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扬州备战高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真题汇编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数学《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一、选择题

x2y21.“方程??1的曲线是椭圆”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7?mm?5A.“m?6” C.“5?m?7”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椭圆的定义可列出m满足的不等式组,从而求出m的取值范围,再结合选项选出必要不充分条件. 【详解】

B.“6?m?7”

D.“5?m?7”且“m?6”

x2y2因为方程??1的曲线是椭圆,

7?mm?5?7?m?0?则由椭圆的定义可知:?m?5?0,解得:5?m?7且m?6,

?7?m?m?5?x2y2所以“方程??1的曲线是椭圆”的充要条件为“5?m?7且m?6”,

7?mm?5Q“5?m?7”推不出“5?m?7且m?6”,反之可推出,

x2y2所以“5?m?7”是方程“??1的曲线是椭圆”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7?mm?5x2y2所以“方程??1的曲线是椭圆”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5?m?7”.

7?mm?5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必要不充分条件的判断,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求解时注意利用集合的关系进行解题.

8?x?3???A?x?0B?xx?N,?N?,则AIB=( ) 2.已知集合??,?x?1?x?7???A.?0,1,3?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和集合的表示方法,求解A,B,再结合集合的交集运算,即可求解.

B.??3,?2,1,3?

C.?0,1,3,7?

D.??3,?2,0,1,3?

【详解】

由题意,集合A??x8?x?3????0????3,7?,B??xx?N,?N???0,1,3,7?,

x?1?x?7???所以AIB??0,1,3?.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交集的概念及运算,其中解答中正确求解集合A,B,结合集合的交集运算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

3.已知命题p:若x?y且y?z,则log1?x?y??log1?y?z?,则命题p的逆否命题

22及其真假分别为( )

A.若log1?x?y??log1?y?z?,则x?y且y?z,真

22B.若log1?x?y??log1?y?z?,则x?y或y?z,真

22C.若log1?x?y??log1?y?z?,则x?y且y?z,假

22D.若log1?x?y??log1?y?z?,则x?y或y?z,假

22【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根据逆否命题的概念写出命题p的逆否命题,再举反例说明其真假. 【详解】

命题p的逆否命题为“若log1?x?y??log1?y?z?,则x?y或y?z”;

22由于原命题为假(如x?4,y?3,z?1),故其逆否命题也为假,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命题的逆否命题及其真假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属于基础题.

4.已知集合A.【解析】 【分析】 由题意,集合

,再根据集合的运算,即可求解.

B.

C.

【答案】C

,则

D.

( )

【详解】 由题意,集合

所以【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数函数的性质,以及不等式求解和集合的运算问题,其中解答中正确求解集合础题.

,再根据集合的运算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

,故选C.

5.在?ABC中,“tanBtanC?1”是“?ABC为钝角三角形”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从两个方向去判断,先看tanAtanB?1能推出三角形的形状是锐角三角形,而非钝角三角形,从而得到充分性不成立,再看当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时,也推不出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tanAtanB?1成立,从而必要性也不满足,从而选出正确的结果. 详解:由题意可得,在?ABC中,因为tanAtanB?1,

sinAsinB?1,因为0?A??,0?B??, 所以

cosAcosB所以sinAsinB?0,cosAcosB?0,

结合三角形内角的条件,故A,B同为锐角,因为sinAsinB?cosAcosB, 所以cosAcosB?sinAsinB?0,即cos(A?B)?0,所以因此0?C??2?A?B??,

?2,所以?ABC是锐角三角形,不是钝角三角形,

所以充分性不满足,

反之,若?ABC是钝角三角形,也推不出“tanBtanC?1,故必要性不成立, 所以为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选D.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不等式的等价转化,余弦的和角公式,诱导公式等,需要明确对应此类问题的解题步骤,以及三角形形状对应的特征.

6.已知实数a?0,b?0,则“a?b?1”是“ea?2b?eb?2a”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

B.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构造函数f(x)?ex?2x(x?0),利用函数f(x)的单调性和充分与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

ea?2b?eb?2a?ea?2a?eb?2b,

令f(x)?ex?2x(x?0),则f?(x)?ex?2, 令f?(x)?0,解得x?ln2,

?x?为R上的增函数,

''所以当x??0,ln2?时,f?x??0;当x??ln2,???时,f?x??0,

因为f'故f(x)在(0,ln2)上单调递减,在(ln2,??)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a?b?1时,f(a)?f(b),即ea?2a?eb?2b, 即“a?b?1”是“ea?2b?eb?2a”的充分条件;

但当0?a?b?ln2时,有f(a)?f(b),即ea?2a?eb?2b, 所以当ea?2b?eb?2a时,可得a?b?1或0?a?b?ln2, 故“a?b?1”是“ea?2b?eb?2a”的不必要条件.

综上可知“a?b?1”是“ea?2b?eb?2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

x本题考查充分与必要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构造函数f(x)?e?2x(x?0),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进行判断;属于中档题.

7.“a?0”是“函数y?ex?a为偶函数”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条件 【答案】C 【解析】

x?a|x|解析:若a?0,则y?e是偶函数,“a?0”是“函数y?e为偶函数”的充分条件;若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函数y?ex?a为偶函数,则对称轴为x?0,即x?a?0,则“a?0”是“函数y?ex?a为

偶函数”的必要条件,应选答案C.

8.已知x,y?R,则“x?y”是“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 【分析】

x?1”的( ) y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x?y,不能得到

【详解】 因为x,y?R,

xx?1, ?1成立也不能推出x?y,即可得到答案. yy当x?y时,不妨取x??1,y??故x?y时,

1x,?2?1, 2yx?1不成立, y当

x?1时,不妨取x?2,y??1,则x?y不成立, yx?1”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y综上可知,“x?y”是“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属于容易题.

9.已知点P不在直线l、m上,则“过点P可以作无数个平面,使得直线l、m都与这些平面平行”是“直线l、m互相平行”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B.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Q点P不在直线l、m上,

?若直线l、m互相平行,则过点P可以作无数个平面,使得直线l、m都与这些平面平

行,即必要性成立,

若过点P可以作无数个平面,使得直线l、m都与这些平面平行,则直线l、m互相平行成立,反证法证明如下:

若直线l、m互相不平行,则l,m异面或相交,则过点P只能作一个平面同时和两条直线平行,则与条件矛盾,即充分性成立

则“过点P可以作无数个平面,使得直线l、m都与这些平面平行”是“直线l、m互相平行”的充要条件,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结合空间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0damx9zfst5uqa87qzsz8c83h0epg60164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