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一建实务考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

1A410000 建筑工程技术

1A411010 建筑结构工程的可靠性 1A411011 掌握建筑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

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证所建造的结构安全适用应具有三个功能: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该三性概括为结构的可靠性。 1.1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1. 结构应具有安全性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

例如:强烈地震、爆炸来临时,结构应能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倒塌。自重、吊车,风和积雪等荷载作用下,坚固不坏。 2. 结构应具有适用性

例如:单层工业厂房的吊车梁,正常使用时,不能变形过大,否则影响正常使用。蓄水池地板,正常使用时,不能有裂缝,否则不能蓄水。 3. 结构应具有耐久性

结构应具有一定的寿命。例如:混凝土老化、腐蚀或钢筋锈蚀等。 2 两种极限状态

2.1 极限状态通常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求标准高些)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用于验算挠度、裂缝宽度等)。我国的设计是基于极限状态的设计。

2.2 荷载效应:荷载作用下结构或构件产生的内力(轴力、剪力、弯矩等)、变形(梁的挠度、柱顶的位移)和裂缝等,抵抗能力构件抵抗上述荷载效应的能力,与截面大小、形状及材料性质和分布有关。(R=?1A)

S>R,构件将破坏,即属于不可靠状态; S<R,则构件属于可靠状态;

S=R,则构件处于即将破坏的边缘状态,称为极限状态。

S—为作用于构件的轴向拉力;?1—构件材料单位面积的抗拉强度;A—构件截面面积。R—构件对轴向拉力的抵抗能力。

2.3 承载力极限状态: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变形,包括:构件或连接强度超过而破坏、刚体失去平衡(倾覆、滑移)、反复荷载下疲劳破坏。所有结构构件必须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强度要求

2.4 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包括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过度变形;构件过早产生裂缝或裂缝发展过宽;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或构件产生过大的振幅。(适用性)--刚

性要求

2.5 对所有结构和构件都必须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进行计算,施工时应严格保证施工质量,以满足结构的安全性。---刚度要求 典型题型:

下列不属于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是( )。 A.倾覆

B.滑移 C.疲劳破坏

D.过大的振幅

3 杆件的受力形式

杆件的基本受力形式(5种):拉伸、压缩、弯曲、剪切、扭转(拉压弯剪扭)。 4 材料强度的基本概念

4.1 材料发生破坏时的应力称为强度(简单的说是抵抗外力的能力)。要求不破坏的要求称为强度要求。

4.2 外力作用方式不同,材料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对有屈服点的钢材有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 5 杆件稳定的基本概念

在工程结构中,受压杆件如果比较细长,受力达到一定的数值(未达到强度破坏)时,杆件突然发生弯曲,以致引起整个结构的破坏,这种现象称为失稳。因此受压杆件要有稳定的要求。

临界力Pij 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1)压杆的材料:钢柱的Pij 木柱大,因为钢柱的弹性模量E大。 2)压杆的截面形状与大小:截面大不易失稳,因为惯性距I大。 3)压杆的长度L:长度大,Pij 小,易失稳。

4)压杆的支承情况:两端固定的与两端铰接的比,前者Pij 大。

当柱的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时,Lo=2L;两端固定时,Lo=0.5L;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时,Lo=0.7L;两端铰支时,Lo=L。(注意排序Lo—计算长度不是杆件的实际长度)

临界应力:等于临界力除以压杆的横截面积A,是指临界力作用下压杆仍处于直线状态时的应力。

回转半径(惯性半径) 长细比 长细比由截面形状和尺寸确定,是影响临界力的综合因素。

当杆件长细比过大时,引入一个小于1的系数 来反映其降低的程度。 1A411012 熟悉建筑结构工程的适用性 1 建筑结构的适用性

房屋结构除了要保证安全外,还应满足适用性要求,在设计中称为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包括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过度变形;构件过早产生裂缝或裂缝发展过宽;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或构件产生过大的振幅。 2 构件刚度与梁的位移计算

限制过大变形的要求即为刚度要求,或称为正常使用下的极限状态要求。 梁的变形主要是弯矩引起的,叫弯曲变形。剪力引起的变形较小,可忽略不计。 悬臂梁端部的最大位移(变形)为: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位移因素除(4个)荷载外,还有: 1)材料的性能:与材料的弹性模量E成反比;

2)构件的截面:与截面的惯性矩I成反比;矩形I=bh3/12; 圆形I=3.14d4/64; 3)构件的跨度:与跨度l的n次方成正比,此因素影响最大。 3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

裂缝控制分为三个等级:(1)构件不出现拉应力;(2)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允许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对于(1)(2)等级的混凝土,预应力构件才能达到。 1A411013 熟悉建筑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1 房屋结构耐久性的含义

是指结构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中,在预期的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条件下不需进行大修就能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 2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规定如下:

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类 别 1 2 3 4 设计使用年限(年) 5 25 50 100 示 例 临时性结构 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 普通房屋和构筑物 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 3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环境类别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规定如下:

环境类别

环境类别 Ⅰ Ⅱ Ⅲ Ⅳ Ⅴ 一般环境 冻融环境 海洋氯化物环境 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 化学腐蚀环境 名称 腐蚀机理 保护层混凝土碳化引起钢筋锈蚀 反复冻融导致混凝土损伤 氯盐引起钢筋锈蚀 氯盐引起钢筋锈蚀 硫酸等化学物质对盐混凝土的腐蚀 注:一般环境是指无冻融、氯化物和其他化学腐蚀物质作用。

环境对配筋混凝土结构作用程度见表:

环境作用等级

环境作用等级 环境类别 一般环境 冻融环境 海洋氯化物环境 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环境 化学腐蚀环境 5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如下规定: 5.1 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表)

Ⅰ-A:50年C25—20(板墙)/25(梁柱)mm; Ⅰ-B:50年C30---25(板墙)/30(梁柱)mm;Ⅰ-C 50年C35---35(板墙)/40(梁柱)mm.

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5.2 一般环境中混凝土材料与钢筋最小保护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一个重要参数,它不仅关系到构件的承载力和适用性,而且对结构构件的耐久性有决定性的影响。

大截面混凝土在加大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前提下,其强度可以低于表中要求,但不应超过2个等级,若使用年限是100年和50年的构件,强度不应低于C25和C20。

当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比表中规定低一个等级时,保护层厚度应增加5mm;低2个等级时,增加10mm。

附:水胶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与所有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重量之比)。胶凝材料重量=水泥重量+掺合料重量(如粉煤灰、矿粉、硅灰、沸石粉之类有水硬性或潜在水硬性、火山灰性或潜在火山灰性材料,但不包括石粉) 典型题型:

1.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的正常设计使用年限为(B)年。 A.10 B.25 C.50 D.100 2.普通房屋和构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D)年。 A. 5

B. 15 C. 25

D.50

Ⅴ-C Ⅴ-D Ⅴ-E 当结构件受到多种环境共同作用时,应满足每种环境类别单独作用的耐久性要求。

A 轻微 Ⅰ-A B 轻度 Ⅰ-B C 中度 Ⅰ-C Ⅱ-C Ⅲ-C Ⅳ-C D 严重 Ⅱ-D Ⅲ-D Ⅳ-D E 非常严重 Ⅱ-E Ⅲ-E Ⅳ-E F 极端严重 Ⅲ-F 3.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为结构的(C)。

A.可靠度 B.安全度 C.可靠性 D.技术性

4.下列属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等级的为(B C D)。 A.构件不受任何力 B.构件不出现拉应力

C.构件虽有拉应力,但不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D.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E.允许出现裂缝,裂缝宽度无限制 5.相同材料和长度的细长压杆,两端均为固定支承,随着压杆长度的增大,压杆的临界力(B)。 A.变大

B.变小 C.无关

D.难以确定

6.相同材料和截面的压杆,两端支承情况相同,压杆的长度(B),压杆的临界力越大。 A.越大

B.越小 C.无关

D.不一定

7.关于压杆稳定,正确的说法是(B)。 A.杆件短粗容易失稳

B.杆件细长容易失稳

D.杆件截面的惯性矩大容易失稳

C.杆件弹性模量大容易失稳

8.同一长度的压杆,截面积及材料均相同,仅两端支承条件不同,则(D)杆的临界力最大。 A.两端铰支 定

9.当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的跨度增大1倍时,其最大变形f(D)。 A.将增大到原来的4倍 B.将增加到原来的8倍 C.将增大到原来的12倍 D.将增加到原来的16倍

10.一受均布荷载作用的简支梁,已知矩形截面梁的高度h是宽度b的二倍,其他条件

B.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C.一端固定,一端铰支 D.两端固

一建实务考点

201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实务1A410000建筑工程技术1A411010建筑结构工程的可靠性1A411011掌握建筑结构工程的安全性1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结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证所建造的结构安全适用应具有三个功能: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该三性概括为结构的可靠性。1.1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d10p2yk5k85bn78arf2570pk9t7uz00b8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