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以严谨的调研找准市场需求
【举例-顶新集团成功秘密】1988年顶新集团开始在大陆投资。然而,在进入方便面市场之前,他们也经历了一段坎坷。
刚到大陆时,顶新集团注意到当时许多家庭的食用油都是品质较差的散装油,于是决定生产高品质的包装食用油,开始了在大陆投资的第一步。但由于刚开始缺乏对市场的了解,产品价格定得过高,不被消费者所接受,顶新集团的第一炮并没打响。
顶新集团并不甘心失败,又在济南投资生产“康莱蛋酥卷”,还曾到内蒙古投资一个蓖麻油项目,都以失败告终。顶新的董事长魏应行回想起创业时的心境曾感慨地说:“当对内地形势认识只有5%-10%的时候,感觉真是太好了,什么东西一乘上13亿,心情就很激动,恨不得拥抱大陆;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投资的深入,当认识到30%-40%的程度时,就沮丧起来,因为不合市场规律的事太多,做什么都不顺利;等到股本赔光,恨不得卷铺盖回家的时候,已经是认识到50%-59%了,一旦越过这个阶段,到达60%以上时,就会‘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了。”
幸运的是,这个“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契机很快便到来了。它的到来却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和戏剧性。
有一次,魏应行乘火车出差,因为他不太喜欢火车上的饮食,便带了两箱从中国台湾捎来的方便面。没想到这些在台湾地区非常普通的方便面却引起了同车
旅客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夸奖这面好吃,两箱面很快扫而空。就是这次经历,魏应行发现了一个新的创业契机,就是进军方便面市场。
魏应行等吸取前几次投资失败的教训,在进军方便面市场之前,对大陆的方便面市场进行了详尽的市场调研。他们对当时市场上已有的方便面品牌做了仔细的分析,发现国内的方便面市场呈两极化趋势:一方面,国内厂家生产的方式面仅几毛钱袋,但是质量较差,面条一泡就烂,而且都黏在一起,调味料配料简单,冲出来就像味精水;另一方面,进口方便面虽然质量好,却要五六元碗,一般消费者都接受不了。同时,他们还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做了调查,发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多数人们都希望有一种物美价廉的方便食品。如果生产出一种价格在一两元钱且味美可口的方便面,一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大陆和台湾虽然同根同源,但两地的很多习俗、观念乃至喜好都有很大不同。这是顶新集团在大陆交了大笔学费后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一课。于是,在进军方便面市场的过程中,顶新集团始终把市场调研工作放在第一位,绝不做任何武断的决策。顶新集团首先考虑如何为产品命名。为此,他们顺下了一番功天,最后给产品起名叫“康师博”。“康”念起来很响亮,加上顶新集团运作生产经营过的“康莱蛋酥卷”有一定的知名度,方便面姓“康”与“康莱”可以“称兄道弟”。此外,“康师傅”方便面有个“康”字,也容易引起人们对“健康”“安康”“小康”等的心理联想。“师傅”是大陆最普遍的尊称,也是专业上有好手艺的代名词,康师傅叫起来既上口,又亲切,再配上笑容可掬、憨厚可爱的“胖厨师”形象,是一个很具感染力的品牌名称。
确定了品牌名称,接下来就是开发适合大陆百姓口味的面。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顶新集团对“康师傅”的定位是既要比人陆生产的方便面好吃,同时还要保留大陆风味。考虑到大陆人口味偏重,而且比较偏爱牛肉口味,顶新集团决定以“红烧牛肉面”作为进入市场的主打产品。
在方便面的制作工艺和口味配方确定上,集团的调研策划者采用了最原始的办法一试吃。他们摆设了摊点,请一批试吃者品尝某种配方的牛肉面,一旦有人提出不满意的地方就改。待这批人接受了这种风味后,再找第二批人品尝,根据反馈意见再加以改进。调研部门经过上万次的口味测试和调查,才将大陆风味的方便面制作工艺和配方最终确定下来。
当新口味的康师傅方便面正式上市销售时,消费者的反应几乎异口同声“:味道好极了!”一时之间,康师傅方便面成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几大城市居民最喜欢的方便食品。
顶新集团并没有满足康师傅方便面在大城市的火爆销售。从卖出第一碗面开始,“康师傅”就下定决心要做中国的面王。他们瞄准的是全国市场。然而,要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上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仅靠红烧牛肉面这一种口味的产品显然是不够的。顶新集团从1994年开始相继在广州、杭州、武汉、重庆、西安、沈阳、青岛等地设立生产基地,生产线也从1条增加到88条。顶新集团每设立一个生产基地,都会在当地展开详尽的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意见。根据各地的口味差异,顶新集团先后开发生产了20余种不同口味的产品。这些口味的方便面,由于有详细的市场调研资料作为基础,推出后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