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莫扎特歌剧《唐·璜》中采琳娜的人物形象
摘 要 《唐?璜》是莫扎特歌剧创作中的经典作品之一,他在歌剧《唐?璜》中把每个人物的形象特征都刻画得非常鲜明。本文主要是从歌剧《唐?璜》中采琳娜的人物形象而展开分析与论述。从而使声乐演唱者在演唱实践中能更好地把握采琳娜的人物性格特征。
关键词 莫扎特 歌剧 《唐?璜》 采琳娜 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识码:A
莫扎特创作的歌剧《唐?璜》是用独特的音乐创作手法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不同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心里变化。莫扎特对乡村姑娘采琳娜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也为歌剧增添了一份靓丽的色彩。《唐?璜》中男主角是来自于贵族的唐?璜,他外表英俊、潇洒,内心则放荡不羁,并善于引诱女性,而女主角之一采琳娜则是一位乡村姑娘,她单纯、可爱、善良。歌剧中,莫扎特将这样的两种人物性格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更加突出了乡村姑娘采琳娜单纯、可爱、有时肤浅的人物形象。
1采琳娜的人物分析
1.1从编剧角度谈采琳娜的人物形象
歌剧《唐?璜》是由达?彭特撰写脚本,剧情取材于西班牙地区广泛流传的一个民间传说。达?彭特对采琳娜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称得上是唐?璜这个民间传说在流传过程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创新。剧中,作者充分揭露和嘲讽了上层社会唐?璜的荒诞淫乱行为。对采琳娜人物形象的创作,表达了当时的社会等级森严,即处于不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和不同的社会生活。从而表现了一位处于社会第三阶层普通女性的单纯、可爱、但也非常向往贵族生活,并且努力追求美好爱情的人物形象。
1.2从曲作者角度谈采琳娜的人物形象 莫扎特在歌剧创作中注重音乐的地位,善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刻画的异常鲜明,针对剧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莫扎特采用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将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歌剧中采琳娜与未婚夫马赛托和村民们在聚会中尽情的欢唱了《这些快乐的少女们》。该曲调整体采用了比较欢快的节奏,并伴有跳音,从而烘托出了村民们热烈欢快的情绪,把采琳娜活泼、可爱、单纯、善良的人物形象发挥的淋漓尽致。根据剧情,作曲家创作出
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唐?璜和采琳娜的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这首二重唱充分展现了采琳娜复杂的心里变化,体现出了采琳娜单纯、肤浅、爱慕虚荣的人物形象。最终,曲作者创作了一首采琳娜的咏叹调《鞭打我吧》,充分表达了采琳娜真挚、诚恳又敢于追求真正幸福的人物形象。
1.3从欣赏者角度谈采琳娜的人物形象 从欣赏者角度而言,本部歌剧充分表现了采琳娜不同的心里和情感变化。更值得观众回味的是,歌剧中分别展现了每个人物角色富有个性、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特征。剧中,唐?璜分别追逐了不同阶层的女性,比如,贵妇艾薇尔、司令官之女安娜、乡村姑娘采琳娜等。其中,采琳娜则代表了社会第三阶层的普通女性,她向往贵族生活,正因为她对贵族生活的向往,从而展现了她作为一位乡村姑娘,纯朴、可爱、善良的一面;在唐璜花言巧语的引诱下,展露出单纯、肤浅、爱慕虚荣的一面;在认清唐?璜的丑陋面目后,又显现出勇于面对,并敢于向未婚夫马赛托承认错误,希望得到原谅、追求真爱的一面。 2采琳娜经典唱段对其人物形象的塑造
2.1咏叹调《鞭打我吧》对采琳娜人物形象的刻画 《鞭打我吧》描绘了采琳娜在受唐?璜勾引后,逐
步认清了唐?璜的真面目,心里感到羞愧和自责时,为求得未婚夫马赛托的宽恕,所唱的一首咏叹调。莫扎特在创作中特别运用了两种速度分别为行板和快板。优雅的行板展现了采琳娜想请求未婚夫马赛托的原谅,但又猜不透未婚夫马赛托是否会原谅自己的复杂心情。当她看到马赛托脸上的情绪发生转变时,聪明的采琳娜知道能获得马赛托的原谅。随之采琳娜的情绪也发生了转变,这时便转为快板,采琳娜的歌唱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莫扎特将旋律、节奏、人物心理特征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把乡村姑娘采琳娜这一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2.2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对采琳娜人物形象的刻画
富有强烈戏剧性色彩的二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描写了来自贵族的唐?璜与采琳娜之间的交流。在词曲上,唐?璜和采琳娜的相互呼应,展现得非常自然,就好像是两个人在对话一样,歌词的内容与旋律的走向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二重唱在本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描述两个人物角色各自展现内心情感的表演形式。这首二重唱中,唐?璜的花言巧语感动了采琳娜的心,充分体现出了唐?璜和采琳娜的性格特征与心里活动。《让我们携手同行》中优美的旋律,对比的声
部,使得采琳娜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充分体现了采琳娜面对唐?璜的诱惑和挑逗而表现出的单纯、天真的性格特征。这首二重唱在歌剧中运用得非常合理,同时把采琳娜的人物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3结语
莫扎特著有“音乐天才”之称,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莫扎特创作的歌剧《唐?璜》具有极大的音乐感染力,在整个歌剧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论文是通过对歌剧《唐?璜》的分析、采琳娜的人物形象简介、采琳娜经典唱段对其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三个论据的论证,相信对笔者在今后的声乐演唱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方面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 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4] 刘悦.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指南[M].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