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文献综述的
精品文档
文献综述:产业集聚的动因
摘要:产业集聚的研究自新古典经济学开始就引起了许多学者关注,本文根据对国内外各个流派的产业集聚的动因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以及借鉴前人的梳理方式,进行整合创新,对国外、国内的研究进行分开研究,将国外相关研究分为五个视角,分别为古典、新古典、新经济地理学、制度经济学和其他理论五个视角;针对国内的研究,则以简单的时间先后顺序为主进行梳理。
关键词:产业集聚;分工;外部经济;交易成本
一、引言
产业集聚的研究早在新古典经济学时期就已经开始,如Marshall(1920)的外部经济理论。关于产业集聚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学者普遍达成了共识,认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自我强化机制,产业集聚无论是对于知识溢出(Rosenthal & Strange,2004),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Baptista,2000),降低竞争成本和机会主义倾向(Paniccia,2002),还是在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方面(Porter,1998)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产业集聚背后的动因,虽然已经有了许多派别的研究,但是还是没有一个共识,各项理论较为松散,没有一个明晰的框架。本文试图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出一个概括性的产业集聚动因脉络。
二、国外研究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总的来看,国外经济学对于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归为古典、新古典、新经济地理学、制度经济学和其他理论五个类别。下面将逐一对各个类别中的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和梳理。 (一)古典视角:分工与产业集聚
古典经济学对产业集聚动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工(斯密,2001),这成为现代产业集聚理论成因的理论基础。产业间分工包括了产业链的延伸和中间品交易问题,企业间分工导致的报酬递增和交易费用的节约成为产业集聚的根本动因。Young(1928)对斯密直观朴素的分工思想进行重新阐述,并突破了斯密的分工受限于市场范围的观点,第一次严格论证了市场范围,迂回生产和企业间分工的动态正反馈机制。而随着乘数理论的发展,Young (1928)的理论更多地被描述为“分工决定分工”,即市场规模引致分工的深化并导致市场规模扩大这样一个循环累积、互为因果的演进过程。
但此后有关产业集聚的文章似乎忽视了分工导致的一系列激励的作用机制,直到杨小凯、Becker、Borland和黄有光为代表的以非线性“超边际分析方法”重新将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进行数理化和模式化的分析,才重新激起人们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对分工与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尤其是Yang(1991、2000)的文章以斯密和杨格的分工思想来讨论专业化分工在产业集聚和城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以后的研究从分工和专业化角度来重新讨论区位因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开拓性的研究。
总的来说,将分工纳入产业集聚分析过程基本遵循斯密-杨格定理: 分工带来的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产生报酬递增,而进一步的分工倚赖于市场范围的扩大,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这个因果累积的过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所体现出的就是规模报酬机制,对这一机制的激励反应就成为产业集聚的根本动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产业集聚是为了获取分工带来的技术进步和报酬递增自发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过程,这一过程正是基于分工意义上的要素累积和报酬递增自我强化过程。
(二)新古典经济学视角:外部经济与产业集聚
马歇尔(中译本,1997)继承了斯密分工理论和报酬递增现实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外部经济理论,将经济组织代替分工网络来分析产业区的形成问题,实际上将分工问题转变为在既定的分工和组织环境下,如何实现最大的效用问题。马歇尔认为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在于社会层面的规模报酬递增带来的外部经济,即创造出熟练劳动力市场、专业化服务性中间行业和技术外溢,并且改进铁路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所带来的报酬递增是导致产业在特定空间集聚的动因。
Myrdal(1957)在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提出“循环因果”的观点,被Hirschman (1958)进一步将其归纳为包括“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累积循环过程,Arthur (1989)则把这种累积循环过程概括为“正反馈机制”,即制造业倾向于集中于市场容量大的地区,而市场容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制造业的集中程度,制造业空间分布与市场容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循环累积机制。这一机制实际上已经讨论了相关产业之间联系问题。
Viner(1932)则将外部经济性具体区分为了外部技术经济与外部货币经济,即基于知识集中与外溢的技术外部经济和基于市场联系的货币外部经济。此后有关外部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就集中于这两方面。无论技术外部经济还是货币外部经济,都承认外部经济是产业集聚的产生原因和重要结果,而外部经济则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与市场不完全竞争有着直接关系,况且市场不完全的原因很可能就是由于产业空间分布特点决定的(Kaldor,1935;Eaton & Lipsey,1977; Gabszewicz & Thisse,1986)。一旦涉及到市场不完全的情况,必然要考虑到报酬递增在产业空间分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正是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讨论的问题。 (三)新经济地理学视角:报酬递增、运输成本与产业集聚
新经济地理学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差异产品、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等假定条件之下,认为当企业和劳动力集聚在一起以获得更高的要素回报时,存在本地化的规模报酬递增,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格局演化,最终结果将会是产业集聚,产业集聚的动力在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市场规模以及关联效应和外部效应所带来的收益(Krugman,1991; Krugman & Venables,1995; Fujita & Thisse,1996; Puga & Venables,1996; Fujita et al. , 1999; Fujita & Krugman,2004)。
Krugman(1991)提出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指出厂商通过在集聚区域附近选址,能使一个国家比较容易地获得集聚效应,他运用D-S的垄断竞争模型和Samuelson(1952)的“冰山运输成本”,把收益递增和交易成本纳入到经典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并通过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来解释集聚的发生机制,从而创立了新经济地理学说。Krugman(1991)建立了“中心—外围”模型,认为两个对称的区域会分别发展成为核心和周边区域,从而揭示了经济地理聚集的内在运行机制。在该模型中,他认为行业地理集中主要受三种效应驱动:一是市场准入效应,即垄断厂商总是将其生产安排在大市场同时并向小市场出口的趋势;二是生活成本效应,在有大量厂商集中的地区商品价格相对较低,会吸引大量的消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