态如图(c)、(d)
(1)由图(a)、(c)可知:此时小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
(2)由图(b)、(d)中的木块和烧杯中的水可知,此时小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 48.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在实验中换用棉布和毛巾是通过改变_____来改变阻力大小的。
(2)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现象是: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滑行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_____。 (4)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可得出: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做_____。 (5)伽利略通过下图所示的实验和推理也得出类似结论,请写出图中各实验和推理的合理顺序:_____。(用字母表示)
49.如图1所示,用一只矿泉水瓶和一块海绵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试卷第25页,总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