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实验三RLC串联谐振仿真实验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实验三 RLC串联谐振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RLC串联电路谐振条件及谐振电路的特点。

2、学习使用MULTISIM11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模拟。

二、实验原理 1)理论分析

1.发生谐振时满足wL?1; wC11?R?j(wL?),可见谐振时复阻抗的模最小,jwCwC2.复阻抗Z?R?jwL?即

Z?R;

?UI?,可见谐振时电流值最大。 3.谐振电流?R(2)实例

RLC串联电路图如图1所示。

图1(原理图) 图2(相量图)

?设电源电压U?220?00V,f=50HZ,R=10?,L?5.07mH,C?2mF 理论计算,因为:

??2?f?314,?L?1?1.592?C所以:电路发生谐振;

电流:

U220?00I??A?22?00AR10??电阻R的

??0U?I?R?220?0VR电压:

??

0UL?j?LI?35.024?90V 电感L的电压:

电容C的电

UC??Ij?C??35.024??90V0压:

电流、电阻R相量图如图2所示。

的电压、电感L的电压、电容C的电压的

三、仿真实验

1?C的两种情况对比得出谐振发生的条

1和?C1件,根据原理图1设计仿真实验当?L?时的电感与电容的电压数值,和此时电源电压

?C1、谐振条件的验证:通过设计当?L??L?与电阻电压的波形图相位,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仿真图并测量电感与电容的电压)

图4(电源电压与电阻电压的波形图)

改变电容C的值,其他条件不变时即:

?U?220?00V,f=50HZ,R=10?,L?2mH,C?2mF时设计仿真图如图5

图6(当电路不发生谐振时的电源电压与电阻电压的波形)

根据仿真实验的结果可以知道:当?L?1时电感与电容的电压数值相等,并且此时电源?C1?C时电感与电容的电压数值不相等,并且此

电压与电阻电压的波形图相位相同,当

?L?时电源电压与电阻电压的波形图相位不相同(有相位差如图6)。根据两种情况的比较可以知道:谐振发生的条件是?L?1。 ?C2、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的验证:

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并改变电容和电感的数值,记下每一次仿真的电流值的大小,并判断是否发生谐振。仿真图如图7所示,

电感(mH) 1.07 4.07 5.07 8.07 100.07 电容(mF) 2 2 2 3 3 电流(A) 21.829 21.973 22.000 21.765 6.870 是否发生谐振 否 否 是 否 否 表1

图7(在谐振和非谐振时测量电流大小)

1) 有仿真实验图7和表1可知:当电路发生谐振时,电路为阻性,阻抗最小,电流最大。

2) 有仿真图4可以观察到电源电压和电阻负载两端电压的波形同相位,又因为电阻和电

流同相位,所以可知:当电路发生谐振时,电源电压与电流同相位。

红色为电蓝色为

图8(电感和电容的电压波形图)

3) 通过观察仿真图8可知:当电路发生谐振时,电感电压与电容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

反。

四、结论与误差分析

1、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理论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同;

2、在用交流电压表测量电感电压与电容电压有微小的误差,主要原因是:电压表有内阻,和在理论计算时对?的取值不精确造成的。

五、实验总结

1. 注意仿真仪表的接线是否正确。

2. 仿真实验时应注意频率和角频率之间换算关系,即??2?f;

3. 由于电流和频率都为近似值,实验值与理论值之间存在误差,应尽量保证数据的准确

性。

4. 每次要通过按下操作界面右上角的“启动/停止开关”接通电源,或者暂停来观察波形。

实验三RLC串联谐振仿真实验

实验三RLC串联谐振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验证RLC串联电路谐振条件及谐振电路的特点。2、学习使用MULTISIM11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模拟。二、实验原理1)理论分析1.发生谐振时满足wL?1;wC11?R?j(wL?),可见谐振时复阻抗的模最小,jwCwC2.复阻抗Z?R?jwL?即Z?R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cynr22gvq667gj1yjqg01k8300wxv01cr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