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主学习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探讨
G633.51
传统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课堂上的应用往往不能使得课堂效率达到最佳效果。因为这种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往往让学生失去很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大多以被动的学习形式参与历史学习,导致很多时候学生无法主动参与学习中去,学习积极性不高。更严重的是很多时候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往往事倍功半。
一、中学历史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现状与特点 1.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
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都以老师“传道、授业”的方式进行。历史的教学也不例外,多以老师在课堂讲,学生在下面听的状态为主。历史课堂的教学内也强调知识点的学习和历史事实的记忆,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更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只为应付考试而学习,更不会主动去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产生自己的见解与意见。
2.自主学习模式的特点
自主学习所强调的便是学生的自我学习。首先自主学习模式最重要的特点便是主动性。这就需要学生对待历史学科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除此以外,学生学习历史除了获取知识点外,还要带着学习兴趣去学习才能学得好,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被动敷衍。其次是独立性,自主学习的理想状态是学生能够独立自主进行学习,
第 1 页
也就是在脱离老师的情况下自身独立去学习、思考书中的知识点。若是不进行独立思考学习,直接听课往往会被老师的讲课先入为主,失去独立思索的机会,学生往往无法了解到自身的想法[1]。所以在老师授课之前,最好能够自己先进行独立学习、思考。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运用 1.培养?W生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主要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要手段,学生在教学课程中全程处于被动状态,使得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老师可以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除了简单的文字描述,可以就一些场景与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来让学生参与互动和学习中去。老师可以就某些历史改革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改革利弊,从而发表自己对此的看法与态度,然后再去理解书本上的内容。在遇到一些历史场景而无法理解的时候,比如古代货币计量,便可以换算成现在的货币进行估算。 2.应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很大的提升。多媒体技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为课堂教学增添更丰富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例如讲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争鸣的知识点,便可以适当插入视频来解释不同学派的思想观念;讲到晚清时期遭遇的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入侵等一系列故事的时候,便可以播放相关电影或者是展示相关图片。 3.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历史课程是一门覆盖内容很广泛的学科。除了记录历史事实和发展过
第 2 页
程之外,还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经济、科技发展变化等内容,所以历史学科学习的同时也能与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如在艺术领域,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书法家、画家以及其代表作品都会出现在历史课本中;在语文方面,不同时期的文学家、诗人等也会出现在历史课上;还有在数学领域,也能从历史的发展中见证着数学的发展,从传统的结绳到如今的计算机信息化计算,都能从历史中体现出变化。由于历史课程主要在陈述事实,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是能结合其他学科的专业学习便能更好地去掌握知识。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老师在授课的时候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的帮助较大。首先老师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氛围,一步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课堂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积极踊跃发言,参加小组讨论,有疑问和观念都及时表达出来[3]。同时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也要不局限于课本内容,可以就课外相关内容进行辅助添加,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与理解。在课后,老师也可适当布置学生进行历史相关课外书阅读以及电影的观看。 三、结束语
目前历史教学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教,学生听的方式为主。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模式的采用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其主要特点为主动性和独立性,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学生主动进行历史学习,同时独立进行学习,而非依赖老师教学的被动方式。第一,老师要在授课的时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堂上要学生参与到教学
第 3 页
中去;第二,要应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将课堂授课变得更加形象生动;第三,老师在教授历史课程的时候要拓展课堂内容,将历史知识与之相关的学科进行关联教学,通过课外书的阅读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历史知识;第四,老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上增加小组讨论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2、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3、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