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件和各类统计报表软件,建立各类指数系统,实现了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微观分析和定期发布市场动态研究报告的目标。随着各业务系统的建设完善,2004年开始,我市已按月、季、年和统计、分析、发布房地产市场信息,编写市场动态报告,供建设部、省建设厅和市政府决策。
(三)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我处档案馆是国家一级档案馆、江苏省特一级档案馆,保存着明清以来的260万卷房产档案。近几年我处每年接待档案查询2万人次,调阅档案近5万件。为了加强档案的保管利用,2002年,我市所有的权属登记档案都以扫描的方式建立了档案电子图像库,在全国率先实现登记档案电子化管理,实现了权属登记档案图像计算机调阅。目前我处档案馆共有近120万户(件)电子档案。继2006年7月在全国率先启用电子登记公示簿查询系统之后,2007年10月我处又按照《物权法》和建设部《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制定了《房屋登记簿查询暂行规定》,推出了纸质公示簿,并完成了房屋登记簿内容和软件的重新设计。目前我处档案馆除人工调档外,权属登记信息查询通过电子登记簿对外提供查询服务,方便了公众查询房产登记信息,受到群众好评。目前我处已建立了104万户权属电子登记簿供对外查阅。去年我处又创新了房屋登记簿记载内容,在登记簿中设置权利人照片、房屋照片。
(四)基础信息数据进一步夯实
一是测绘数据整合圆满完成。至2007年9月,我处历时1年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半时间,对“数字房产”平台下我市江南八区房产平面图进行了全面数据整合,共整合图幅达4850余幅,涉及整合房屋近20万幢。测绘数据整合使测绘系统各项数据达到信息完整、编码规范,统一了房产测绘作业要求,进一步理顺了房产测绘、权属登记及档案管理的关系。
二是开展楼盘、登记簿数据整合。在测绘数据整合的基础上,对现有系统中无楼盘的房屋进行清理整合,重点整合系统中非商品房的业务数据,共完成2.2万幢、85.3万套楼盘数据的清理整合。通过整合,我市各类房屋实现了业务系统由案件管理模式向楼盘表管理模式的转变。2007年已完成全部楼盘数据整合工程。去年全面完成了市区房屋登记簿的整合任务。全年共补充房屋登记簿缺项数据63.95万条,104.14万套房屋的电子登记簿信息可供查询。
四、改革测绘管理体制,以有效的市场监管促进管理规范化 我市房产测绘队伍组建早,技术力量较强,测绘工作基础较为扎实,形成了具有“南京特色”的权属、测绘、档案一体化登记管理体系。因此,在房产测绘市场化改革上,我局一直持慎重态度,没有完全放开我市房产测绘市场,我市房产测绘市场近年来发展也较为平稳健康。但随着房地产开发的活跃和利益驱动,前几年我市也曾出现近10家测绘单位,从事商品房预售面积测算的混乱局面,有些测绘机构既无测绘资质,技术力量也十分薄弱,更没有差错赔偿能力,加上房产测绘技术标准的滞后和测绘队伍内部管理的松懈,一度造成房产测绘投诉纠纷不断。为适应新形势下房产测绘工作的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要求,我处按照建设部测管分离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改革测绘管理体制,狠抓房产测绘市场管理、测绘技术的统一规范以及测绘队伍管理,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测绘管理模式,促进了我市房产测绘市场健康发展和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
(一)完善监管体制,实行管理、预测、实测相互分离 2003年10月,我局筹建了“南京市房产测绘管理办公室”,负责建立我市房产测绘市场管理制度,监管房产测绘市场,组织牵头制定房产测绘技术标准和协调处理房屋面积测算纠纷。测管办日常工作由我处测绘管理科负责。测管办成立后,针对我市房产测绘市场实测和预测不分、从事预测单位较多的情况,制定了实测单位不得参与商品房预售面积测算的规定,严格将房屋实测和预测工作分开,并要求各自对测算成果负责。预测和实测分离,两次测算过程完全独立,互相监督,互相制约。
(二)加强房产测绘市场监管,维护测绘市场秩序
一是加强预测市场管理。我处制定了《商品房预售面积测算管理办法》,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坚决取缔,目前我市只保留了2家技术力量强、具备差错赔偿能力的预测单位。为加强预测成果管理,我市实行商品房预售面积测算成果备案制,规定预测单位的测绘成果必须报我处测绘管理科审核共有共用的部位以及共有共用部位的面积及功能区的划分和分摊方式。此外,我们还制定了《商品房预测面积委托协议》和《房屋面积测算委托协议》,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建立了差错责任赔偿机制。测管科与预测单位签定了《商品房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面积预测算行业成员公约》,倡导测绘单位诚信经营,防止随意降低价格的恶性竞争。
二是加强实测队伍管理。我市11个区两个县从事房产测绘(实测)的单位共有6家。为避免恶性竞争、房屋面积重复测算的混乱局面,我们按行政区域划分测区范围,严禁测绘单位跨区域从事测绘活动。为了打破市区房产测绘业务独家垄断的局面,2003年我处将原测绘大队一劈为二,实行分片管理,初步形成了竞争格局。同时,制定并在网上公示房产测绘服务时限。建立了补交测绘资料一次性告知制度、测绘超时处罚制度以及服务质量反馈回访制度。
(三)成立房产测绘专家组,统一测绘技术标准
2005年测管办成立了“南京市房产测绘专家组”,13名成员均为我市测绘单位一线技术骨干和技术负责人,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房产测绘技术管理和指导网络。编制了《南京市房产面积测算规则》、《房产测绘业务手册》。针对测绘中新出现的问题,2005年底建立了“房产测绘问题研讨”和多功能综合楼测绘成果会审制度。近两年来,我处共组织了10多次测绘业务研讨,解决了30多个疑难测绘业务问题,规范了300余幢综合楼共有部位的分摊和计算方式。
(四)加强测绘质量管理,加大差错责任追究
加强了房产测绘过程的监督管理,制定了《房产测绘案件作业流程控制表》、《房产测绘成果报告》规范文本。在质量控制上实行了测绘成果 “三检查、一会审”的管理制度。每一件测绘案件须经过作业组检查、作业部检查、测绘单位技术部检查和专家组会审,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未经检查会审的成果一律不予采用。依据《市房管局行政过错责任经济处罚规定》,实行了房产测绘差错责任赔偿制度,测绘成果差错导致房屋权利人发生经济损失的,责任人最高可承担3万元赔偿。近几年我处共对三起重大测绘质量差错当事人处罚4.75万元。我市某测绘事务所一位测绘人员因工作马虎,造成面积计算差错,且违规将未经检查的测绘成果直接交付,导致售房单位经济损失20余万元。根据相关规定,该作业员承担了3万元的经济赔偿。该事件在我市测绘单位和测绘人员中引发了极大的震动,起到了警戒作用。通过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近几年我市房产测绘成果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未发生重大测绘质量事故。
(五)加强基础测绘,健全产权登记基础资料
我市产权管理规范化还体现在重视基础测绘,我处建立了包括未登记房产在内、全面覆盖八城区的1:500房产平面图,实现了房产平面图的实时动态变更。近三来我处完成无图区测绘700幅,测绘房屋面积1712平方米;修补测房产平面图1908幅,测绘面积2046万平方米;配合拆迁查产,修补测房产平面图281幅,测绘面积187万平方米,为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五、转变工作作风,以服务窗口建设带动管理规范化
在我处,上自处领导下至普通职工都有一个共识:行风建设是我处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群众满意服务窗口是我们的目标。近年来,我处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服务以人为本,处处为服务对象着想,创建服务品牌,窗口服务水平得到新的提升。
强化创新意识坚持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