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学徒制下“双导师”选拔和培育机制研究
作者:黄祥元 唐伟 蒋艾青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24年第34期
【摘 要】建设“双导师”师资队伍,开促进我国现代学徒制更好的发展,使职业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问题,不利于建设“双导师”师资队伍。本文分析了现代学徒制下“双导师”的选拔和培育机制,主要为了吸引更好的人才投身到职业教育事业当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选拔和培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34-0032-02
现代学徒制融合传统学徒制和现代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要求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教师和企业职工联合起来教授学生相关知识,实现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利用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但是收到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师资力量不足,影响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效果。 一、概述学徒制和“双导师” 1.概述学徒制。
在实际生产劳动当中,学徒制可以传承手艺,满足生产需要,由师傅带领徒弟完成生产生产,在师傅指导下,徒弟学习技艺。学徒制主要包括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两种方式,传统学徒制通过书面形式确定师徒二人的关系,在一定时限内,在师傅的带领下,徒弟可以学习工艺和技艺等。传统的学徒制主要负责传授技能,同时传授经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师傅利用各种形式传授给学生技能和知识等,但是不注重学历教育,学徒只能完成某个岗位的工作,职业发展空间特别小,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以传统个学徒制为基础,现代学徒制结合了现代职业发展教育,不仅可以传授技能,同时也可以实现学历教学,这样一来学徒才可以满足岗位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自己不断发展的职业发展需求。 2.现代学徒制下“双导师”内涵。
现代学徒制深度融合了产业和教育,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在现代学徒制的影响下,学生具备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学校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的学徒,这就代表学生接受着双重的教育,一方面是理论教育,另一方面是实践教育。以此现代学徒制下“双导师”也具备两层不同的含义,一方面是师资队伍的构成,包括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指的就是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需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
现代学徒制下“双导师”选拔和培育机制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