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我国抗乙肝病毒药物行业综
合发展态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7.09.22)
一、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分类
抗乙肝病毒药物目前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两大类治疗药物, 干扰
素通过协助人体免疫系统提升来防御病毒, 而核苷类则借由影响 病毒复制来抑制或摧毁病毒。 其中,核苷类目前应用的主要有恩替卡 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替诺福韦等。 在五种药物中,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均被各大指南列为一线用药, 这两种药物在美国 的核苷或核苷类似物市场中已经占据了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目前,主要一线核苷类用药比较如下:
1
核苷类药物特征对比
二、全球抗乙肝病毒药物市场规模
乙肝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 20 亿人曾 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有 2.4 亿人是慢性乙肝感染者,每年估计有 78 万人死于乙肝感染, 其中 65 万人死于慢性乙肝导致的肝硬化和肝癌, 全球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比例分别为
30%和
45%。不同地区乙肝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以非洲和亚洲的感染 率最
高,慢性乙肝病人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性更高。
三、世界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发动态
由于研发实力和政策支持的优势, 欧美国家批准上市药物以原 研药
为主。自 1995 年葛兰素史克的拉米夫定于美国批准上市后,核 苷类药物成为各大药企在抗乙肝病毒药物领域的研究方向。 欧美日国 家约 82%的原研药多为此类化合物,包括索非布韦、恩替卡韦、替诺
2
福韦酯、拉米夫定、西多福韦、达卡他韦、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等 品种。抗乙肝病毒药物集中在 2010 年后通过各国家和地区药监部门 审评批准上市。 多数品种预计在 2012-2021 年间面临专利悬崖, 仿制 药前景利好。
四、我国抗乙肝病毒药行业发展状态
1 、我国乙肝患病情况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根据国家卫计委 2015年 7月发布 的信
息显示, 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 9,000 万人,其中约 2,800 万人 为慢性乙肝患者, 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 760 万人,其中约 456 万人为 慢性丙肝患者,每年约有 33 万人死于乙肝或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 和原发性肝癌。每年乙肝新发感染者超过 10 万人,乙肝仍是危害我 国民众健康的病因之一。
2 、我国抗乙肝病毒化学药品市场成长性分析
2013-2015 年我国抗乙肝病毒化学药品市场规模逐年上升, 2015 年
由于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等品种增速放缓,在一定程度上 拖累了整个市场的增长。尽管如此, 2015 年的市场销售额仍实现了 167.54 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1.87%,市场总体稳健发展。
3、我国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市场及成长性分析
2013-2015 年我国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发展态 势,2015 年市场销售额达 132.3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3.96%,高 于我国
抗乙肝病毒化学药品市场的增速
3
五、抗乙肝病毒药物市场
1 、我国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市场产品竞争格局 我国治疗乙肝的主
要核苷类药品为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阿德 福韦酯、拉米夫定和替诺夫韦,市场产品高度集中,合计占比接近 100.00%。根据数据, 2015 年,我国核苷类抗乙肝病毒化学药市场主 要品种中,排在首位的是恩替卡韦,
2015 年销售额为 79.42 亿元, 市场份额为 60.01%,远远领先于其他品
种。 其次为阿德福韦酯, 2015 年销售额为 26.33 亿元,市场份额为
20.05%,虽与恩替卡韦同为抗 乙肝病毒一线用药, 但其规模已远落后于恩
替卡韦。 主要品种中增长 最快的是领导品种恩替卡韦,近三年复合增长率在 30%以上,而阿德 福韦酯和拉米夫定的复合增长率近年则呈下降态势。
2、我国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生产企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核苷类抗乙肝
病毒药物市场的主要生产企业有正大天 晴、施贵宝制药、葛兰素史克、福建广生堂、诺华制药, 2013 年、 2014 年、2015 年合计份额分别为
20.72%、18.71%、21.14%,目前市 场集中度不高,行业竞争仍较为激
烈。 2015 年,我国核苷类抗乙肝 病毒药物市场主要生产企业中,排在首位的是正大天晴, 2015 年销 售额为 38.84 亿元,市场份额为 29.35%,领先于其他厂家,拥有恩 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两个核苷类品种。其次为施贵宝制药, 2015 年 销售额为 30.21 亿元,市场份额 22.83%,近三年市场份额都在 23% 左右,较为稳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