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6X3’=18’)
1.嵌合体:组织发生层的细胞中含有不同的遗传物质,由此发育形成不同遗传背景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2.驯化引种:如果引入地自然条件与原产地差异较大,或引入植物本身的适应范围较窄,只有通过改变(或扩大)植物的遗传性才能适应新环境的引种方式
3.回交: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
4.自交不亲和性:指在两性花植物中,雌雄配子都有正常的授粉受精能力,在不同基因性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子,但花期自交不能结子或结子率极低的特性。
5.特殊配合力:是指某特定杂交组合的某性状实测值与根据双亲一般配合力算得的理论值的离差。 6.多倍体育种:利用各种园艺植物染色体倍性特点,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种园艺植物表现优良的倍性群体。
7.杂种优势:两个不同基因型的亲本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其植株性状的表现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8.诱变育种:是指人为地采用各种物理的或化学的手段,诱发有机体产生遗传物质的变异,经过选择和鉴定,培育和创造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9.自交系:指从某品种的一个单株连续自交多代,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10.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连续多代的自交选择,选育出自交不亲和性能稳定遗传、同一株系内株间授粉不亲和的自交系。
11.有性杂交育种:又称组合育种,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择选配亲本,通过人工杂交,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之中,对其后代进行培育选择,比较鉴定,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的定型新品种的一条育种途径。
12.园艺植物育种学:研究园艺植物现有品种的改良以及培育优良新品种的原理、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13.品种:是经人类选育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要求的、遗传上相对稳定的栽培植物群体。 14.种质:是指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 15.良种繁育:是一门研究保持品种种性和优质种子生产技术的科学。
16.繁殖系数:指种子繁殖的倍数。在生产上常用单位面积的种子产量与单位面积的用种量之比来表示。 17.普通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系与其他亲本系所配的几个F1的某种性状平均值与该试验全部F1的总平均值相比的差值。
18.雄性不育性:两性花植物中,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
19.远缘杂交:指的是亲缘关系疏远类型之间的杂交,即物种以上分类单位之间的杂交,如种间、属间、科间的杂交。
20.非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过程中,只参加一次杂交的亲本称为非轮回亲本。
21.合成杂交:参加杂交的亲本为4个,先进行成对杂交获得两个单交种,两个单交杂种间再进行杂交。 22.添加杂交:先用两个亲本进行成对杂交获得单交种,用单交种或从其后代中选出综合双亲优良性状的个体,再与第三个亲本杂交,其杂种或后代还可以再与第4、第5个亲本杂交,每次杂交只增加一个亲本。 23.亲本选择:是指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类型作为杂交亲本。 24.亲本选配:是指从入选亲本中选用哪两个(或哪几个)亲本配组杂交和配组的方式。 二、判断(9X2’=18’)
1.将原产于热带地区的芒果嫁接苗引入广州栽种,发现其生长结果都优于原产地,这样的引种属驯化引种(X)2.“红江橙”是一个优良的柑橘品种。(X)3.芽变的重演性是指果树芽变后其突变性状在后代中重复出现的特性。(X)4.向心引种比离心引种更容易成功。(√)5.引种抗性种质,应当从无病虫害或灾害不经常发生的地区进行。(X)6.在添加杂交时,一般把综合性状最好的或具有主要目标性状素本先进行杂交,这样后代具有主要目标性状的个体可能性就大。(X)7.通常异化授粉作物是以异交方式为主繁殖后代作物。(X)8.选种所利用变异类型为自然变异。(√)9.自交不亲和系的选择标准是蕾期自交亲和指数大
于5,花期自交亲和指数小于1。(√)10.性状遗传力越小,群体变异幅度越小;人选择越大,则其选择效果越好。(X)
11.在远缘杂交中,远缘杂交植株不开花,开花不结果,结果不结籽的现象称为远缘不稔性(√) 12.引起自花授粉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生物学混杂,而引起异花授粉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则是机械混杂。(√)13.在良种繁育中,原种繁殖应放在有利于品种种性表现的条件下在栽培;相反,生产用良种的繁殖应放在种子高产的条件下栽培。(√)14.同株或同花中的雌雄交配方式称为自交;其遗传特性应为基因纯化;同一品种不同株间的雌雄交配方式,称为异交,其遗传效应应为基因异质化,恢复生活力。(√)15.果实大小,含糖量、成熟期属于质量性状。(X)16.辐射诱变后产生的形态畸形一般意味着该个体发生了遗传变异。(X)17.以4XX2X或4XX2X是获得3X材料的唯一途径。(X)
三、填空(9X2’=18) 1.园艺育种四大途径:资源调查、引种、选种、育种。 2.据菊池秋雄的研究,世界果树产区的气候带可分为夏干带、夏湿带、中间带。 3.根据梢端组织发生层系统,L1层产生表皮,L2层产生表皮外层、孢原组织,L3层产生皮层内层及中柱,因此,只有在L2层产生的突变才能通过有性繁殖遗传下去。 4.通常栽培的热带亚热带果树的染色体数目,柑橘为 ,荔枝为 ,香蕉为 。 5.选择有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两种方式。 6.生产杂种一代杂种的方法,归纳起来有:简易制种法、人工去雄制种法、利用苗期标记性状制种法、利用化学去雄剂的制种法、利用性别特点制种法、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制种法、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法。 7.根据雄性器官的功能及形态的表现,雄性不育系可分为:雄蕊不育、花粉不育、功能不育、部位不育。 8.良种繁殖的任务是:迅速大量繁殖良种;防止品种混杂退化、保证种子的高质量。 9.重组育种的程序概括为先杂后纯,杂种优势利用育种的程序概括为先纯后杂。 10.辐射诱变育种工作中对剂量率选择的原则是:1.处理后能产生较多变异、2.材料能有一定成活率、优良的变异较多。 11.有性杂交的方式有:单交、回交、多系杂交、多父本混合授粉杂交。 12
4.果树辐射育种工作中,应怎样选择原始材料,才能有利于获得期望的突变类型?答:选择诱变处理的材料应考虑以下原则:(1)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材料(丰产、优质、成熟期适宜、抗病害的品种)(2)亲本材料综合性状优良(3)处理的材料避免单一化(4)选择敏感性强的品种或器官作辐射材料(5)选用单倍体、原生质体等作诱变材料。 5.亲本选配的原则:(1)亲本性状互补(2)不同类型的或不同地理起源的亲本组配(3)已具有最多优良性状的亲本作母本(4)杂交亲本或杂交亲本之一必须具有控制目标性状的基因存在(5)用普通配合力高的亲本配组(6)注意品种繁殖器官的能育性和杂交亲和性 6.亲本选择选配的特点:(1)轮回亲本要具有优良的综合性状,只有少数一、二个性状需要改良。(2)非轮回亲本的优良性状要很突出,而且优良性状由少数主基因控制(3)轮回亲本的优良综合性状应预见有较长的应用年限(4)为保证轮回亲本优良综合性状在回交后代中的强度,可选用同类型的其他品种或株系代替轮回亲本 7.远缘杂交的特点(及其克服途径)a、杂交不亲和性及其克服途径:(1)染色体加倍(双亲或亲本之一)(2)适当选择选配亲本(不同品种、甚至正反交)(3)有性媒介(4)
五、论述题(2X14’=28) 1.诱变育种可采用哪些材料?各有什么优缺点?应如何克服?答:a诱变育种可采用种子、花粉、器官、植株、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材料。 b照谢种子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种子不易发生霉坏损伤,但要求种子纯度高,含水量,成熟度尽量一致。照射花粉的最大好处是不会形成嵌合体,后代的选择较简单。另外,花粉照射结合花粉培养工作(单倍体育种),可望迅速获得高度纯合的突变体。远缘杂交时,照射花粉可利于改善交配亲和性、获得远缘杂种。照射子房不形成嵌合体,可改善交配亲和性,可诱发孤雌生殖等。照射营养器官优点是突变率高、结果早、见效快,缺点是极易形成嵌合体。 c克服:1.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择,以求改变单个不良性状2.材料的综合性状要优良。3. 避免采用单一化的材料。采用不同的品种或类型,处理足够量的材料。
2.一个番茄纯合自交系--“马拉佩尔”含有高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基因Tm—2nv,而且,品质优良,但由于抗烟草花叶病毒(TMV)与叶片黄化基因(nv)紧密连锁,所以,叶片黄化,植株生长较为缓慢,结果数量较少,对于一般人来说,没有利用价值。你认为是否具有利用价值,如果有,请问应该采用哪种育种途径加以利用?并详述其育种的程序(提示:nv黄化基因为隐性遗传) 3.有一个黄瓜品种,具有许多
优良性状,但存在一个突出的缺点——不抗霜霉病,请你设计一个育种方案,把不抗霜霉病这个劣性状去掉,同时要求尽可能地保留该品种原有的优良性状。 4.广东省某地一个黑皮冬瓜农家品种,在长期的推广种植过程中,出现了黑皮、青皮和灰皮的冬瓜类型,影响了该品种的继续种植。请你设计恢复该品种原有特性的选种方案。(有形杂交育种) 5.如果把某种落叶果树(如苹果)引入华南地区栽种,可能会出现哪些不良后果?通过哪些方法措施能够有助于引种的成功?答:南移时,生长季内日照缩短,枝条提早封顶,缩短了生长期,抑制了正常的生命活动,或者有时顶芽会再次萌发,导致生长期继续延长,从而不利于花芽分化。夏季的生理过程受抑制(30-35℃)或伤害(35℃以上);高温下发生日
6.为什么同一品种种植在温热地区成熟期提早,种植在冷凉地区则成熟期延迟?答:有效积温对引种适应性的影响也很重要,它主要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短日植物:在日照长的时期进行营养生长,到日照短的时期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如菜豆、大豆、草莓、秋菊(夏长秋华)长日植物:在日照短的时期进行营养生长,到日照长的时期进行花芽分化和开花。如洋葱、甜菜、胡萝卜、甘蓝、油菜、莴苣、菠菜、唐昌蒲等(春长夏华)。
《作物育种学总论》试题库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绪论
1、品种不是植物学上的类别,而是农业上的类别。 2、品种是植物学上的最小分类单位。
3、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4、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在植物进化的许多方面存在矛盾。 5、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在植物进化上的作用是一致的。
6、现代育种学是人为控制生物遗传变异的科学,是人工进化的科学。 7、作物育种学专门是研究选育作物优良品种理论的科学。
8、优良品种一般都具有地区性和时间性,在不同的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由于生产和生活的要求不同,对品种的要求也不相同。 作物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9、只有有性繁殖才能产生种子。
10、自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依靠个体基因型的纯合来保证。 11、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依靠群体内个体间的随机交配来保持。 12、异花授粉作物品种群体的遗传稳定依靠个体基因型的纯合来保证。 13、一般自交作物自交退化轻微,异交作物自交退化强烈。 14、一般自交作物自交退化强烈,异交作物自交退化轻微。
种质资源
15、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 13、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隐性基因的频率较高。 17、贮藏保存主要是用控制贮藏时的温、湿条件,来保持种质的生活力。 18、贮藏保存主要是用控制贮藏时的O2和CO2,来保持种质的生活力。 19、保存种质资源的目的是维持种质样本的一定数量。
20、现代的遗传育种研究不但要利用现有的品种资源,而且要进行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所以也将种质资源称为遗传资源。
21、遗传育种上将保存种子的地方称为基因库。 育种目标
22、稳产性主要体现在抗病、虫性方面。 23、稳产性与广适性的意义相同。 24、稳产性与广适性的意义不一样。
25、稳产性是指年际间不因气候条件的变化,使作物产量发生波动。 26、广适性是指作物品种适应的地区范围比较大。 27、稳产性是指作物品种适应的地区范围比较大。
28、广适性是指年际间不因气候条件的变化,使作物产量发生波动。
29、作物品种产量的高低与构成产量的各个因素有关,要获得高产,必须使构成产量的各个因素协调增长,各个产量因素的乘积就是产量。
30、作物品种产量的高低与构成产量的各个因素有关,要获得高产,必须使构成产量的各个因素共同增长。 引种和选择育种
31、引种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或有价值的种质资源,经过引种试验后直接用于生产或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的过程。
32、引种就是引进外地品种直接用于大田生产。
33、驯化是指将野生植物或外地作物通过选择培育成本地推广的作物品种的措施或过程。 34、在最适温光条件下,作物通过发育所需要的时间长,则基本营养生长性强。 35、在最适温光条件下,作物通过发育所需要的时间短,则基本营养生长性强。 36、作物基本营养生长性强,则表明它的感温性、感光性弱。 37、作物基本营养生长性强,则表明它的感温性、感光性也强。
38、根据作物对温度和光照长度的反应,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低温长日作物和高温短日作物。
39、根据作物对温度和光照长度的反应,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低温短日作物和高温长日作物。 40、低温长日作物一般为夏熟作物。 41、高温短日作物一般为秋熟作物。
42、高温短日作物北种南引,生育期一般缩短。 43、低温长日作物北种南引,生育期一般延长。 44、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是气候条件。
45、利用作物品种的自然变异进行选择育种,是所有作物育种中最基本、简易、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46、纯系学说是自花授粉植物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之一。
47、改良混合选择法广泛地应用于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中的原种生产。 杂交育种
48、杂交育种是国内外各种育种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成效最大的方法。 49、杂交育种就是将两个优良亲本通过杂交,利用其杂种优势。
50、当甲、乙两个亲本的性状基本上能符合育种目标,优缺点可以相互补偿时,可以采用单交方式。 51、双亲优缺点不能互补,或需要将多个亲本的优良性状聚合于一体时,应采用复交方式。 52、对杂种后代的选择方法以系谱法最常用。 53、混合选择与混合法的意义是不同的。 回交育种
54、轮回亲本又称受体亲本。 55、轮回亲本又称供体亲本。
56、回交导入数量性状基因时,回交的世代应更长。
57、自交或回交,后代群体纯合基因型变化的频率是一致的,但纯合基因型的性质不一样。 58、自交或回交,后代群体纯合基因型变化的频率和纯合基因型的性质是一致的。 59、连续回交的结果,使后代群体逐渐趋向为同一纯合基因型。 60、回交育种中,非轮回亲本必须具有目标性状。 61、回交育种中,轮回亲本必须具有目标性状。 远缘杂交育种
62、远缘杂交的困难就是杂交的不亲和性。 63、远缘杂交的困难就是杂种的不育性。
64、异附加系是指某物种染色体组型的基础上,增加一对或两对其他物种的染色体,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另一物种特性的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