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参考解答和评分标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A;2.C;3.D;4.BD;5.AB;6.B;7.AB;8.C;9.D;10.C。 二.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1.(6分)电动势3.7 V;电池容量700 mA·h;充电限制电压4.2 V:待机时间48 h;待机电流不大于14.6 mA;充满电后储存的电能9 324 J;最大充电电荷量2 520 C。
说明:每答出一项得1分,其它正确的也得分,最多得6分。
2.(10分)(1)没有空气对光的散射:(2)没有不同密度的气流使星星射来的光线发生偏折:(3)没有围绕月球的空气为它保温;(4)没有空气传播声音:(5)没有空气,要靠航天服来加压和提供氧气,同时航天服还有调节温度和防止射线和微小流星袭击的作用。
说明:以上每个要点正确得2分,共10分。
3.(9分)空气加热后温度升高、密度变小,所以热空气上升。
在室内,热空气上升到房间的顶部,散热后温度降低、密度变大,所以
冷空气又回到房间的下部;下部的空气被暖气散热片加热后又不断上升,从而使得房间顶部的热空气始终比较集中,所以在室内较高的位置气温较高。
在室外,热空气同样要上升,但上升到高空时大气压强较小,此时热空
气将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正是由于热空气上升过程中对外做功、温度降低,才使得室外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大而降低。
说明:正确分析出室内、外温度随高度变化各得3分;论述清楚再得3分。 三.本题共5小题,共75分。
1.(14分)(1)根据火箭长度58.3m和火箭在照片上像的长度2.0cm,可知在相邻两次拍照过程中,火箭上升的高度分别为
s1=13.4 m,s2=40.2 m,s3=67.2m,s4=94.0m,s5=120.4m。…………(3分) 由于s2-s1=26.8m,s3-s2=27.0m,s4-s3=26.8m,s5-s4=26.4m。
可见,连续相邻时间间隔内火箭的位移之差近似相等,所以火箭在最初
10 s内的运动近似为匀加速直线运动。………………(4分)
(2)火箭在最初10 s内的加速度为a=(s4+s5-s3-s2)/4t2=6.7m/s2。………………(3分) 设火箭在此过程中所受的推力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2分)
解得F=m(g+a)=7.9×106N………… ……………………………………………(2分)
说明:第(1)问中若用火箭在图中所示的长度及运动距离进行分析,同样得分。第(2)问中的数值计算允许有一定的误差。
2.(16分)(1)因为d/λ=0.1时,该波长的光散射最强,所以沙尘的平均直径
d=0.1λ=6.0×l0-8m。……………………………………………………………………(4分) (2)沙尘暴天气时,1 m3的扬尘空气中所含悬浮微粒的总体积为:
V=m/ρ=2.9×10-9m
3
.…………………………………………………………(1分)
每一个悬浮微粒的平均体积为:V0=πd3/6=1.1×
l0-22m3……………………(2分)
1m3的空气中所含悬浮微粒的数量为N=V/V0=2.6×l013
个…………………(2分)
所以1.0 cm3的空气中所含悬浮微粒的数量为n=2.6×107
个…………………(1分)
(3)1s内吹到风车上的空气的体积为:V=Sv………………………………………(2分)
这些空气所具有的动能为:EK=1/2ρVv2………………………………………
(2分)
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电功率为:P=ηEk=η×1/2×ρSv3=516
W………………(2分)
3.(15分)(1)由于飞船每经过T=90 min=1.5 h绕地球运行一周,即可看到一次日出。所以飞
船内的航天员在24h内看到日出的次数为n=24/1.5=16
次。…………………(4分)
(2)设“神舟六号”载人宇宙飞船绕地球运行的高度为H,由其所能拍摄到的边缘与球心连线和飞船与球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有cosθ=R/(R+H),如图l所示。球冠ABC的表面
积为S0=2πRh,而h=R(1-cosθ)………………………………………………(2分)
设地球质量为M,飞船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和向心力公式有 GMm/(R+H)2=m×4π2/T2×(R+H)………………………(2分) 又因在地球表面有GMm/R 2=mg
联立解得可拍摄到的球冠表面积为S0=2πR2(1-cosθ)=2πR2(1-
RgR2T24π2) …(3分)
(3)如图2所示,若没有大气的影响,只有A、B之间发出的光可达到飞船。考虑到大气对光的折射作用,原来不能直接看到的C、D点发出的光,通过大气的折射作用,也能到达飞船。所以实际拍摄到的地面最大面积应比上述计算结果大一些。………………(4分)
4.(16分)列车以某一速度经过线圈正上方时,线圈以相等速率反向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在回路中有了感应电流,被电流测量记录仪记录了电流的大小及方向。
由题给电流.位置图像可知:线圈I位置坐标为30 m,线圈Ⅱ位置坐标为130 m,两线圈间距离s=100 m………(3分)
强磁场经过线圈I和线圈Ⅱ时,线圈中感应电流大小分别为i1=0.12 A,i2=0.15 A…(2分)
(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线圈I和线圈Ⅱ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1=il(R+r)=0.53V,E2=i2(R+r)=0.66V……………………………………………
(4分)
而线圈I、II中产生感应电动势:El=nBlvl,E2=nBlv2, 所以列车通过线圈I、Ⅱ时速度:v1=E1/(nBl)=12 m/s……………………
(2分)
v2=E2/(nBl)=15 m/s……………………(2分)
(2)假设列车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列车从线圈I通过,到刚通过线圈Ⅱ,运动的位移即两线圈间距离s=100m。
由运动学公式:v22-vl2=2as,解得a=(v22-v12)/(2s)=0.4l m/s2……………
(3分)
5.(14分)根据如图3所示的几何关系可知凸起面横截面的半径为r=(l2/4+h2)/(2h)(3分)
设“溜冰”者的质量为m,当其运动至与柱面圆心连线跟竖直方向夹角
为θ时,速度为v,地面对活动者的支持力为FN,根据向心力公式有:mgcosθ-FN=mv2/r,
解得FN=mgcosθ-mv 2/r。……………………………………………………
(3分)
这说明,当v一定时,θ越大FN越小。由于活动者在凸起面底端时,θ
最大、且v也最大,所以FN最小,即他最可能脱离地面的位置处于凸起面的底端。
所以要使活动者能通过凸起面的最高点并不脱离地面,就要减小θ角。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当FN=0时,有mg cosθ≥mvm2/r………………(3分)
解得cosθ≥vm2/(gr)
又由几何关系知:cosθ=(r-h)/r…………………(3分)
联立可解得l与h的关系为:l≥2
2vm2h(g+h)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