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本。为了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发达国家的环境检疫标准,浙江企业就要增加采购符合标准的原材料的成本。第二部分是为了达到环境标准而进行技术改善的资金投入。为了获得相关环境认证和环境标志,企业就要通过购买相关设备来改善自身的生产技术。第三部分是检验检疫费和环境认证费用。为了获得环境标志和通过环境标准认证,企业必须缴纳一定的费用。
最后,一些发达国家还针对浙江出口农产品征收绿色关税,这也使得浙江传统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丧失了。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的收入减少了,也就意味着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降低了。[9]由于储运条件、采后处理、加工等条件有所限制,浙江省出口的蔬菜大多属于冷冻、腌浸或者干制的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因而通常就是凭借低廉的价格在国际市场占据销售优势的。绿色壁垒的设置和实施无疑会使得浙江以蔬菜为代表的传统出口农产品因农药残留检测费而承受较大的经济负担,进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最终使浙江传统出口农产品的价格优势丧失。 4.1.5 增高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门槛
绿色贸易壁垒增高了浙江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门槛,使得浙江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加大。制定和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不但针对外国商品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绿色技术标准,而且还对外国商品实行严格而繁琐的进口检疫制度。目前,发达国家在市场准入上都十分重视进口食品的安全性,并十分严格地限制药残等检测指标。发达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环境、品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使得浙江很多农产品很难正常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公平竞争,这使得浙江农产品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的信任度大大降低。浙江出口农产品企业也因此蒙受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4.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又浮出水面,技术性贸易壁垒呈现出制度化倾向和趋势,发达国家利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关注的心理,持续提升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技术壁垒已经向制度化、法律化方向发展。欧盟、美国等国家都相应地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这些制度高标准地严格要求进口产品的质量安全、外部包装、标签等各个方面。而浙江大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和层次上,他们生产的农产品不具备稳定的质量品质,同时又由于我国的农药残留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着过大的差距,因此浙江出产的农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很难与外国较为严苛的检测标准相吻合,这就无疑使得很多浙江农产品无法逾越这道“技术壁垒”而顺利出口到国际市场参与公平竞争。[10]
4.3 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中遇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政府未能在政策上给予农产品出
口行业和企业足够的支持与扶持。具体表现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未能根据浙江农产品出口行业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发展前景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从而未能适时地出台相应的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这使得浙江出口农产品未能获得足够的政府政策支持而很容易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11]
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对策
4.4 特色产品和品牌意识没有重视
由于目前浙江的出口农产品行业和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员工、农民的素质水平不
高,导致浙江出口农产品只注重出口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自身特色产品的突出和农产品品牌意识的牢固树立,这一忽视导致浙江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只有量的积累,而未能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特色和鲜明的品牌价值,这对于浙江出口农产品在国际市场获得较高的美誉度和信任度是十分不利的。
4.5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导致贸易摩擦
浙江的出口市场向来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目标市场
更是如此,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也会带来较为显著的风险。由于市场相对高度集中,浙江的出口农产品遭较短时期内部分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迅速上升,因而也就极易引发进口国的限制或制裁,从而引发贸易摩擦。到目前为止,在进口国数量增长较快或价格下降明显的浙江出口农产品大多都成为了贸易限制和贸易摩擦的对象。由于市场相对集中,一旦省内有一家农产品出口企业在某个市场出口获得成功就很容易引起其他企业竞相模仿,为了争夺市场,企业之间往往又会爆发“价格战”,进行压价竞销。最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出口“量增价减”、“增量不增收、增量不增效”等现象。[12]不但如此,这还会成为进口国对浙江农产品进行反倾销或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直接诱因。更为致命的风险还在于,一旦主要的进口国家限制浙江的出口农产品,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将很可能失去整个农产品出口市场。而在短期内开辟新的市场是具有极大的难度的,这往往又会使一些企业完全陷入困境。
9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以及对策
第5章 促进浙江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5.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科研和推广
为了促进浙江省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浙江省相关部门要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的局面。[13]一要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抓紧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大幅度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二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继续把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三要加快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四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林地。五要加快推经农业机械化。六要继续加强生态建设,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另外还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切实增加农业科研投入,重点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先进实用技术集成配套。推进产学研密切结合,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重大技术推广支持力度。
5.2 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目前浙江农产品出口应对危机、打破贸易壁垒、提升自身国际美誉度的重要对策之一,为此,浙江省要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这三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第一,要积极实施“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打破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技术壁垒。
第二,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力量,加大检测力度,提高检测能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同时,加快出口农产品所必需的检测设施建设,确保检测项目与精度,达到出口目标国的标准和要求。
第三,要理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浙江省相关监管部门要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监管及认证工作全部转交给农业管理部门,明确以农业厅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改变目前农产品检测中存在的交叉检测及重复检测的无效率现象。
5.3 加强政府和行业主导管理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后的农产品价格往往会出现较大幅度的起落,这不仅影响国内食品价格的正常运行,导致食品价格不断攀升,而且对于农产品出口企业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为此,浙江省各级政府和农产品出口行业资深必须逐渐强化对市场价格的监管和控制,除了利用短期有针对性的行政价格干预措施之外,政府相关部门还要更多地从流通环节加强农产品价格疏导,以防范农产品尤其是基础性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14]同时,各级政府还应积极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和扶持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良性发展,完善对农产品出口企业的补贴政策,帮助农产品出口企业顺利进入国际市场。
11
无锡太湖学院学士学位论文
5.4 打造农产品的特色品牌
近年来,我国国内相继发生了多起农产品有毒物质超标引发的中毒事件,由此引发的出口农产品退货、拒受乃至被禁止出口的事件也较多。因此,对于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来说,要想成功冲破绿色贸易壁垒,关键要首先严格按照农产品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另外还要大力打造浙江农产品的特色品牌。品牌是无形的推销员,也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对推动企业的发展和促进商品的销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6]对于浙江出口农产品来说,打造特色品牌更是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浙江农产品出口企业以及农产品种养专业户们要牢固树立强烈的农产品特色和绿色品牌意识,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各种举措扩大品牌效应,以品牌带动产品开发、产品生产以及市场开拓,借助自身的特色和绿色品牌打开市场和销路,以提升和巩固自身的国际美誉度。
5.5 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根据浙江省2005年出台的《浙江省对外贸易预警系统“十一五”规划》浙江省外经贸部门按照“以产业为基础,行业和企业参与、政府主导”的原则启动对外贸易预警点的建设工作。[17]在此基础上,为了有效促进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浙江省相关部门应当重点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市场和重点问题”,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浙江省对外贸易预警机制建设。在重点产业预警中,根据我省块状经济特色,争取在2012年前在全省形成覆盖重点产业的“对外贸易预警机制示范点”分布结构;各“对外贸易预警机制示范点”建立起全面、制度化的预警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机制,有效的预警防范应对机制;“对外贸易预警机制示范点”、政府间建立起分工协作、运转协调的对外贸易预警工作机制。在重点案源国方面,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探索国外信息站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