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θ 1+2cos2θ〖BH〗A 2 a b +1 - 1〖BH〗B -1 2 a b +1〖BH〗A 161

6 -087〖BH〗B -087 1616〖BH〗C 0265〖 〗4230〖BH〗D 4230 0265〖BH〗A 140 -1 00〖BH〗B -080 220〖BH〗A 120 -095〖 BH〗B -080 240〖BH〗A 266 -038〖BH〗B -038 077〖BH〗C 114 154〖BHG〗D 1 90 154〖ZB)〗 〖ZB(〗〖BHDG52,WK9ZQ〗资料取自萨文《孔口应力集中》一书 据云南昆明水电勘测设计院“第四发电厂地下厂房光弹试验报告”

图8-5 各种洞形洞壁的应力集中系数图

3.软弱结构面对围岩重分布应力的影响 由于岩体中常发育有各种结构面,因此结构面对围岩重分布应力有何影响,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表明,在有些情况下,结构面的存在对围岩重分布应力有很大的影响。在下面的讨论中,假定围岩中结构面是无抗拉能力的,且其抗剪强度也很低;在剪切过程中,结构面无剪胀作用。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围岩中有一条垂直于?v、沿水平直径与洞壁相交的软弱结构面,如图8-6所示。由(8-9)式可知,对于θ=0,沿水平直径方向上所有的点σrθ均为0。因此,沿结构面各点的?θ和?r均为主应力,结构面上无剪应力作用。所以不会沿结构面产生滑动,结构面存在对围岩重分布应力的弹性分析无影响。

图8-6 沿圆形洞水平轴方向发育结构面的情况及应力分析示意图

(2)围岩中存在一平行于?v、沿铅直方向直径与洞壁相交的软弱结构面(图8-7(a))。由(8-9)式可知,对θ=90°,结构面上也无剪应力作用。所以也不会因结构面存在而改变围岩中弹性应力分布情况。但是,当λ< 1/ 3时,在洞顶底将产生拉应力。在这一拉应力作用下,结构面将被拉开,并在顶底形成一个椭圆形应力降低区(图8-7(b))。设椭圆短轴与洞室水平直径一致,为2R0,长轴平行于结构面,其大小为2R0+2Δh,而Δh可由下式确定:

图8-7 软弱结构面对重分布应力的影响示意图

(a)沿铅直方向直径与洞壁交切的软弱结构面;(b)λ<1/ 3,洞顶底的应力降低区

(8-14)

图8-8 围岩中出现塑性圈时的应力重分布示意图 虚线为未出现塑性圈的应力;实线为出现塑性圈的应力

以上是两种简单的情况,在其他情况下,洞室围岩内的应力分布比较复杂,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此不详细讨论,读者可参阅有关文献。

(二)塑性围岩重分布应力

大多数岩体往往受结构面切割使其整体性丧失,强度降低,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塑性变形而改变其原有的物性状态。由弹性围岩重分布应力特点可知,地下开挖后洞壁的应力集中最大。当洞壁重分布应力超过围岩屈服极限时,洞壁围岩就由弹性状态转化为塑性状态,并在围岩中形成一个塑性松动圈。但是,这种塑性圈不会无限扩大。这是由于随着距洞壁距离增大,径向应力?r由零逐渐增大,应力状态由洞壁的单向应力状态逐渐转化为双向应力状态。莫尔应力圆由与强度包络线相切的状态逐渐内移,变为与强度包络线不相切,围岩的强度条件得到改善。围岩也就由塑性状态逐渐转化为弹性状态。这样,将在围岩中出现塑性圈和弹性圈。

塑性圈岩体的基本特点是裂隙增多,内聚力、内摩擦角和变形模量值降低。而弹性圈围岩仍保持原岩强度,其应力、应变关系仍服从虎克定律。

塑性松动圈的出现,使圈内一定范围内的应力因释放而明显降低,而最大应力集中由原来的洞壁移至塑、弹圈交界处,使弹性区的应力明显升高。弹性区以外则是应力基本未产生变化的天然应力区(或称原岩应力区)。各圈(区)的应力变化如图8-8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围岩重分布应力就不能用弹性理论计算了,而应采用弹塑性理论求解。

为了求解塑性圈内的重分布应力,假设在均质、各向同性、连续的岩体中开挖一半径为R1的水平圆形洞室;开挖后形成的塑性松动圈半径为R1,岩体中的天然应力为?h=?v=?0,圈内岩体强度服从莫尔直线强度条件。塑性圈以外围岩体仍处于弹性状态。

如图8-9所示,在塑性圈内取一微小单元体abdc,单元体的bd面上作用有径向应力?r,而相距dr的ac面上的径向应力为(?r+d?r),在ab和cd面上作用有切向应力?θ,由于λ=1,所以单元体各面上的剪应力σrθ=0。当微小单元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则作用在单元体上的全部力在径向r上的投影之和为零,即ΣFr=0。取投影后的方向向外为正,则得平衡方程为:

图8-9 塑性圈围岩应力分析图

=0

当dθ很小时,sindθ/2 ≈dθ/2。将上式展开,略去高阶微量整理后得:

(8-15)

因塑性圈内的?θ和?r是主应力,设岩体满足如下的塑性条件:

(8-16)

由(8-15)式得:

(8-17)

将(8-17)式代入(8-16)式中,整理简化得:

将上式两边积分后得:

(8-18)

式中:A为积分常数,可由边界条件:r=R0,?r=pi(pi为洞室内壁上的支护力)确定。代入(8-18)式中得:

(8-19)

将(8-19)式代入(8-18)式后整理得径向应力?r为:

同理可求得环向应力?θ为:

把上述?r,?θ,σrθ写在一起,即得到塑性圈内围岩重分布应力的计算公式为:

(8-20)

式中:Cm,φm为塑性圈岩体的内聚力和内摩擦角;r为向径;pi为洞壁支护力;R0为洞半径。 塑性圈与弹性圈交界面(r=R1)上的重分布应力,利用该面上弹性应力与塑性应力相等的条件得:

(8-21)

式中:?rpe,?θpe,σrpe为r=R1处的径向应力、环向应力和剪应力;?0为岩体天然应力。 弹性圈内的应力分布如本节(一)所述。综合以上可得围岩重分布应力如图8-8所示。

由(8-20)式可知,塑性圈内围岩重分布应力与岩体天然应力(?0)无关,而取决于支护力(pi)和岩体强度(Cm,φm)值。由(8-21)式可知,塑、弹性圈交界面上的重分布应力取决于?0和Cm,φm,而与pi无关。这说明支护力不能改变交界面上的应力大小,只能控制塑性松动圈半径(R1)的大小。

二、有压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

有压洞室在水电工程中较为常见。由于其洞室内壁上作用有较高的内水压力,使围岩中的重分布应力比较复杂。这种洞室围岩最初是处于开挖后引起的重分布应力之中;然后进行支护衬砌,又使围岩重分布应力得到改善;洞室建成运行后洞内壁作用有内水压力,使围岩中产生一个附加应力。

本节重点讨论内水压力引起的围岩附加应力问题。

图8-10 厚壁圆筒受力图

有压洞室围岩的附加应力可用弹性厚壁筒理论来计算。如图8-10所示,在一内半径为a,外半径为b的厚壁筒内壁上作用有均布内水压力pa,外壁作用有均匀压力pb。在内水压力作用下,内壁向外均匀膨胀,其膨胀位移随距离增大而减小,最后到距内壁一定距离时达到零。附加径向和环向应力也是近洞壁大,远离洞壁小。由弹性理论可推得,在内水压力作用下,厚壁筒内的应力计算公式为:

(8-22) 222222

若使b→≦(即b/a),pb=?0时,则 b/( b-a) ≈1,a/(b+a)=0,代入(8-22)式得:

(8-23)

若有压洞室半径为R0,内水压力为pa,则上式变为:

(8-24)

由(8-24)式可知,有压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r和?θ由开挖以后围岩重分布应力和内 水压力引起的附加应力两项组成。前项重分布应力即为(8-12)式;后项为内水压力引起的附加应力值,即:

(8-25)

由(8-25)式可知,内水压力使围岩产生负的环向应力,即拉应力。当这个环向应力很大时,则常使围岩产生放射状裂隙。内水压力使围岩产生附加应力的影响范围大致也为6倍洞半径。

第三节 围岩的变形与破坏

地下开挖后,岩体中形成一个自由变形空间,使原来处于挤压状态的围岩,由于失去了支撑而发生向洞内松胀变形;如果这种变形超过了围岩本身所能承受的能力,则围岩就要发生破坏,并从母岩中脱落形成坍塌、滑动或岩爆,我们称前者为变形,后者为破坏。

研究表明:围岩变形破坏形式常取决于围岩应力状态、岩体结构及洞室断面形状等因素。本节重点讨论围岩结构及其力学性质对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以及围岩变形破坏的预测方法。

一、各类结构围岩的变形破坏特点

在第二章中我们把岩体划分为整体状、块状、层状、碎裂状和散体状五种结构类型。它们各自的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不同,现分述如下。

(一)整体状和块状岩体围岩

这类岩体本身具有很高的力学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其主要结构面是节理,很少有断层,含有少量的裂隙水。在力学属性上可视为均质、各向同性、连续的线弹性介质,应力应变呈近似直线关系。这类围岩具有很好的自稳能力,其变形破坏形式主要有岩爆、脆性开裂及块体滑移等。

岩爆是高地应力地区,由于洞壁围岩中应力高度集中,使围岩产生突发性变形破坏的现象。伴随岩爆产生,常有岩块弹射、声响及冲击波产生,对地下洞室开挖与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

脆性开裂常出现在拉应力集中部位。如洞顶或岩柱中,当天然应力比值系数λ<1/ 3时,洞顶常出现拉应力,容易产生拉裂破坏。尤其是当岩体中发育有近铅直的结构面时,即使拉应力小也可产生纵

向张裂隙,在水平向裂隙交切作用下,易形成不稳定块体而塌落,形成洞顶塌方。

块体滑移是块状岩体常见的破坏形成。它是以结构面切割而成的不稳定块体滑出的形式出现。其破坏规模与形态受结构面的分布、组合形式及其与开挖面的相对关系控制。典型的块体滑移形式如图8-11所示。

图8-11 坚硬块状岩体中的块体滑移形式示意图

1.层面;2.断裂;3.裂隙

这类围岩的整体变形破坏可用弹性理论分析,局部块体滑移可用块体极限平衡理论来分析。 (二)层状岩体围岩

这类岩体常呈软硬岩层相间的互层形式出现。岩体中的结构面以层理面为主,并有层间错动及泥化夹层等软弱结构面发育。层状岩体围岩的变形破坏主要受岩层产状及岩层组合等因素控制,其破坏形式主要有:沿层面张裂、折断塌落、弯曲内鼓等。不同产状围岩的变形破坏形式如图8-12所示。在水平层状围岩中,洞顶岩层可视为两端固定的板梁,在顶板压力下,将产生下沉弯曲、开裂。当岩层较薄时,如不及时支撑,任其发展,则将逐层折断塌落,最终形成图8-12(a)所示的三角形塌落体。在倾斜层状围岩中,常表现为沿倾斜方向一侧岩层弯曲塌落。另一侧边墙岩块滑移等破坏形式,形成不对称的塌落拱。这时将出现偏压现象(图8-12(b))。在直立层状围岩中,当天然应力比值系数λ<1/3时,洞顶由于受拉应力作用,使之发生沿层面纵向拉裂,在自重作用下岩柱易被拉断塌落。侧墙则因压力平行于层面,常发生纵向弯折内鼓,进而危及洞顶安全(图8-12(c))。但当洞轴线与岩层走向有一交角时,围岩稳定性会大大改善。经验表明,当这一交角大于20°时,洞室边墙不易失稳。

图8-12 层状围岩变形破坏特征示意图

(a)水平层状岩体;(b)倾斜层状岩体;(c)直立层状岩体

1.设计断面轮廊线;2.破坏区;3.崩塌;4.滑动;5.弯曲、张裂及折断

图8-13 碎裂围岩塌方示意图

这类岩体围岩的变形破坏常可用弹性梁、弹性板或材料力学中的压杆平衡理论来分析。 (三)碎裂状岩体围岩

碎裂岩体是指断层、褶曲、岩脉穿插挤压和风化破碎加次生夹泥的岩体。这类围岩的变形破坏形式常表现为塌方和滑动(图8-13)。破坏规模和特征主要取决于岩体的破碎程度和含泥多少。在夹泥少、以岩块刚性接触为主的碎裂围岩中,由于变形时岩块相互镶合挤压,错动时产生较大阻力,因而不易大规模塌方。相反,当围岩中含泥量很高时,由于岩块间不是刚性接触,则易产生大规模塌方或塑性挤入,如不及时支护,将愈演愈烈。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θ1+2cos2θ〖BH〗A2ab+1-1〖BH〗B-12ab+1〖BH〗A1616-087〖BH〗B-0871616〖BH〗C0265〖〗4230〖BH〗D42300265〖BH〗A140-100〖BH〗B-080220〖BH〗A120-09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cckj4rylo0daet3z43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