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2127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15.5~6岁幼儿连续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 )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40分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4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选 【答案】:C 【解析】:

具体参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目标。

16.鹏鹏是个胖嘟嘟的小孩,他妈妈总是怕他在幼儿园吃不饱。老师在与鹏鹏妈妈交流时,要特别注意提到以下几项内容,除了( )

A、食物烹调以清蒸、水煮为主 B、孩子不吃饭时,强迫喂饭 C、孩子主动锻炼时,要给予鼓励 D、经常督促孩子运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5节>幼儿身体发展中常见问题及预防 【答案】:B 【解析】:

对于肥胖幼儿,如果孩子不吃饭,可以迟会儿让孩子吃饭,或者换种营养丰富但量比较少的饭菜,而不是强迫孩子吃饭。 17.( )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性活动。

A、教育 B、文字 C、交流 D、生存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1节>教育概述 【答案】:A 【解析】: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18.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内容有目标评价、内容评价、过程和方法的评价、( )的评价。

A、家庭指导 B、师幼关系 C、环境和材料设备 D、组织形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7章>第1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内容 【答案】:C 【解析】:

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内容有:目标评价、内容评价、过程和方法的评价、环境和材料设备的评价。

19.对游戏材料的添加、组合和回归呈现了游戏材料( )的特点。

A、动态性 B、多元性 C、丰富性 D、操作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1节>幼儿游戏 【答案】:A 【解析】:

游戏材料本身是物化和静态的,但如果我们能细致地考虑材料的呈现方式,就能使静态的游戏材料呈现动态性。幼儿园的老师们一般通过添加、组合和回归的方式实现游戏材料的动态性特点。

20.为了保证幼儿园正常的保教工作的开展,保证教育质量,《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对幼儿园班级人数做了明确的规定:幼儿园小班( )人。

A、25 B、30 C、35 D、40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2章>第4节>《幼儿园工作规程》精选 【答案】:A

【解析】:

具体参看2016版《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十一条规定。 2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幼儿常见的问题行为的是( )

A、焦虑症 B、多动症 C、自闭症 D、语言发育迟缓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5节>幼儿心理发展中常见问题 【答案】:D 【解析】:

幼儿常见的问题行为有很多,例如多动症、自闭症、攻击性行为、焦虑症、语言发展障碍等。而选项中的语言发育迟缓属于生理发育现象。

22.幼儿抱着一只玩具鸭子,只是静静地坐着,当老师说:“鸭子要游水了。”幼儿的想象才活跃起来。这说明( )

A、经验性想象对幼儿的重要作用

B、成人的语言提示对幼儿有意想象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C、实际行动对幼儿期的想象具有重要作用 D、幼儿的想象受个人愿望的影响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3节>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答案】:B 【解析】:

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 23.在对触电的孩子急救时,不正确的方法是( )

A、迅速拔去电源插座或关闭开关、拉开电源总闸切断电流

B、站在干燥的木板或塑料等绝缘物上,用干燥的木棒、扁担等绝缘物将接触幼儿身体的电线挑开

C、站在干燥的木板或塑料等绝缘物上,用干燥的竹竿等绝缘物将接触幼儿身体的电线挑开

D、用铁棍将接触幼儿身体的电线挑开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4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 【答案】:D

【解析】:

一旦发生触电,应尽快脱离电源,因为电流作用于人体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救护者在切记不可直接用手去拉触电人的情况下,应选择一个安全可靠的方法尽快切断电源。如果幼儿摆弄电器开关、插座触电,要立即关闭电门,再将保险盒打开。如果幼儿触及了室外断落的电线而触电,附近又找不到电闸,救护者穿上胶鞋,脚下垫干燥的厚木板或站于棉被上,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工具将电线挑开;也可用干的绳子套在触电人的身上,将其拉出。脱离电源后,要立即对患儿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呼吸、心跳停止,要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千万别中断,直到送入医 24.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是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逻辑运算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1章>第1节>儿童发展理论 【答案】:A 【解析】:

皮亚杰把幼儿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感知运动阶段(0~2岁),智力表现为运动神经的活动,即对可看见、可触摸、可感觉的事物的探索。

25.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往往根据( )来判断在幼儿园是否安全、是否可以信赖。

A、小朋友对自己的态度 B、教师教学的水平 C、教师对自己的言行 D、幼儿园玩具的多少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4章>第3节>心理环境创设概述 【答案】:C 【解析】:

幼儿教师的观念、态度、言行是影响幼儿心理环境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26.关于幼儿园游戏活动与教育活动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没有社会功利目的的

B、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由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活动 C、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是有内在联系的 D、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可以相互替代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6章>第1节>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 【答案】:D 【解析】:

在幼儿园课程中,游戏活动和教育活动是两种有本质区别的活动,两者不可相互替代。作为幼儿自发产生的游戏,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永远不可能是统一的。 27.( )是体内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参与维持正常造血功能和体内氧的运送。

A、钙 B、锌 C、碘 D、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3章>第2节>幼儿营养素需要 【答案】:D 【解析】:

铁是体内含量最高的微量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参与维持正常造血功能和体内氧的运送。

28.游戏是否成功或游戏的教育作用是否得以充分的实现,根本上取决于( )

A、游戏是否充分体现儿童主人翁的地位 B、游戏是否让儿童愉快 C、游戏是否进行顺利

D、儿童在游戏中是否获得成长的经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1节>幼儿游戏的功能 【答案】:A 【解析】:

评价游戏教育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儿童是否是游戏的主人。 29.0~2岁的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主要处于( )

A、平行游戏期 B、合作游戏期 C、单独游戏期 D、创造游戏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知识点】:第5章>第1节>幼儿游戏的分类

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复习题集(第2127篇)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可以说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15.5~6岁幼儿连续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超过()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40分钟>>>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4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选【答案】:C【解析】:具体参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c4jy7vhwa7f2vc1v0ey6gjog0oh070067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