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是指由血管病变引起的头晕或眩晕症状,其中脑卒中是其 最常见的病因。国外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卒中约占急性头晕/眩晕病因的3%~5%,最常见于由后循环供血的小脑或脑干卒中,少数为前循环供血的前庭皮层区病变。上述部位卒中所致的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缺乏特异性,是造成临床漏诊率较高的 主要原因之一。 1 病因与机制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主要病因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卒中。

急性前庭综合征(AVS)和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VS)是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最主要的前庭综合征类型。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病灶若累及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前庭小脑、前庭丘脑、前庭皮层等中枢前庭结构,或损害前庭-眼动、前庭-脊髓及前庭-小脑等联络通路,则会产生头晕、眩晕及姿势平衡障碍等前庭症状。 2 临床表现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通常伴随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与体征,包括意识障碍、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交叉性瘫痪或感觉障碍等。 2.1 小脑病变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小脑病变是引起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据统计约11%的小脑梗死患者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而缺少构音障碍或肢体辨距不良等典型症状体征。

2.1.1 PICA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2.1.2 AICA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2.1.3 小脑上动脉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小脑上动脉供血区域通常不累及前庭结构,很少引起眩晕与眼震。 2.1.4 小脑出血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2.2 脑干病变引起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脑干部位病变除了引起头晕、眩晕及失衡症状外,通常伴随邻近结构损害相关症状和体征。

2.2.1 延髓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延髓背外侧梗死因累及前庭神经下核与内侧核常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及失衡,而邻近脑神经核及传导束受累可引起病灶同侧霍纳征、面部及躯干交叉性痛温觉减退、声音嘶哑、吞咽障碍及肢体共济失调 等。

2.2.2 脑桥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近1/3的脑桥被盖部梗死患者可 出现眩晕、眼震、霍纳征、水平凝视麻痹及偏身共济失调。 2.2.3 中脑梗死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2.2.4 脑干出血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2.3 丘脑病变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丘脑损害主要表现为感知与姿势异常。 2.4 前庭皮层病变引起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前庭皮层病变很少出现持续性旋转性眩晕,而多表现为摇摆性眩晕、定向障碍、姿势不稳或失衡。 2.5 短暂性血管源性头晕/眩晕

短暂的孤立性头晕或眩晕发作不符合典型TIA诊断标准,但作为后循环梗死 前驱或首发症状并不少见。 3 辅助检查 3.1 影像学检查常

用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头颅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血管成像(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头颅CT是排查疑似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的首选检查项目。

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DWI)是目前诊断急性后循环梗死的影像“金标准”,其对颅后窝急性梗死病灶识别能力明显优于头颅CT,但仍有约15%~20%的急性期后循环梗死(不超过48h)者无法被其识别,部分直径小于1cm的梗死病灶可能会被遗漏。

MRA和CTA均可提供有关颅内外血管闭塞或狭窄信息。 3.2 前庭功能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前庭功能受损侧别、部位及严重程度,但由于其结

果存在一定假阳性,故不能仅根据单项前庭功能异常定位诊断外周或中枢性病损,应根据临床表现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综合评估。常用的检查项目包括眼震视图、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温度试验等。 3.3 其他检查

相关指南推荐进一步完善心脏超声、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发泡试验等检查项目评估其他卒中病因。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是指由血管病变引起的头晕或眩晕症状,其中脑卒中是其最常见的病因。国外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卒中约占急性头晕/眩晕病因的3%~5%,最常见于由后循环供血的小脑或脑干卒中,少数为前循环供血的前庭皮层区病变。上述部位卒中所致的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缺乏特异性,是造成临床漏诊率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cuwj51s614yj364q360565jb3urou0112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