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业遗产改造中植物景观的低影响开发(LID)设计分
析
陈婷
【摘 要】通过在工业遗产改造中,对低影响开发为导向的植物景观设计、植物种类选择与搭配形式进行探讨,研究如何使其植物景观设计在兼顾美化外,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 【期刊名称】现代园艺 【年(卷),期】2017(000)014 【总页数】2
【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设计;工业遗产;植物景观 【
文
献
来
源
】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xiandai-
horticulture_thesis/0201259893842.html
1 低影响开发理念
低影响开发是一项城市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雨洪管理策略,是解决城市中水问题和相关生态环境问题完整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有效的水文设计,使城市开发区域的水文功能尽量接近开发前的状况,模仿自然生态过程进行雨水管理。如绿色屋顶、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景观措施,无论是在新开发区,还是在旧城改造中的运用,对控制暴雨径流,去除雨水中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降低雨水费用,缓解市政排水系统压力,调节城市地下水方面都具有明显效果。低影响开发的理念是保留原有地形与肌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自然资源;保留原有植被与大树;坚持“减量、循环、再生”(3R)原则,由景观设计体现节约资源与能源的特点。
2 广州工业遗产改造后植物景观的现状与问题
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广州面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大片工厂迁出市区,留下不同程度污染的工厂用地和老旧厂房。在政府和私人推动下,工业遗产主要作为文保单位进行保护或改造成创意园、公园或博物馆等进行再利用。植物景观改造主要是保留原有乔木和行道树;保留原有绿地范围;改造场地出入口局部植物景观,多采用规则的花坛、片植草花地被、种植灌木球和观叶绿篱的形式,植物品种多从观赏角度选择,少考虑抗污等特性。
植物景观改造后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保留的大乔木和行道树虽多,但不少乔木存在修剪过度、偏冠、树干严重倾斜等问题。另外,乔木和行道树立地条件不佳,植被空间被人为缩减或进行不透水材料硬化,植物根部无法正常吸水透气(图1)。
其次,改造后,由于园路拓宽或停车位增加,不少原道路旁带状绿地被硬化或占用,原有排水明沟也被覆盖。除影响道路正常排水外,还造成破碎化的道旁绿地植被,因长期积水或缺水而生长不良(图2)。
再次,改造后原有绿地大部分得到保留,但由于周边环境整体改造,破坏原有排水和汇水设计,造成绿地内长期积水或缺水导致植被生长不良(图3)。 最后,改造后的植物景观多从观赏角度出发,其搭配形式和品种选择都缺乏对场地污染物的去除、雨水净化、植物管养等方面的考虑。原植物景观设计简单,植物种类重复使用频繁,搭配层次多为行道树单层、绿篱单层、行道树——灌木绿篱、乔木/棕榈科植物——灌木球+绿篱、香花灌木球——观叶绿篱/观叶地被;少用观花和色叶草本植物、花叶和落叶观花灌木。花境设计、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设计手法也较少被使用。
3 低影响开发影响下的植物景观设计
3.1 植物景观设计类型
美国《城市地区低影响开发(LID)设计手册》提供的从一般性工程设施到生态景观雨水设施等21种设施。根据低影响开发设计,需要把场地内雨水进行“截、滤、蓄、渗、排”的处理,结合广州工业遗产内绿地分布类型与特点,建议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LID景观设施,优化场内雨水管理(见表1)。 3.2 植物种类选择
由于长期工业生产导致场内土壤贫瘠和污染,栽植纯观赏性的园林植物,不仅适应性差,而且无法改善场内污染环境。因此,在低影响设计理念下,植物种类应考虑适应不同LID景观设施及污染物进行使用。同时,优先选择乡土植物及固氮植物,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渗透雨水能力、降低人工养护成本、体现生态的工业景观风貌(见表2)。 3.3 植物搭配形式
首先加强对保留大树的养护管理,重点养护长势和立地条件不良的乔木,恢复并改造被侵占绿地。改造场内低效植物群落,并选用抗污、慢生、乡土植物填补行道树空缺。其次,为不影响特色建筑的展示,又能改善植物生境,建议林下增加多年生乡土草花地被群落或耐污观花灌木群。在原有观赏植物群落中,增加中、下层抗污、耐淹并耐旱的观赏草花群落。采用花镜或结合多年生乡土草花镶边的地被景观代替大面积草坪,采用合适的技术措施进行雨水管理,尽可能减少干扰场地本身。
4 结语
植物景观的低影响设计,是结合场地具体空间规划与场地性质,采用合理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