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充分发挥学习者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方式。课程改革把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其前提是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
自我监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意识地、系统地监测、评估、调节自己的思维、感知、情绪、动机与行为,以达到其目标的心理活动。它不仅是影响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关键性因素,而且也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如果我们在小学阶段立足于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他会逐渐地摆脱对周围环境、事物的依赖,合理地制定个人计划,并努力追求达成学习目标。下面就联系教学的实际谈谈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
一、为学习者安排自我监控的环境。
环境因素对儿童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影响个体自我监控能力发展的环境因素中,家庭和学校环境变量对个体自我监控的发展具有全面而深刻的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环境方面为学习者设置自我监控的氛围。
1、控制无关刺激。让孩子自己选择或安排学习环境,以便学习能顺利进行。例如:在开始学习时我避开容易使自己分心的事情,关上电视机,集中精力做我正在做的事。另外,要培养学生整洁有序的良好习惯。如:课桌干净有序,作业完成后及时清理,防止干扰下面的活动。
2、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监控能力,很多时候也会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呆板,不能适用儿童的心理特点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自我监控能力下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创设开放的课堂气氛,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其能创造性地学习。
二、提高学习者对自我监控的认识。 董奇等心理学专家指出:“人类个体的自我监控有别于各种形式的外在监控,这是个体自主地、独立地、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实践活动,而不是在外界各种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实践活动或需要外界来管理自己的实践活动。这种自己实验行为及对有关因素进行监控的活动,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能动性。”由此可见,提高学习者对自我监控的认识,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是培养学习者自我监控能力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符合人性的目的性教育,尤其要了解学生,让学生了解当今竞争的社会中,学习与社会,与自我成长的关系。如:开展主题班会“挑战自我、实践自我”,通过小品、诗歌朗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从意识上懂得独立、自我奋斗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的自我成功感,以增强自我调控的内驱力。在学习活动中,为学生创设学业成功的机会,增强其成功感和自信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对一位考试不合格的学生,上课可下意识地向他提问一些他能回答的问题,并借此机会表扬他;在他的作业里写上鼓励的语句等。
3、唤起学生的学习任务意识。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仍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学习任务的意识不强。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理解“我明白我想学习,我是一个学习者,因此如果我想学习什么东西的话,我就能做到,我喜欢学习和解决问题,因为我知道努力思考会充满乐趣。”此类主题的自我评价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
三、 培养学习者自我监控的习惯。
1、目标确定与计划确定。即确定自己的学业目标,以及对与这些目标有关的程序、时间的计划安排、具体行动等。要求学生为自己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定期检查目标的实现情况。为了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适当改变原有的教学顺序。例如:在开始新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指出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目标以及需要的背景知识等将会利于学生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因为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这些具体的讯息之后才可能设置出真正激发内部动机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要求学生制订详实的学习计划便轻而易举,并且学生也愿意遵照学习计划,积极的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去。
2 、记录与监督。为了建立起自我监控的习惯,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反思并修正他们的行为。记日志是保持学习过程记录的一种好办法。鼓励学生做记录提高他们自我调控水平。个体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计划的观察,能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学习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要求其上课记笔记,把老师板书或者所讲的重点内容都记录下来,或者做一本自己的错题集、错别字集、作业记录本,这些记录能帮助学习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3、自我预测后果。对自己学习成败所可能得到的奖惩进行想象和安排,如:“如果我语文考试达到优秀,我就可以上网。”“如果考不好,就不许打篮球。”等类似的方法使学生在自我的奖惩中学会自我调控。
四、 训练学习者自我监控的技能。
“大声思维” 是用语言描绘自己自我监控的思维过程,使得监控过程中不可直接观察的心理过程能清楚地呈现于培养对象面前,使学习者准确地认识和体会自我监控调节的过程,减少模糊的认识和猜测。因此,大声思维是培养自我监控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分为两方面:
一是教师通过大声思维呈现自我监控过程。具体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描述自己自我监控时的思维过程,使得监控过程中不被直接观察的心理过程清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教师不但讲解了教学内容,而且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对学生进行了“认知示范”。认知示范可使学生准确地认识和体会自我监控的过程,减少模糊的认识和猜测。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一旦接受了教师认知示范中所包含的信息,就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对这些信息进行消化、应用,进而创造、完善并逐步形成一整套自我监控体系。
比如在体育活动中,为了让孩子能够准确、快速掌握动作技能,我们会将相关要领编成儿歌,让孩子边说边做。当孩子念到“两脚并拢,小腿一弯,轻轻跳”时,他会自动地去对照:脚并拢了没有?腿弯了没有?……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言语来进行自我监控的过程。
二是学生通过大声思维来练习自我监控和体会监控过程,即让学生在进行某项学习活动的同时,将其思维过程和监控过程用言语表达出来,以此对他们进行自我监控技能的训练。如“停下来,看一看,听一听”,“不管周围发生什么事情,我都要先完成自己的任务”,以此通过内部语言控制来抵制外部诱惑。
以上记录的是我在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以及教育实践中的对儿童自我监控能力的认识与做法。只要我们坚持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来培养
孩子的自我监控能力。相信一定会为如何培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提高学习者的全面素质提供新的视角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