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人大附中初三(上)月考
语 文
2019.10
命题人:张芳 王辉 季雪娟
考1. 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生2. 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班级和考号。 须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无效。 知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9月30日为中国烈士纪念日,为了纪念英烈、弘扬家国情怀,校团委决定举行“浩然英雄气,赤诚中国心”的主题活动。
演讲组准备了一段国旗下演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4题。(共8分)
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最动人的乐章。回首来路,无数先贤英烈赴汤蹈火、前仆后继,用鲜血染红党旗,用生命为共和国奠基,用奉献与牺牲为人民谋福祉。缅怀他们、瞻仰他们的丰( )伟绩是对共和国历史的郑重回眸,是对千万牺牲烈士的庄严承诺,凸显了“ ”、国庆不忘祭先烈的情怀。他们如同熠熠闪光的精神灯塔,又指引着我们往哪里去【甲】展望前路,英雄们怀抱理想、恪守职责、担当使命的高尚精神境界【乙】最能触发我们关于.生死得失、苦乐安危、奉献索取的价值思考。因而纪念英烈从来不是与“我”无关,也从来不是个与当下、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口号。不忘初心,肩负使命,新时代的英雄史诗将由我们这一代人继续书写。 1.给加点字的注音和填入( )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恪(kè) 工 B.恪(gè) 功 C.恪(kè) 功 D.恪(gè) 工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应填入的成语或俗语是( )(2分)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吃水不忘挖井人
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问号【乙】顿号 B.【甲】句号【乙】顿号 C.【甲】问号【乙】逗号 D.【甲】句号【乙】逗号 4.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过渡句,表达不全面,请修正。(2分) 答:
5.书法组的同学搜集了许多烈士生前创作的诗歌,下面是他们在展板上张贴的两幅书法作品,其中对作品书体和诗歌内容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第一幅 第二幅
1 / 9
A.第一幅字体属于行书,端庄谨严;诗歌充分表达了夏明翰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B.第二幅字体属于草书,形体方正;诗歌表达了吉鸿昌恨自己没有为抗日而死的悲愤和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
C.第一幅字体属于行书,刚劲有力;诗歌充分表达了夏明翰为真理、为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 气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D.第二幅字体属于草书,笔画连绵;诗歌表达了吉鸿昌在日寇面前正气凛然、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
注:①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 人。②抗日名将、共产党人吉鸿昌被国民党枪杀前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6. 朗诵组的同学选择了作家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中的一段文字,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①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②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③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④晴天里马儿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
A.①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呻吟”一词写出白桦树在原野上被风吹过时细碎的声响,富有动态的美感。 B.②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奔跑的马群比作奔流的水,写出了马群奔跑的迅捷而富有气势。 C.③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故乡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这些都唤起作者对过去深深的怀念。 D.④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大道的平直和宽阔,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自豪。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默写(共6分)
7.(1)秋草独寻人去后,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4)清人王夫之认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 一句有“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用一个具体的小景,把平野开阔、江面平静的大景表现出来了。
(5)幽静的山林总有雀跃的鸟儿相伴,在《醉翁亭记》中“ ”一句写出了鸟儿在山林中的欢乐。请你再写出一句包含“鸟”字的古诗文: (二)阅读《月夜忆舍弟》和《水调歌头》,完成8-9题。(共5分)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2 / 9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两首诗(词)都是诗(词)人在月夜写就,都饱含对 的思念。但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又不完全相同,《月夜忆舍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深深的 之情,《水调歌头》让我们了解到词人看待世事的 态度。(3分)
9.从两首诗(词)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内容、手法、情感等角度任选其一)。(2分) ....答:
(三)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完成10-12题。(共7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檣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崖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政通人和 阡陌交通 ..B.去国怀乡 意与日去 ..C.增其旧制 因地制宜 ..D.不以物喜 俭以养德 ..
11.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翻译: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理解: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景象已经记述得很详尽了,作者觉得自己再也无法超越,所以下文不再描写景色。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家,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害怕被批评(的心情),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色,感伤到极点而心生悲哀了。
理解:在阴晦的天气登上岳阳楼,迁客骚人就会想到自己人生中遭遇的挫折,从而产生悲伤之情。 C.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翻译: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中畅游;岸上与洲上的芷草、兰花,茂盛青翠。 理解:作者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读之如在眼前。
12.《岳阳楼记》中抒发的心忧天下的情怀是范仲淹一生的行为准则,阅读下面材料,简要概括他心忧天下的具体做法。(3分)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①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②。王举正③懦默不任事,谏官欧阳修等言仲淹有相材,请罢举正用仲淹,遂改参知政事。仲淹曰:“执政可由谏官而得
3 / 9
乎?”固④辞不拜,愿与韩琦⑤出行边。命为陕西宣抚使,未行,复除⑥参知政事。会王伦寇淮南,州县官有不能守者,朝廷欲按诛之。仲淹曰:“平时讳言武备,寇至而专责守臣死事,可乎?”守令皆得不诛。
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注释:①羌: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下文“元昊”,为党项族,西夏开国皇帝。②枢密副使:官职名。③王举正:北宋人,时任参知政事。同句“举正”亦指此人。④固:坚持,执意。⑤韩琦:北宋大臣。⑥除:拜官授职答 答: 三、名著阅读(5分)
13.《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议事厅不管叫“聚义堂”还是“忠义堂”都离不开一个“义”字,请列举书中体现“义”的一个事例,并进行评价。(3分)
答:
14.请结合《朝花夕拾》或《西游记》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7题。(共7分)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 ① (广阔 广泛)的群众基础,已融入各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视觉形象和造型形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未载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功用。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中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
“剪纸知多少”随机采访百名青少年调查报告 问题 学校是否开设过剪纸课程? 你会剪纸吗? 你对民间剪纸文化的了解有多少? 你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看法是什么? 你认为剪纸的作用是什么? 调查结果 是6% 会9% 不会75% 比较了听说过一解9% 点65% 急需保与我无关护77% 19% 否94% 会一点16% 完全不了解26% 没有存在必要4% 文化的节日氛围经济利益传统的渲染 22% 25% 53%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民间剪纸这种艺术形式离普通民众越来越远。在农村,原本有剪纸参与的民俗在不断消逝;而在大城市,大部分人接触剪纸的机会非常少。虽然每到逢年过节,小商品市场、庙会上会有剪纸出售,但因其包装简单,价格低廉,许多人只将其看作一次性消费的小玩意,并不会特别在意。在大多数剪纸消费者心目中,剪纸是“传统”“乡土”的,跟西方的油画是不能 ② (相提并论 同日而语)的。虽然到了传统节
4 / 9
日,消费者会购买剪纸作为节日装饰,但他们更相信,在家中挂上一幅西方油画才是品位的象征。这既跟我们长期以来对民间文化、传统工艺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也跟新形势下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冲击有关。 【材料三】
在剪纸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一幅幅创新的公益海报让人们眼前一亮,把剪纸艺术融进公益海报的宣传当中,不仅对剪纸文化的保护起到了宣传作用, 也创新了公益海报的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且,用公益海报宣传剪纸文化,不仅让人们领略了剪纸艺术的魅力,在诠释中国文化、中国智慧等方面也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现如今,剪纸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再单纯依靠民间口传心授,各种新的方案和途径正悄悄酝酿。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形式优美、历史悠久、蕴含着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精华,值得我们挖掘、开创更多更丰富的形式,将其代代传承。 15.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横线处,第①处应填 ; 第②处应填 。(2分)
16. 阅读【材料二】,说说剪纸艺术面临什么样的困境,并简要分析原因。(3分) 答:
17.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你就保护和发扬剪纸艺术,提两条可行性建议。(2分) 答: (二)阅读《燃烧的月亮》,完成18-20题。(共10分)
燃烧的月亮 迟子建
①太阳是不大懂得养生的,只要它出来,永远圆圆着脸,没心没肺地笑。它笑得适度时,花儿开得繁盛,庄稼长势喜人,人们是不厌弃它的;而有的时候它热情过分了,弄得天下大早,农人们就会嫌它不体恤人。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该圆满时圆满着,该亏的时候则亏。它的圆满,总是由大亏小亏换来的。所以亏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往往是为着灿烂时刻而养精蓄锐。
②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带给我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这调皮的月光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像一片刚钻出些叶芽的草地,带着股嫩嫩的绿意;夏日的月光,流泻在空中,你抓一下,手上就像有满把的膏脂,饱满丰腴;秋天的月光,像平镜般的湖水,又如古琴弹出的声音,安详恬淡: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落到雪地上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新鲜明媚。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疑之感,瑟瑟缩缩的。
④就是在这样的乍暖还寒时节,一个满月的日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微醺的缘故,未及望月,就熄灯睡了。大约凌晨三点,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来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画。喝过这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
⑤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仿佛伸伸手就能捉到。【甲】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乙】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掩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滥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丫权的树枝上有如开满了粉白的鲜花,而圆月、树林、斜枝、光影像随意泼洒点染的幅画,又如意境幽雅的一首诗。
⑥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虽然接着睡了,可是眯上一段时间,又惦记着什么似的,醒来了。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丙】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5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