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规陪針灸跟师心得体会
范伏元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总结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 一种以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 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以炎性腰背痛、肌腱端炎和不 对称外周大关节炎为临床特点,主要累及骶髂关节 和脊柱,最终发展为纤维性和骨性强直。我国的患 病率约为 0.3%,男女患病比例为 2~3∶1,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根治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强直性脊柱炎在中医属“痹证”范畴,古人又称之为“历节”、“龟背风”、“竹节风”、“骨痹”、“肾痹”、 “腰尻痛”、“腰痛”等,近年名中医焦树德教授提出 了“大偻”之名,使本病的中医病名逐渐趋于统一, 使中医临床研究得以广泛开展、深入。
范伏元教授从事风湿病临床诊治30余载,精于医理,专于实践,治学严谨, 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颇有心得,我有幸跟师学习2年余,聆听教诲,受益匪浅,现将范伏元主任医师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及治疗披陈如下,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中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曰: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腰痛不可以转 摇”; “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即详细 描述了强直性脊柱炎是以腰骶部僵硬、疼痛、脊柱 活动受限、驼背为主要临床特点。《素问》又云: “骨 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腰者肾之府,转摇
不能,肾将惫矣。”说明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肾 虚则腰痛,肾旺则骨健脊强。《难经·二十九难》云督 脉“循背而行于身后,为阳脉之总督,督之为病,脊 强而厥??贯脊属肾”。督脉为“阳脉之海”,循背而 行于身后,与脊柱关系密切,督脉亏虚,则腰骶、脊 柱易受邪为病,由此可见,肾及督脉亏虚是强直性 脊柱炎发病的内因。《素问》指出: “所谓痹者,各以 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阳气者,开阖不得, 寒气从之,乃生大偻。”说明风寒湿热等外邪为强直 性脊柱炎发病的外因。 综上所述,范老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为本虚标实 证,正如《医宗必读》云: “有寒、有湿、有风热、有挫闪、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 肾督亏虚、气血不足之人,或因饮食不节、冒雨涉 水、久坐湿地、起居失调,而致督脉受邪,肝肾受累, 痹阻经络,气血不通,邪气乘虚深入,留着于肌肉、 关节、脊柱、经络,而致腰背部僵硬疼痛,脊背弯曲 甚至强直。
2 辨证论治 《内经》云: “治病必求于本”, “知标本者万事万 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范老师指出:肾亏督虚、外 感风寒湿热邪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机关键,治疗应 遵循扶正祛邪的原则,分型辨证论治。
2.1 肾虚督寒证 症见:腰骶部、背部、臀部、髋部 疼痛,僵硬不适,晨起明显,活动后减轻,畏寒喜暖, 得热则舒,腰腿部酸软
无力,腰部活动不利,甚则腰 背僵直或驼背,或见男子阴囊潮湿寒冷,女子白带 寒滑,舌暗红,苔薄白或白厚,脉多沉弦或沉弦细。 治法:补肾强督,祛寒除湿。方药:狗脊 15g、鹿角胶 3g、骨碎补 20g、独活 15g、羌活 10g、桂枝 12g、威灵 仙 15g、制附片 10g、续断 12g、防风 10g、川牛膝 12g、醋山甲 15g、熟地 15g、杜仲 15g、淫羊藿 15g、白 芍 12g、知母 10g。方中狗脊入督脉,强脊骨利关节; 鹿角胶入督脉,补肾强骨壮腰膝,共为君药。骨碎补可祛骨风,疗骨痿,治瘀补肾;熟地、淫羊藿、独活、 羌活补益肝肾、祛风除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淫羊藿苷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因子对成纤维细胞成骨 型标志物的影响而达到抑制成纤维细胞进一步向 成骨型的分化;桂枝辛温和营卫通经散寒;威灵仙 活血通络行痹;制附子补肾助阳、逐风寒湿,并治脊 强拘挛;杜仲、续断补肝肾、强筋骨;防风祛风胜湿, 善治脊痛项强;牛膝引药入肾,治腰膝骨痛;共为臣 药。佐以白芍和血脉、缓筋急;知母滋阴补肾,以防 桂枝、附子之燥热。醋山甲通经化瘀,引药直达病所 为使药。诸药相伍,使脊壮督强,风寒湿邪俱除,气 血充足,痹证得除。
2.2 肾虚湿热证 症见:腰骶部、背部、臀部、髋部 疼痛,僵硬不适,晨起明显,活动
后减轻,身热不扬、 绵绵不解、汗出心烦、口苦粘腻或口干不欲饮,或见 脘闷纳呆、大便溏软,或粘滞不爽;小便黄赤或伴见 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