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复习笔记
写在前面的话:南开药物化学专业自从去掉天然药物化学以后,对有机化学的考察也越来越重了,那么是不是对药物化学的要求就降低了呢,相信看过13,14年真题后,你一定不会这么认为了。从参考书变为大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说明以后的考察更多的是对你知识的积累,而不是你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好多题目都是我在研究生阶段才接触到(这也与我本科学校不强有关系),我们先看一下大纲的要求 7 名词解释 5-8 20 8 药物稳定性、临床用途、4-6 构效关系及给药途径等 40 9 药物设计基本原理 4-6 40 合计 13-22 100 新的大纲对考试的要求很明确,那么哪一部分是我们大家必须拿到的分数呢?名词解释(可能有一两个个你没见过)药物稳定性、临床用途、构效关系及给药途径等(这个是必须一分也不能丢掉的),药物设计基本原理,13,14年的确是超出了很多人的知识范围,很多师弟师妹考完打电话告诉我,他们都不会(考试前我嘱咐过他们,即使一点都不知道也不要空着,具体的技巧我会在后面提到)。我会在这个笔记里加入一些我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药化的学习,我觉得结合我的笔记,你只要下功夫去背,我觉得即使不看书,只看我的资料,你也不会被别人拉下分数的。下面,我给大家分四个部分讲解,希望大家,好好看。
专业课的复习时间,我建议有机开始的早一点,药化可以晚一点,药化前期你可以翻翻课本,自己整理一点东西,然后第二遍的时候结合我的笔记再去对你自己的东西查漏补缺。 一.
名词解释
1. 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CADD)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是以计算机化学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和预算药物与受体生物大分子之间的关系,设计和优化先导化合物的方法。大致包括:活性位点分析,数据库搜寻(分子对接,药效团),全新设计。
2. computer-aided drug molecular modeling(CAMM)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模型构建
属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3. rational drug design 合理药物设计。
是依据与药物作用的靶点即广义上的受体,如酶,受体,离子通道,膜,抗原,病毒,核酸,多糖等,寻找和设计合理的药物分子。
主要通过对药物和受体的结构在分子水平甚至电子水平上全面准确地了解,进行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和通过对靶点的结构,功能,与药物作用方式及产生生理活性的机理的认识进行基于机理的药物设计
4. lead compound 先导化合物。
简称先导物,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得到的具有某种 生物活性和化学结构的化合物,用于进一步的
结构改造和修饰,是现代新药研究的出发点。
5. lead compound discovery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具体看大题) 6. lead compound optimization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具体看大题) 7. Intermediate中间体。
又称有机中间体。用煤焦油或石油产品为原料以制造染料、农药、医药、树脂、助剂、增塑剂等的中间产物
8. API 原料药
9. structure based drug design 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 10.ligand based drug design 基于配体的药物设计
合理药物分子设计必须在已知受体结构模型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但到目前为止许多已知药物作用的受体结构是未知的在未知受体结构时应用合理药物设计的原理和概念开始药物设计也有了不少的尝试, 这方面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类;探索系列小分子药物三维结构与活性的关系---主要有3D-QSAR;根据已知药物结构反推受体结构模型, 再行合理药物设计,如药效团模型(Pharmacophore Modeling)方法
11.receptor based drug design 基于受体的合理药物设计
是指一般应用由X_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或分子模拟(同源蛋白建模法等)提供的受体三维结构信息,来辅助寻找、设计能够与它发生相互作用并调节其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蛋白组学迅猛发展,大量的疾病相关基因被发现,使得药物作用的受体生物大分子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三维结构被测定,有些具有重要药理作用的药物靶点的三维结构虽然目前还没有被测定,但他们的一级结构已被阐明,这时可以采用同源蛋白建模的方法建立其三维结构模型,从而进行直接药物设计。在药物分子设计中,基于受体的合理药物设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成为合理药物设计中的重要工具。一般来说,在通过x_单晶衍射技术或多维NMR获得受体生物大分子结合部位的结构后,就可以采用分子模拟软件分析结合部位的结构性质,特别是静电场、疏水场、氢键作用位点等分布信息,然后再运用数据库搜寻或运用全新药物分子设计技术,识别得到分子形状和理化性质与受体作用位点相匹配的分子结构,合成并测试这些分子的生物活性。经过几轮循环,可发现新的先导化合物。基于受体结构的药物设计包括活性位点分析法(Active Site Analysis)、数据库搜寻法(Database Searching)和全新药物设计。
12.me too 苗头化合物。
药物特指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药物,其药效和结构与同类的已有的专利药物相似。
13.twin drug孪药。
是指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先导化合物或药物经共价键连接,缀合成的新分子,在体内代谢生成以上两
种药物而产生协同作用,增强活性或产生新的药理活性,或者提高作用的选择性。
14.prodrug前药。
将一个药物分子经结构修饰后,使其在体外活性较小或无活性,进入体内后经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出原药物分子发挥作用,这种结构修饰后的药物称作前体药物,简称前药。
15.soft drug软药。
容易代谢失活的药物,使药物在完成治疗作用后,按预先规定的代谢途径和可以控制的速率分解,失活并迅速排除体外,从而避免药物的蓄积毒性。
16.hard drug 硬药。
硬药是指具有发挥药物作用所必需的结构特征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不发生代谢或转化,可避免产生某些毒性代谢产物。
17.parent drug 母药。
在制造过程中得到的有效成分及杂质组成的最终产品,可能含有少量必需的添加物和稀释剂,仅用于配制各种制剂。
18.QSAR定量构效关系。
应用统计数学方法, 对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找出结构与活性间的量变规律,其中以Hansch分析法应用最多。
19.pharmacophore药效团模型。
药物活性分子中对活性起着重要作用的“药效特征元素”及其空间排列形式。这些“药效特征元素”是配体与受体发生相互作用时的活性部位,它们可以是某些具体的原子或原子团,比如氧原子、羟基、羰基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化学功能结构,如疏水团、氢键给体、氢键受体等。
20.pharmacodynamics药效,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21.Pharmacokinetic
药代,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并运用数学
原理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22.drug metabolish药物代谢。
药物代谢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即药物分子被机体吸收后,在机体作用下发生的化学结构转化。也是药物研发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贯穿药物研究过程的始终。代谢的意义就在于能把外源性的物质包括药物和毒物,进行化学处理失活,并使排出体外。但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毒性、给药剂量、给药方式、药物作用的时间、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对代谢具有重要的影响。
23.alklating agents 烷化剂。
属于细胞毒类药物,在体内能形成缺电子活泼中间体或其他具有活性的亲电性基团的化合物,进而与生物大分子中含有丰富电子的基团进行亲电反应和共价结合,使生物大分子丧失活性或使DNA分子发生断裂。
24.NO donors drug NO供体药。
一氧化氮供体药物是指能在体内释放外源性NO分子的药物。NO又称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它是一种活性很强的气体小分子,能有效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NO供体药物是临床上治疗心绞痛的主要药物。
25.first pass effet首过效应。
某些药物经胃肠道给药,在尚未吸收进入血循环之前,在肠粘膜和肝脏被代谢,而使进入血循环的原形药量减少的现象,也称第一关卡效应
26.metabolic antagonism代谢拮抗、
就是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使之竞争性地与特定的酶相作用,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从而干扰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或以伪代谢物的身份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导致致死合成(Lethal Synthesis),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代谢拮抗概念以广泛用于抗菌、抗疟以及抗肿瘤药物的设计中。
27.anabolic steriod同化激素。
亦称蛋白同化激素是一种能够够促进细胞的生长与分化,使肌肉扩增,甚至是骨头的强度与大小的甾体激素
28.visual screening
虚拟筛选,也称计算机筛选,即在进行生物活性筛选之前,在计算机上对药物进行筛选,以降低实际筛选中化合物的数目,提高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效率。
29.high throught screening。HTS
高通量筛选技术是指以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为基础,以微板形式作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化操作系统执行试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集实验结果数据,以计算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在同一时间检测数以千万的样品,并以得到的相应数据库支持运转的技术体系,它具有微量、快速、灵敏和准确等特点。简言之就是可以通过一次实验获得大量的信息,并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30.NCE新化学实体。(New Chemical Entity)
新化学实体指以前没有用于人体治疗并注定可用作处方药的产品,可以治疗、缓解或预防疾病或用作体内疾病的诊断。它不包括现存化合物的新型盐类、前药、代谢物和酯类以及一些生物化合物(如疫苗、抗原和生物技术的其他产品),也不包括组合产品,除非其中一种或几种活性成分以前没有市售。
31.NME新分子实体(New Molecular Entity )
是指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由于其活性不强,选择性低,吸收性差,或毒性较大等缺点,不能直接药用。但作为新的结构类型和线索物质,对其进行结构变换和修饰,可得到具有优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此,新分子实体的发现在药物研发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随着药物化学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了多种途径来发现或产生药物新分子实体,如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天然活性物质,随机筛选(Random screening)、高通量筛选(High-throughput screening)或高内涵筛选合成化合物库或天然产物提取库得到活性化合物;老药新用或临床使用中发现的副作用而发现的活性化合物;以及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如虚拟筛选、组合库设计、从头设计等得到的化合物。新分子实体作为新的结构类型和线索物质,对其进行结构变换、修饰和药物早期评价。
32.drug side effect 药物副作用。一种药物常有多种作用,在正常剂量情况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
的反应称为副作用
33.combinatorial chemistry 组合化学。
利用基本的合成模块组合构成大量的不同结构的 化合物,不进行混合物的分离,通过高通量筛选,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再确定活性化合物结构的一种新药研究方法
34.principle of hybirddization 拼合原理。(combination principle)
把两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利用共价键连接起来,待进入体内后缓慢水解成原来的两个化合物,以协同加强药效,降低毒副作用。
35.latentiation潜效化。
就是将具有生物活性而毒性较大的化合物,利用化学方法把结构作适当改造,变为体外活性小或无活性的化合物,进入体内后,通过特殊酶的作用使其产生活性作用,从而达到提高选择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的目的。
36.FBDD 基于碎片的药物设计
就是对小分子碎片进行筛选,然后采用化学方法将这些苗头碎片结合起来,形成先导候选物。
还有许多的名词解释可能只是一句话带过的,希望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能够注意。
二.重点药物(药物的稳定性,临床作用)(药物的结构式本来都给出来了,但是综合考虑了一下,我还是给删了,希望你们自己看书的时候把它画上,印象深刻,如果考试时连结构式都认不出,就有点不合适了)。 1. 苯巴比妥
a.存在互变异构现象,其烯醇式具有弱酸性,在碱性溶液中可得到苯巴比妥,其水溶液呈碱性,与酸性药物接触或吸收空气中的CO2而析出苯巴比妥,在配置注射液和药物的配伍使用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