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数学好玩”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数学好玩

教学内容: 反弹高度

教学目标:

1. 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 合理选择测量方法, 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试验中的

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 2. 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 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严谨性, 培养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测量活动的实际经验。 3. 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与他人分工合作,增强合作意识。

4. 在回顾、反思、交流中,进一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养成自我反思的

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测量、收集数据、观察比较、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分析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篮球和兵乓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喜欢什么运动项目?玩过什么球?喜欢玩什么球? 今天老师也带了两个球,你会玩吗?

抽三名学生分别拍球,轮流把两种球都拍一拍,再说说拍两种球的感受二、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1. 请大家先猜一猜如果从同一高度落下,哪种球会反弹的高一些?

各自反弹的高度是多少呢?

师:同学们的意见是否正确, 不同的球反弹的高度又分别是多少呢?想知道这一点我们需要怎么办?

怎样实验呢,实验前要先做哪些准备呢?

引导学生思考:先确定实验方案,包括哪些内容?

启发学生从实验步骤、数据收集及小组合作分工等方面制定实验方案。

2. 小组讨论实验步骤是什么,每一步要做什么。

如:先确定下落的高度, 将篮球和乒乓球自然落下, 然后,观察它们落地后的反弹高度,做记号,最后量一量。

3. 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如何收集和记录?

交流后明确收集两种球下落前的高度和反弹后的高度,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收集这些数据,需要注意什么。 4. 小组内如何分工?

如:将小组成员分为:落球员、测量员、观察员、和记录员。 5. 全班交流设计方案,相互借鉴、提醒,教师有意识地进行指导。

例如,明确实验中的注意点: (1)把球从指定高度落下时,要将球的上沿(或下沿)与高度标记平齐;( 2)要细心观察球的反弹高度,并根据反弹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及时

做上标记,测量时,保留整厘米数; (3)要及时将实验中的数据记录下来; (4)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采用同一高度下落时,可以做多次。

4. 出示教材的实验报告单,对比说一说有什么要进行补充的,为什么要添加这一项

?

三、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 结合报告单项目,分组活动,记录数据。 2. 填写报告单,交流发现了什么。

3. 小组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与体会,说一说还想进一步研究什么问题。四、交流反思。

引导学生从不四个方面交流反思: 一是根据实验数据说发现; 二是试验中用到的知识和方法;三是试验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四是引发的思考。 五、自我评价。

先请学生进行独立的自我评价,然后小组间互评,让学生客观地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并向他人学习。 六、实践作业:

根据今天的活动写一篇数学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与体会。 板书设计:

反弹高度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看图找关系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际问题情境,经历分析汽车速度变化、足球场内声音变化的过程。

2. 能读懂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获取有关信息,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体会图表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 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简介、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看懂图表中的数量关系,从中获得相关信息解决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感受用数学图表来描述事件或行为的简洁性。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看图找关系

二、交流。

(一)汽车的行驶速度。

出示行驶速度变化图。

学生提问并交流:

1. 观察上图,你知道了什么?通过交流,明确观察图的步骤:

(1) 观察纵轴和横轴所表示的意义,从而了解图表示的是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 纵轴和横轴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 图中点 A 表示什么意思。(时间为 0.5 分时,汽车的速度是 200 米 / 分。)2.描述汽车速度的变化情况。

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学生的交流:行驶时间、速度及变化情况。

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出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读懂图表。

(1)汽车从解放路站到商场站之间共行驶了()分。

(2)在第 1 分内,汽车行驶速度从 0 提高到()米 / 分。

(3)从()分到()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增加;从()分到()分,汽车行驶速度在减少。

(4)从()分到()分,汽车行驶速度保持不变,是()米

/ 分。

(5)请找出汽车在下列时间的速度填在表中。

时间/分

速度/(米/分)

0 0.5 1 2 3 3.5 4

3.说一说汽车从 1 分到 3 分行驶路程的大致变化情况。

学生互相补充交流信息并提出问题。

个别学生会认为:速度没有变化,路程也没有变化。实际是:这段路的速度是 400 米 / 分,所以路程在增加。

(二)出示足球场内声音的起伏情况变化图。

先指导学生整体上观察:随着时间的变化,声音是如何变化的?

(1) 从观众开始进场到全部退场,一共经过了多少时间?

学生交流怎样从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观众从开始进场到全部退场,从横轴(时间轴)上找到开始进场的时间是 19:00 ,退场完毕时的时间是 21: 45,一共经过 2 时 45 分。即 165 分。

(2) 比赛开始前半时,足球场内的音量是如何变化的?

引导学生从横轴(时间轴)和纵轴(音量轴)体会时间与音量之间的关系,用“安静”与“比较安静”细致描述音量的变化情况。

(3) 上半场什么时间足球场内的声音变得非常在?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问:

图中那些线段表示足球场内的声音非常大?上半场什么时间声音非常大?你是怎样找

到这个时间的?这个时候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

(4) 描述下半场足球场内音量变化的情况以及比赛的情形。

如:下半场前半时比较安静;半时后突然声音变得非常大,一定是客队险些进了球,观众虚惊一场;最后 15 分钟,双方拼抢积极,场内声音比较大。(5)比赛结束时足球场内的音量变得如何?

三、课堂总结。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看图找关系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比赛场次

教学目标:

1. 结合体育中的实例,探索比赛中搭配问题,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含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中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会用列表、画图的方式寻找实际问题中蕴涵的简单的规律,体会图、表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教学难点:了解“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从 3 人进行握手游戏到 4 人握手游戏开始。

二、走进生活,探究新知

活动一:乒乓球比赛。

1. 课件出示:

六(1) 班 10 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 场?

, 一共要比赛多少

师:这类问题我们以前就学习过,请你用学过的方法试一试。(画图、列表。) 学生独立尝试后交流。 2.自学活动。

( 1)学生独立自学第 85 页上面的图表,指名讲解。 ( 2)概括方法:直接画图或列表,数出结果。

师:你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为什么? (太麻烦、容易数错,数漏。)

3 .自学活动。

既然用原来的方法麻烦,而且还容易数错,那能想出更好的方法吗?就让我们集中智慧,在组长的组织下,找到简单可行的办法。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 学生结合书发现规律,小组交流,之后全班交流。 4.总结规律。

如,

(1) 列表格:

表格是如何建立的?表格中的“√”表示什么,为什么要把表格的一半去掉 ,, 追

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不仅要根据比赛场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还要通过每增加一名同学增加几场比

赛来说明规律的合理性。

(2) 画图:

两种方法都是用点来表示学生呢,用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名学生之间的一场比赛,通过数连线条数的方法来寻找比赛场数的规律。本质是一样的,只是呈现的方式略有

不同。

(3)算式: 1+ 2+ 3+ 4+ 5+ 6+ 7+8+9=45(场)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

教学时,引导发现: 2 名学生时,只有 1 条线;3 名学生时,增加了 2 条线 ,1+2=3(条); 4 名学生时,增加了 3 条线 ,1+2+3=6(条);5 名学生时,增加了 4 条线 ,1+2=3+4=10(条);从而发现规律, 5 名学生时,比赛场次从 1 加到 4;6 名学生时,比赛场次从 1 加到 5;以此类推, 10 名学生时,比赛场次从 1 加到 9;

每增加一名队员, 该队员都要分别跟之前的队员进行一场比赛, 所以增加的场数应该是 (人

数- 1)还要说明- 1 是因为自己不和自己比。

概括所有的情况, n 个人比赛,规律是: 1+ 2+3+,, +(

还有的学生会这样计算: n×( n-1)÷ 2

n- 1) = 比赛场次

追问:为什么?

(以 5 人参加比赛为例:每人都进行 4 场比赛, 5 人进行的 20 场比赛中每人都重复了一次)师:我们在列表中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那从画图中也能发现这个规律

吗?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问题和这个问题的道理是一样的? 生:握手、拥抱、查线段 ,, 生交流。

师小结:我们刚才解决的问题,主要采取了什么策略?

(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

活动二:联络方式。 1.出示情境。

(1)“读题,你知道了什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以此类推,每人再同时通知两人”什么意思?

你能继续用图表示出来吗?通知到的同学书是怎样的?

请学生继续填表。

( 2)借助 4 分, 5 分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结合 4 分、 5 分的示意图写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结果:

4 分: 2+4+8+16=30 5 分: 2+4+8+16+ 32=62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如果有

126 名同学,需要多长时间通知完?

2 倍,5 分可以通知 62 人,

引导学生发现: 每增加 1 分,增加的人数是前一次通知人数的

所以了, 6 分时,可通知到的人数为: 2+ 4+8+16+32+64=126(名)

n 分通知到的同学数比前( n-1 )分通知到的同学数的 2 倍还多 2 人,那么 6 分通知到:

62×2+2=126(名)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自己学到了些什么?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在有些问题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就采取“从简单的情形开始,找出规律,算出结果”的策略。

四、实践作业

为你们班设计一种联络方式,并用图表示出来。如果仍然是每通知 2 人需要 1 分,计算需要多长时间可以通知完。

板书设计:

比赛场次

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数学好玩”教学设计

数学好玩教学内容:反弹高度教学目标:1.结合测量球的反弹高度的实践活动,合理选择测量方法,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学习试验中的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测量问题。2.经历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过程,感受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严谨性,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获得测量活动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bsf723srp1jxus0hkxz44s0w0d4ij00w4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