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泡”在水里的荷兰艺术之都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是荷兰王国的首都,也是荷兰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港口。由于市区地面低于海平面1~5米,160多条水道,1000多座桥梁,纵横交错的水系构成了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运河网,也让这座风格独特的城市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
“水城”阿姆斯特丹
走进水城,最先吸引我目光的就是那一排排矗立在运河边的荷兰传统民居建筑和漂浮在河边的一艘艘船屋。荷兰传统民居以山形墙为主要特点,因为城市常年“泡”在水中,建筑施工时大多需要用涂满沥青的木桩打桩基,再在桩基上建起房屋。位于达姆广场的老王宫,据传当初打地基时就用去了13659根木桩,由此可见这座美丽城市的来之不易。我从临河的街道走过,地上是历经踩踏、磨损不平的石砌道路,建筑墙面多为酒红色或灰色砖墙。比较奇特的是,所有建筑都是门小窗大,而且屋顶处必设置挂钩――原来这是因为古时荷兰有个与众不同的法律,以门的大小来纳税,门越大交的税越多。居民们无奈之下,只好采取小门大窗户的格局,住在楼上的住户,只能通过楼顶设置的挂钩来吊装体积较大的家具物品,从窗户吊运进家里。而城市土地面积的有限,又迫使有些人选择住在船上,他们把船固定在运河两岸,船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舱、船头、窗口和岸上人家的一样,种满了鲜花,甚至蔬菜,船上的卧室布置的温馨而浪漫,每天随着河水的荡漾睡去、醒来。
整个城市70多公里长的运河上,就有2500多座船屋。据说现在居住在船屋上的人,大多以喜欢浪漫的年轻人和艺术家为主。在这座宽容而有爱的城市,运河的两岸到处花团锦簇,酒吧、精品店、特色商店、餐馆等随处可见。由于老城区的道路窄小,单车出行是城里人们的首选,甚至有自行车专用道、自行车专用红绿灯、自行车租赁处、密布全城各街角的自行车停放点和自行车专用码头。为了更深入的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我也租了一辆自行车,骑行在水城的大街小巷,追逐风一样的感觉,我在胸前挂着35毫米定焦小镜头,沿途拍下了阿姆斯特丹大街小巷最美的风景。
五花八门的博物馆
在阿姆斯特丹,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博物馆。 阿姆斯特丹整个城市有众多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当然也有深厚的人文荟萃。比如荷兰国立博物馆,馆藏有17世纪宫廷著名画家伦勃朗的作品及荷兰黄金时代的各类艺术品。从大学时代起,伦勃朗的《夜巡》等作品就熟读于心,这次终于亲眼目睹原作;著名画家凡高的博物馆,收藏了凡高本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不过凡高博物馆不允许拍照,排着长队进去参观的人都必须把相机背包寄存;阿姆斯特丹市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立博物馆也藏有不少名作,如高更、毕加索等名家名作。此外,像阁楼教堂博物馆、航海博物馆、安妮小屋博物馆、风车博物馆、杜莎夫人蜡像馆等。当然,也少不了著名的性博物馆。据统计,仅219平方公里的阿姆斯特丹,就有60多座博物馆和美术馆,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热爱文化艺术的人,在这座水城游览,最适合做的事情就是搭上一艘运河博物馆游船,沿着灯红酒绿的运河穿行在各个博物馆之间,随下随上,饱览运河两岸的博物馆之大全。
我们在荷兰国家旅游局人员安排下,重点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凡高博物馆、阁楼教堂博物馆、影像博物馆等等。时间匆匆,未能尽兴,看完仍然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桑斯安斯风车村
在距离阿姆斯特丹北边约15公里处,有个桑斯安斯风车村。出于对荷兰“风车之国”的好奇,我们决定专程去探访下古老的风车。
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其纬度和哈尔滨相当。在国内酷暑30几度的当下,荷兰6月的温度只有11~20度,所以到达这里的时候,还带上了冲锋衣外套――因为这里紧依大西洋和北海,受海洋气候影响,多风多雨。更奇妙的是,荷兰海拔很低,有60%的荷兰人民生活在海平面以下的国土上。从13世纪开始,荷兰人就开始修建拦海大坝和建造利用风力的风车,几百年来,荷兰修筑的拦海堤坝长达1800公里,
“泡”在水里的荷兰艺术之都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