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七(上)《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七(上)《河中石兽》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

一、基础知识 1.作者作品。

《河中石兽》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这本书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出门圮于河( ) (2)求二石兽于水中( ) ..(3)尔辈不能究其物理( )(4)可据理臆断欤( ) ...(5)二石兽并沉焉( ) (6)棹数小舟( ) ..(7)竟不可得( ) (8)转转不已( ) ..(9)但知其一( ) (10)不亦颠乎( ) ..3.古今异义。

(1)一寺临河干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与湿相对) .(2)阅十余岁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看) .(3)是非木杮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判断) .(4)如其言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如果,如同等) .(5)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一种学科) ..4.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来作出推断,结果是错误的。

B. “老河兵”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1

C. 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情况太多了,所以我们不能妄下定论。

D. 我们分析事物的特征,要根据生活原理来定论,没有必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6.下面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闻之笑曰

A.一老河兵闻之 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其反激之力 D.无丝竹之乱耳。 ..7.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B. 岂能

/暴涨携/之去

C.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D. 果/得于/数里外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4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②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刘元卿《南岐之人》)

【注释】①瘿:读yǐng。颈瘤,俗称大脖子病。 ②焦:细瘦干枯。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湮于沙上( ) (2)转转不已( ) ..(3)及见外方人至( )(4)焦而不吾类( )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断两处。(2分)

南 岐 在 秦 蜀 山 谷 中 其 水 甘 而 不 良 凡 饮 之 者 辄 病 瘿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乙两文揭示的共同道理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5题。(17 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

【乙】《说苑》:常枞①有疾,老子往问.焉。常枞张口示.老子曰:“舌存乎?”曰:“存。岂非以其软邪?”“吾齿存乎?”曰:“亡矣。岂非以其刚邪?”常枞曰:“天下事皆尽矣。”盖刚者比暴柔者喻仁刚者易坏柔者独存。 (吴亮《忍经》)

【注释】①常枞:据传是老子的老师。 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⑴阅十余岁(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 ...⑶老子往问焉 ( ) ⑷常枞张口示老子曰( ) ..1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 分) 盖 刚 者 比 暴 柔 者 喻 仁 刚 者 易 坏 柔 者 独 存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亡矣。岂非以其刚邪?(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文作者和乙文的常枞在揭示“天下事”相关道理时,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作者作品。

《河中石兽》一文的作者是纪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这本书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2. (1)倒塌(2)寻找(3)研究、探求(4)主观地判断(5) 一起(6)划船(7)终于,到底(8)停止(9)只 (10)同“癫”,疯狂 3.古今异义

(1)一寺临河干 (古义:水边,河岸;今义:与湿相对) .(2)阅十余岁 (古义:经历;今义:看) .(3)是非木杮 (古义:这;今义:表判断) .(4)如其言 (古义:按照;今义:如果,如同等) .(5)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事物的原理;今义:一种学科) ..

4.(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沿着河寻找它们,不也荒唐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3)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4)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一方面,不知另一方面的例子很多,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臆断吗?

5. D【解析】D项表述错误,根据文意可知,我们分析事物的特征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只看表面就主观臆断,这样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6.A 【解析】本题A项和例句中的“之”都是代词,代指寺僧们去河的下游寻找石兽这件事。B.代词,代指石兽。C.结构助词,的。D.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故选A。 7.B 【解析】“为暴涨”的意思是“被洪水”,构成介宾结构,应在“为暴涨”的前、后断开。所以,B项句子的停顿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二、阅读理解 (一)

8.(4分)(1)埋(埋没) (2)停(停止) (3)来(来到) (4)像(类似) 9.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10.(1)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河水(或大水)带走呢?

(2)我们这地方(或乡里)的人全都是这样,哪里用得着(或:为什么要)除去呢! 11.示例一:做任何事情不可囿于自己的见识而主观臆断。

示例二:一个人不能孤陋寡闻自以为是,用自己片面的看法去看待事物。

译文:南岐处在今四川和陕西的山谷之中,那里的水甘甜但是水质很差,凡是喝了它的人就会得颈瘤病,所以那里的居民没有一个是不得颈瘤病的。等到外地人来了,一群小孩子和妇女聚过来围观,并嘲笑他说:“那人的脖子真奇怪啊!又细又瘦而一点也不像我们!”外地人说:“你

4

人教版七(上)《河中石兽》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河中石兽》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一、基础知识1.作者作品。《河中石兽》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代文学家。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这本书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d8mh946o76msol1o4w75dq8n1sig300ua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