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或
(202)俄语 或(203)日语 (302)数学二 (816)材料力学或(825)材料科学基础 或(885)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816)材料力学参考书:
《材料力学》(第二版),主编:季顺迎,科学出版社,2018年3月; 《材料力学解题指导》,主编:马红艳,科学出版社,2014年1月 关于考研英语
考研英语几乎就是考阅读,做了历年的试卷后我越发觉得如果不能真正的读懂文章,那么阅读题目是很难做对的,而想要读懂这篇文章,主要就是要读懂文章中的长难句,这是需要训练的,真题就是很好的训练素材。做完阅读题后,可以先不要急着对答案,把文章中的长难句和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试着自己翻译出来(可以借助词典),翻译完后再看看你先前的答案,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让你想改答案的,此时再去看看书后面对整篇文章的解析(而不是题目的解析),主要看你翻译的和解析翻译的差别,有没有理解上的偏差,进而再次思考自己的答案,并确定自己最终的答案,再对后面的答案,此时应该仔细揣摩自己做错的原因,仔细理解出题人的思路和其对文章的理解方式,找出与自己的思路的不同之处,下次做题尽量向他们一样思考。
阅读的提高,一方面是读长难句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是理解能力的提高。读长难句能力的提高靠的是比较好的语法基础和练习;而理解能力的提高则靠读一定数量的文章,量变最终引起质变,所以每天至少读一篇经济学人上的文章,不需要查太多生词,主要是看懂句子,了解段落、文章的意思就行,同时积累一些有用的表达,有时间的同学甚至可以挑选里面的段落进行翻译练习:先翻译成中文,只要意思差不多就行,主要是后面再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阅读和写作其实是分不开的。
对于写作,主要是靠一些积累,同时在复习时,每周写一篇考研作文真题,
不要在乎时间,写的时候可以参考自己积累的表达素材,写完后反复进行修改,看有没有可以写得更好、更地道的地方,或者想想同样的意思能不能换个表达方式,名词、形容词、动词能不能用地更准确、恰当。在考前再进行几次卡时间的模考。考研英语作文的话题一直就那么几个,平时好好准备考试才能的高分。况且作文几乎可以说说比较拉分的一项了,所以作文更应该早点准备,而不是考前才开始背模板。对于模板,也最好根据自己积累的素材自己总结。
对于新题型,一般情况下,总有1-2个空是很好找出对于的句子的,此时每题备选的句子都不会太多,一般2-3句,然后根据上下文仔细地排除,多数情况下会出现一个句子好像在2个题目中都合适,这时我们就需要先确定其他的句子的归属,从而排除这个空的其它备选项,再最后判断这样的句子到底属于哪个空;如果无法先排除其他的句子,则可以先假设这个句子属于某个空(可能性大的),在推断出其它题目的句子(此时未解出的题目应该只有2个),如果能顺利推出,且各句符合上下文和段落首尾句,则可能是正确的,若不放心,可将该句放在另一空中试,若其它空不能推出,则先前的选择才是对的。
最后总结一下复习方法,就是做题时一开始不要追求速度,而要在做题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总结做题的方法与思路,重视外刊的阅读和地道表达的积累,同时反复应用这些表达。
(816)材料力学专业课复习
其实专业课考的东西还是很基础的,个人感觉,把最基础的书读好用好,考高分是完全不成问题的,例如韧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发生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这种断裂有一个缓慢的断裂过程,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不断的消耗能量。
韧性断裂的断裂面一般平行于最大切应力并于主应力成45度角。考试的时候合理的安排下时间,当初我就是看错了时间,导致后面的题写的很匆忙,所以没有到理想分。希望想考高分的引以为戒。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但大家也不要松懈。毕竟我的好盆友挂在了专业上。
专业能报班就报个班,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当初5月份才开始看专业课,完全摸不到头脑,像包申格效应是什么,我一开始都不知道,后来才知道,包申格效应与金属材料中位错运动所受的阻力变化有关。在金属预先受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时,位错沿某一滑移面运动,遇林位错而弯曲,结果,在位错前方,林位错密度增加,形成位错缠结和胞状组织。这种位错结构在力学上是相当稳定的,宏观上表现为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而且总是对专业课有种莫名其妙的抵触感,所以就不愿意去看。一天用在专业课上的时间绝对不超过一个小时。什么真题,参考书之类的必备书都没看完一遍。到最后就背了背课本和辅导班发的知识点集锦。对于这个专业成绩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在专业课复习上,就我今年考的题来说,10个,大概有5个是没有把握的,完全没有见过的题型搭配,只能靠蒙了。所以,如果在这拿分,必须在平常积累大量专业知识,而且,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自己去积累去找各种各样的知识考点。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要等到七月的时候才去开始做这一项工作,这样是来不及的。
事先我并不知道有这一题,所以事先做没有任何准备。看起来简单而填起来却是难度大得很。一个空好像可以填很多词,而有的空呢,好像都不可以填。我在最后的时间做的这一题,而填的时候又举棋不定。这些细小的地方在平常的学习中极容易忽略,大家一定要在学习中做个有心人,再小的知识点都不可以忽
略。这里要提一下我平时用的练习题了,如下图
研教新版练习题的特点是知识点很详细,题型体系完善,例题针对性强。但是这本书差不多是市面上难度最大的专业课测试题了,体系繁杂需要深入理解,所以不建议基础差的同学入手,对于基础较好,而且专业课有志冲击高分的同学还是推荐的。而且会描述各种答题思路,里面内容非常适合进行精简性复习,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时候根据里面的框架可以解释很多问题。
其实公共课也离不开做题,英语阅读理解所占分值较大,也最能拉开分数,但是阅读理解命题有比较强的命题思维和解题技巧,不熟悉命题思路的人即便能读懂全文,却可能选不对选项,而通过大量真题训练的人,只读懂部分段落,也可得高分。《木糖英语真题手译》中总结了很多好的解题技巧,其实边做题边揣摩命题人的命题思路,过段时间就会发现,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大同小异。政治不能只背诵也要多做题,多看李凡《政治新时器》里的解析,结合解析来做题,认真研究试题的题干及选项,分析正确选项的特点,分析错误选项的陷阱以及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