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制:制度的第二层,制度的外在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一种制度可以由几种体制
表现出来)
? 机制:制度的技术化,是方法化了的制度。(可以怎么做) 制度的正常运转不靠制度本身的力量,而是机制的约束。
? 建立公务员制度运行机制的目的在于实现公务员制度的目标。 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制度的目的: 1.为公共部门职位招募合格的人才 2.激励与开发公共人力资源
3.为公共人力资源实现公共目标提供制度、 规则
激励管理机制 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监督约束机制 法制保障机制 第一节 激励管理机制 公务员激励管理机制:公务员管理部门通过引导公务员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来实现公共行政组织的目标,并按照预设的标准与程序相应地进行公共资源配置的过程。 功能:
开发功能:实现组织目标时达成个人职业发展;政府竞争力提升时个人素质提高。 (如:培训)
整合功能:将国家或政府目标内化为公务员自身信念及习惯,并加以巩固,减少内耗。 如:考核、奖励
规范功能:政府及公务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具有示范性,更需符合相应标准。 如:廉政
基本内容:三个要素 激励标准(公平适度) 激励手段(物质、精神) 激励过程(目标导向、激励评估、资源分配、信息反馈) 运行:
基本原则: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适度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及时性与经常性结合 完善途径:引入市场理念和手段,适当进行负激励,建设政府绩效评估制度,为公务员提供更多的参与和发展空间
第二节 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公务员人力资源开发机制:通过优化公务员的知识、技能,改进其动机、态度和行为提高国家组织的效率,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公务员人力资源开发的嬗变:
权能人力资源开发→技能人力资源开发→潜能和智能人力资源开发 权能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是“衙门”,强化的是“官本位”意识。 技能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是“行政首长”和“技术官僚”,强化的是“部门本位”、“利益本位”意识。
潜能和智能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则是公务员,强化的是“服务本位”、“人本位” 意识 公务员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应该放在政府能力建设上,其本质就是公务员的能力建设。 包括:1.公务员管理体制与制度的创新与改进; 2.公务员素质与知识的改善;
3.吸引和招募优秀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 4.现有人才的使用及效能最大化; 5.公务员潜能的激发与挖掘;
6.公务员环境与保障措施的改进等方面。 组成要素:
政策层面:法规约束,权益保障(制度 静态)
人员层面:提高公务员个体的综合素质(与组织发展同步) 机制层面:制度的技术化(动态) 模式:培养型开发(培训),管理型开发(分类管理)。工具型开发(考试),制度型开发(公务员法)
? 第二次公务员资源开发的方法
? 组织其参加政府部门的智囊团、咨询团、顾问团、督导团、评估团,为政府生产力
的发展,发挥其智力整体优势的“软件”作用。
? 组织其参加公共管理专家组、公共管理培训机构,充分调动其专业技能、学术水平
的优势,培养和指导政府的后备公务员,为新老更替,打下坚实的基础。
? 组织其投身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上的方法,让那些独有特长的公务员,利用国家所
给予的优惠政策自办经济实体,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第三节 监督约束机制 建立公务员监督约束机制,其目的在于实现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合适性及其行使过程的民主性、公正性进行控制与纠偏。
《公务员法》第1条将“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作为立法宗旨之一,规定:“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 (一)公务员监督约束机制的内涵
公务员监督: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对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活动中,履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执行纪律情况实行的监督。 监督主体——
行政系统内部机关(一般监督、专门监督)
权力机关(层次最高、权威最大、范围最广、最有法律效力) 司法机关
中国共产党的机关(主要对公务员中的党员进行监督) 各民主党派和政协机关 社会团体 人民群众 媒体网络舆论
提高机会主义成本,加强威慑,促进廉政,减少消极腐败,保证公平竞争。 (二)公务员监督约束机制的内容
强化公务员的义务与责任 (道歉与问责),加强公务员的伦理制度建设,对公务员的兼职作出限制(立法“符号化”) ,对公务员辞职、退休后的从业限制 (权力“期权化”),完善对公务员的考核(勤能勤绩廉),明确公务员的纪律与处分 (追责时明确“对谁负责”),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问责:道义责任:因工作不力,群众不满,引咎辞职 政治责任:违反党的规定或纪律规定,受党纪处分 行政责任:违反行政法规 刑事责任:触犯刑律 权力期权化
? 权力期权化: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将来的利益做交易。 隐蔽性强 ,难以界定
三类:“封妻荫子”式,“投桃报李”式,“人身依附”式
财产申报:主体范围,财产范围,申报种类,处罚 (三)完善公务员监督约束机制的基本途径
加强对政府行为的社会监督,扩大社会参与决策和监督的领域 按照政府的责任与权力对称原则,进一步完善行政问责机制 贯彻公开性原则,实现公共权力运行的公平、公正、透明
第四节 法制保障机制
公务员法制保障机制,是指国家行政法体系中,制定调整国家和公务员之间职务关系、规定公务员管理内容、规范公务员行为准则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以确保公共行政的顺利实施。 (权利,义务)
公务员法制保障机制的功能:实现公共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实现,提供制度与法律环境
公务员法制保障机制的基本内容 :公务员法的保障,公务员伦理制度的保障,公务员管理机构的保障
公务员法制保障机制的运行
强化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公务员权利保障机制意味着对公务员的正当权利具有明显的法律规定,并具有有效的保障与救济机制
健全公务员职业保障机制 :公务员的职业保障是政府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前提 创建公务员依法管理体制 :健全的法制体系是公务员制度赖以运行、发展的载体
第六章 公务员制度的现代发展 公务员制度发展的背景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现代化
第一节 公务员制度发展的背景 一、 生态环境
公务员制度生态环境的内涵:
含义:围绕公务员制度,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公务员制度的各种客观因素的总和。 构成:经济、政治、文化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最重要):1)生产全球化 2)市场全球化3)资金全球化 4)科技开发和应用全球化 5)信息传播全球化 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发展模式要创新。国际合作意识、制度接轨、公共服务水平、人员个人素质等 政治民主化的压力(最关键):全面民主 政府信息公开、公民参与公共事务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启迪 :对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全面清算和否定;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理论基础 竞争、顾客导向的行政绩效 关系的两方面:
生态环境制约和影响整个公务员制度系统及其活动 公务员制度又反作用于生态环境 二、公共行政改革 改革导火索:
政府与环境越来越不协调 ,公共服务供给既迟钝又无效率,现代社会产生许多新的不同期望
改革: 体制 人员 技术
公共行政改革的内容与目标 公共组织的效能化 组织机构 公共权力的分权化 权力分配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服务手段 公共行为的绩效化 行政考核 主要目标:提高公共部门及其成员对民众需求的回应力,使其更为直接有效地对其绩效负责。 主要趋势:
组织机构的现代化:开放性,竞争性,参与性
公共价值的现代化:服务供给,效率、绩效,去政治化,顾客导向 公共雇用的现代化:非职位保障制
绩效与控制的现代化:处理好“弹性”与“控制”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现代化
制度价值层面:全面实现其制度功能、价值及意义,并深入理解公务员制度的精神要义 运行环境层面:要求对客观生态环境作出适时的调整。
运行机制层面:公务员制度也是由多个体系组成的独立运行系统
具体制度层面:涉及公务员的法律地位、范围界定、职位分类、考试录用、考核、任免、奖励、工资、辞职辞退、申诉与控告、等方面内容
(1)我国公务员制度现代化的实现途径(法制化、系统化、功能化) 适应公共行政市场化趋势的要求,建立激励管理机制 适应公共组织效能化等要求,增强新陈代谢机制 适应行政权力分化的要求,强化廉政约束机制
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要求,健全公务员权益保障机制 适应依法行政的要求,完善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的体制 补充:
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现状及发展困境 发展现状特征
起步: 外诱、模仿
改革是政治精英理性思考的结果 水土不服、落差感 现实: 妥协、反复
改良,以维护政治制度 妥协姿态、反复
错位现象 :改革设计中应考虑国情,却盲目照搬
具体实施中可借鉴西方,却迁就现实
真实 困境:
社会状态:经济发展(半传统半现代),政治文化(半感性半理性)。制度结构(半权威半民主)
制度困境:缺乏成熟的民主政体与之互动 动力困境:改革内容与进度的功利性选择
当代中国公务员制度发展呈现病态。必须破解社会、制度、动力等困境产生的桎梏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