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管理体系的一致信息的文件。
6.1.2第二类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等:表述综合管理体系的目标指标和如何实现和应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文件。
6.1.3第三类型:规范:阐明要求的文件。
6.1.4第四类型:指南性文件:这类文件阐明推荐的方法或建议。
6.1.5第五类型:形成文件的程序、作业指导书和图样:这类文件提供如何一致地完成活动和过程的信息。
6.1.6第六类型:管理记录:这类文件为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 6.2文件的编号 6.2.1综合手册的编号 MD/SC —2010
批准年号 手册 明大公司代号
6.2.2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 MD/CX—XX—2010
批准年号 程序编号 程序文件 明大公司代号
6.2.3各部门/项目部产生的文件(如:指导书、指南、规章制度等) MD/ GL(GY)—XX—XXXX
批准年号
顺序号
工艺技术文件代号 管理文件代号 明大公司代号
6.2.4记录编号
见《记录控制管理程序》 6.2.5部门简称
工程部(工)、经营经营预算部(经)、办公室(办)。 6.2文件的受控状态
6.2.1文件分为受控与非受控两种,受控文件加盖唯一分发号进行标识并标明其版序号。如:A/0版、B/0版等。
6.2.2所有受控文件应分类编制受控文件清单,并对受控文件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获得本行业最新的标准规范,以及本单位编制或更新的文件,并有效控制作废文件,以确保文件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6.4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和审批
6.4.1综合管理手册由办公室组织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6.4.2综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由办公室组织各部门按章节内容分别编制,组织会审后,由主管副经理审核,管理者代表审批。
6.4.3其它需编制的文件由各需要部门/项目部编制,根据文件性质由公司各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其它文件有特殊规定审批权限者,执行相应文件)。 6.4.4对于外来文件的适用性,应由各业务主管领导进行审批。 6.5文件的发放
6.5.1对综合管理体系要求的文件在发布前应由规定的人员对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
审批,审批后方可进行发放。
6.5.2文件经审批后,由编制部门根据审批发放范围填写《文件发放登记表》,保证文件发至所需要的各个场所,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有关版本的适用文件。
6.5.3当对原文件有新的需求时,可填写《文件复制(领用)申请表》,经批准后领用文件或复印件。 6.6文件的更改
在综合管理体系活动中必要时对文件重新进行评审与更新,对更新文件再次批准。 6.6.1当文件的内容、形式需要更改时,由申请人填写《文件更改申请表》,由原文件审批人签发,当原审批人不在职时,由现任领导审批,但必须获得原审批文件的前景资料。 6.6.2文件更改审批后,应通知使用有效文件的各场所,按审批内容更改,保持文件的有效状态。
6.6.2当文件经过多次修改或发生大幅度变动时,由原编制部门提出申请,换版发行,同时收回所有旧版文件,以防误用。
6.6.4对于作废的文件,由原编制部门回收并记录,办理销毁手续进行销毁。出于积累知识或其它正当理由而保留的作废文件,必须加盖“作废”标识,由原编制部门登记。 6.7应确保文件保持清晰,不得任意涂改、乱写乱画,并易于识别文件的有效性。 6.8外来文件包括政府颁布的外部标准、规范、法规以及顾客图纸等,为确保外来文件得到
识别,应按照文件控制要求进行受控和发放。
记录管理制度
1.目的
对公司管理体系记录进行有效控制,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用来证明符合综合管理标准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综合管理体系运行记录的控制。 3.相关文件
3.1《文件控制管理程序》 4.定义 5.职责 5.1责任领导
本制度的责任领导为总工程师,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的监督指导。 5.2责任部门
本制度的责任部门是办公室,其职责为:负责本制度实施的监督检查,负责建立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记录总清单,实施动态管理。 5.3相关部门
本制度的相关部门是公司各职能部门,其职责为:建立本部门综合管理记录清单,本部门工作记录清单,实施动态管理;负责本部门记录的编制、标识、贮存、保管。 5.4执行层
本制度的执行层是项目部,其职责为:建立本项目综合管理记录清单,本项目各相关工作记录清单,实施动态管理;负责本部门记录的编制、标识、贮存、保管。 6.工作程序
6.1记录的分类和范围 记录分为三类: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记录;危险源识别和重大危险源评价记录;法律法规获取识别记录;目标、指标记录;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记录;培训记录;产品实现记录;与产品有关要求记录;采购控制记录;过程确认记录;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记录;不合格品控制记录;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记录;内外信息交流、协商产生的各种记录;文件控制记录;运行控制所需的
各种记录;应急准备与响应记录;监视测量记录;事故事件调查处理记录;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记录管理的记录;内审、管理评审记录等。 6.2记录的媒介形式
记录的媒介形式为纸上表格和文字的形式,也可用其他形式,如采用磁带、磁盘、照片、胶片等。
6.2记录的标识与编目
6.2.1为便于记录的检索和管理,每一种记录应有唯一的编号。 6.2.1.1对于与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记录,其编号格式为:
MD/JL—XXX—XX
记录顺序号
综合管理标准号 “记录”拼音缩写 明大公司代号
同时为满足记录标识唯一性原则,记录上还应注明:记录编制部门、编制日期、
发生同类记录的次数及本记录总页数和当前页号(发生同类记录的次数编号在记录表格NO:处填写)。
6.2.1.2对于上级规定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有关的记录,仍沿用原统一表式编号。 6.2.2编目
记录保管部门应将记录分类保存,进行编目,以便存取和检索。 6.4记录填写
记录应做到保持清晰、数据真实,并按要求正确填写,且不应涂改,文字表达准确、简练、内容要完整,签证手续要齐全。
6.5记录的收集、贮存、保护、保存期限、移交和归档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