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从翻译中文化差异的现象出发,对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进行解析。具体论文写作中,首先通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的具体分析,即信息翻译的理论背景跨文化交流中中英文化差异的表现,包括自然环境的差异、对事物认识的差异、心理特点的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及谚语、习语的差异。同时,引出针对文化差异的几种主要方法即直译法、代换法、增词法、意译法等处理方法。整篇论文围绕文化差异的现象的分析这一大方向,对翻译的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解析。具体内容如下: 本课题的第一部分:解释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本课题的第二部分主要是具体分析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文化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每一类文化都有其不同之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因为不同的教育经历、社会和工作经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就不同。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包括自然环境、对事物的认知、心理特点、风俗习惯等。 本课题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在翻译工作中,针对这些文化差异提出几种主要的处理方。直译法、代换法、增词法、意译法等处理方法。 本课题的最后部分总结:在翻译中,是否一定要全部保留原文的异域形象和文化色彩,是否一定要采取直译加注或在译文中增加文化背景的说明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无一定之规。译者可以灵活地采取各种依法处理文化差异,但是,译者应该设法尽量保留和传达原文特有形象,避免以异域形象替换原语形象,进行文化翻译。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汉英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都有着极为丰富的习语。众所周知,习语是因语法结构特殊而无法拆开,且不能依据其组成成份来解释的语言形式,或某种固定的语言表达方式。英汉习语的互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转换,同时也要考虑文化的转换。习语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习语翻译的确切性变的越来越重要。本课题通过研究中西习语的翻译与比较,用一定实证研究来表明中西习语翻译差异及其差异影响原因,从而认识到在习语翻译领域中我们所要注意的问题,并在实践过程中找到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法,习语的准确翻译有利于更好的理解中西方语言及文化差异,更能促进中西方语言及跨文化交流,更好的促进读者的理解。英语和汉语都拥有大量的习语,而同时习语的文化因素也是翻译的难点。通过对英汉习语中的文化差异的研究,了解其文化的差异,能更好地进行互译。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通过对文化因素对翻译影响的具体表现、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探讨,得出了只有准确掌握、并巧妙处理原语与译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才能跨越不同民族间语言与文化障碍,创造出更完美的翻译作品,使原语作者与译语作者达到共鸣。 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浓缩了中英两国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反映了中英两个民族在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宗教影响、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因而也是语言学家和翻译学家研究探讨的重要方面。 关于翻译中文化差异处理方法的讨论一直是翻译界的热点因为这是中英两国文化所在,同时也是文化冲突所在。因此,更好的了解中英翻译中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对中英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沟通,促进文化交流等以便更好地促进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交流。 中西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本选题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进行较为深入的文化对比研究,反映一个民族的礼仪、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等特征的表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当然,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异国之间的交流也会逐渐频繁和深入,随着文化差异日益缩小,处理的方法也将随之适应。
二、 文献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况和发展趋向)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近二十年来翻译研究的两个明显的趋向:一是交际理论在翻译理论上的体现,二是对文化转换的重视深刻动摇了重视语言转换的传统。换言之,因为交际与文化都具有以人为本人的特质,人文关怀在翻译界已经赢得高度的重视,翻译理论界正在加强宏观把握,拓展翻译视野,加强翻译工作的文化融合功能。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也有不同的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行为方式、艺术、信仰、风俗以及人类工作和思想的所有其它产物。总之,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它具有历史继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多样性。文化因地而异,同时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因此,翻译工作者应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处理文化差异,而且这些方法还应与时俱进。以下列举几个观点以供参考: [1]朱耀先.《浅谈中西文化与翻译》(《中国翻译》)1997年第四期。其中提到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和极其复杂的问题。翻译工作者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两种文化功底,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正如王佐良教授所说的:“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翻译工作中,我们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才能做出好的作品。 [2]徐玉苏.《论归化异化翻译和奈达的读者反应论》(《四川教育学院学院学报》)2006年。近些年来,翻译界悄然崛起了一个新的学派:文化学派。谭载喜认为翻译在促进民族文化的诞生和发展,促使民族文化转化的过程中起了两个主要作用:一是促进文化交流,二是传播思想观点。任何一类作品的翻译都兼有这两个功能。沈苏儒在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什么是翻译的论断和国内外译论研究趋势的基础上,认为“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孙致礼提出了“进行文化交流是翻译的根本任务”。这个新的学派的兴起及不断壮大是翻译理论上的一大完善和发展,这说明翻译家和翻译论者已充分认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翻译在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两种不同的民族语言相交流,实质上就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的交流。 [3]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2000年。最近几年来,国内的译学建设发展很快,成绩斐然。但与此同时,国内翻译界不少人士对当今国际译学界实现。 文化转向后的形势走向及其实质的认识还是不足的,甚至有些模糊。七一教授的新著应该对人们认清“规定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的区别、把握文化层面翻译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有相当的帮助。 [4]王玉红.《由数字论中西文化差异》。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能反映不同的的文化内容。数字能反映物质世界中事情的的大小和多少,而由于不同地区语言中所包涵的思维观念、文化传统、以及对数字的赋予的含义不同,因此数字中包含的的文化涵义也不相同。本文主要针对中西方对数字中所包含的不同观念、不同地区数字的不同含义来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使我们能够在对外交往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的矛盾和误会,达到和谐的交往的目的。 [5]杨宪益.中国著名翻译家,在翻译《红楼梦》时杨宪益考虑的是,如何把自己民族的文化完整地呈现给一个英语世界,并因此来影响英语世界的文化样式。“今天的译者,多把翻译只看做两种语言间的转化,其实远非如此,它更多的是两种文化间的互转。是把一种文化所特有的生活风俗、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等,用比较直接的凡是翻译出来,,引起另一种文化的惊异,并因此影响另一种文化,”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译学的四个共性体现在体系上的完整性,阐述上的理论性,目的上的针对性和内容上的创建性。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正式提出了“异化(foreignization)”和“归化(domestication)”两种翻译策略。 [1] 尤金·奈达.美国翻译理论家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这说明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然而,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引起文化意象的失落或扭曲。 [2] 彼得·纽马克.《翻译问题探讨》,1981年。聚集了他多年的翻译实践经验,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类别、原则以及翻译方法和技巧诸方面较全面地从理论的高度作了系统的阐述。他提出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以及这两种翻译问的共性和区别,令人耳目一新,开拓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途径,在西方语言学界和翻译理论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3] 戴维·霍克思.他对《红楼梦》的研究有两篇论文:《象征主义小说<红楼梦>》(Le Hong Jeou mong. Roman Symboliste),收入《奉献戴密维先生:中国文学集》卷2,1974年巴黎法兰西大学出版社出版。文章讨论《红楼梦》不同人物的特性及其有趣的象征性。牛津大学一位中国古代文学学者,他把中国人最喜欢的古典文学作品之一《红楼梦》(他译成《石头记》)翻译成了英文。他将中国人民最钟爱的古典小说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引荐给西方读者,为中英两国人民架起一座文化沟通的桥梁,他的贡献将永为世人铭记。 发展趋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人类社会和生活各个方面的积累。文化差异需要翻译工作者以准确的双语能力和丰富的双语文化知识来沟通。而因文本功能各不相同,不同的文本对文化差异的处理也各有要求,它们各自的翻译目的决定了处理文化差异的倾向和方法。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当然,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异国之间的交流也会逐渐频繁和深入,随着文化差异日益缩小,处理的方法也将随之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